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概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2-20   
分享到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概述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编辑组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十六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新近出版的《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集中反映了十六大以后近两年时间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阶段,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程。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团结奋斗,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的战略任务,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领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推动新高潮的深入开展。十六大以后,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兴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党中央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此基础上,2003615日,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明确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党同志要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从而拉开了学习新高潮的序幕。

为了指导和推动学习新高潮的深入开展,20037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兴起学习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要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在讲话中,胡锦涛同志突出地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同志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围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这篇讲话发表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

兴起新高潮,领导是关键。中央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在前面、用在前面,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20039月到12月,中央在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连续举办了10期专题研讨班,对全国1500名现职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发挥党校和行政学院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班、培训班和学习班,分期分批把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并将其作为在5年内使全体在职干部轮训一遍的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还召开全国党校校长会议,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和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批准建设延安、井冈山和浦东三个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这些措施和制度的实行,极大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学习新高潮的深入发展。

兴起新高潮,重点是要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全党上下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中央专门组织宣讲团、抗击非典斗争英雄模范事迹报告团等开展巡回讲演,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经济、科技、外交、党建等方面的专题学习纲要,撰写了一大批说理透彻、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努力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由于思路对头,方法科学,学习新高潮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巩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全国的指导地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春夏之间,非典疫病在我国肆虐为害。面对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应对,取得了防病救灾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针对非典疫情蔓延暴露出的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等诸多矛盾和问题,胡锦涛同志在20037月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在促进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

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全党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非典过后,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为粮食连续几年减产、供求关系紧张,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等。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这些不良倾向,党中央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一方面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紧紧抓住粮食生产这个薄弱环节,加大农业税减免和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尤其是粮食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坚决遏制乱批滥占耕地的现象。另一方面进一步整顿规范开发区和土地市场秩序,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势头,依法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增加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增加有效供给。在宏观调控中,中央强调要区别对待,做到有保有压。抓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一批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建设,提出并实施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应对工作。在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宏观调控的决策措施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党中央统筹兼顾,注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加大对公共卫生、科技、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为重点,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新技术、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部署制定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求用5年时间在西部普及9年义务教育。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及资源管理、林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过努力,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根据十六大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集中党内外集体智慧,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充满亮点”,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各方面改革的重大举措,成为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决定精神,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继续顺利推进,电力、银行和证券业改革稳步推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等等。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驾驭市场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2003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深刻阐述了同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联的科学的人才观,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着眼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制定了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这次人才会议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重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特别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党中央根据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把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积极预防和解决矛盾。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搞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助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坚决制止城镇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关心和落实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肃处理特别重大的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党中央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和“法轮功”等非法活动。由于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六大以来,尽管存在着大量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但中国的政治经济局势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整个社会始终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势头,为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3年、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比上年增长9%以上,超过11万亿元,人均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个新台阶。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就业超过了预期目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获得圆满成功。事实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全局的驾驭和领导是卓有成效的。

三、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法律保障和强大的精神智力支持。

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对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始终存在着一个方向问题。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都竭力鼓吹要在中国实行所谓的“议会民主”,这种观点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造成很大干扰。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郑重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不仅政治文明建设搞不好,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求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本届任期内的立法规划,强调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新一届政府推行依法行政,在科学民主决策、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赖以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现有文化体制与不同社会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文化发展的现状,党中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党中央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继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新形势下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舆论保证。

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十六大的部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

十六大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为追求个人“政绩”,在工作中弄虚作假,热衷于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20041月召开的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从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强调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联的正确的政绩观,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作风建设。

朝着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目标,十六大后,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国有企业、机关、高校的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城市社区、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新领域党建工作的力度。同时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的试点工作,总结和推广抗击非典工作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经验,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多次明确指出,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根据这个要求,党中央批准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理想信念和权力观教育,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各种考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

透过《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已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亿万人民正在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面貌书写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历史篇章。

(来源:《党的文献》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