国共合作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作者:郭伟伟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2日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对国民党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优秀代表,虽然没有在思想上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而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其思想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显然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旧三民主义,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由此,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并推动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转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帮助下完成的。准确地说,影响孙中山思想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形态——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党宣言》在黄埔军校和北伐军中广泛传播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军校的教学和管理基本上参照苏联军校的模式。除军事教育外,还有政治教育,它以教授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主,一方面积极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其中,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黄埔军校成为同学们积极学习理论的主要文献。军校训令中还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均可阅读。这类书籍在书亭上摆着,可以随便买。

据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后成为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回忆,他就是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通过这些课程和书刊,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十月革命有了进一步了解。

此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伐军中,《共产党宣言》也广为散发,达到人手一册,成为这一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红色学府——上海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上曾流传有“五四运动有北大,大革命时期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等这样的美谈。这个“上大”,即指被国民党右派称为“赤色大本营”的上海大学。

1922年10月,在国共合作的呼声中,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原上海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被我党接收,改名为上海大学,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共同领导、以共产党人为主要骨干的一所新型革命学校。校长由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党左派于右任担任;副校长邵力子当时是中共党员,也是国民党员,是跨党的;教务长是邓中夏。到校任教的几乎都是国内有名望的政治名流和学界精英:恽代英、蔡和森、萧楚女、任弼时、沈雁冰、陈望道、杨贤江、蒋光慈、朱自清、田汉、朱光潜等。来校讲演过的有李大钊、鲁迅、章太炎等。

上海大学是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是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很多党的早期领导人都在这里讲过课:蔡和森讲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恽代英讲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张太雷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邓中夏讲工人运动史。

1923年7月,年仅24岁、风华正茂的瞿秋白来到上海大学,任社会学系主任。在瞿秋白的主持下,社会学系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阐述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启了马列主义占领大学讲坛的先河,这在当时的大学中是极少有的。

上海大学学风严谨,革命气息浓厚。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许多学生以这里为起点,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当中有王稼祥、秦邦宪、杨尚昆、李春蕃、阳翰笙、张琴秋、丁玲、杨之华、李硕勋等。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