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熊亮华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小康社会理论研究述评

熊亮华

自邓小平1979年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目标以来,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和发展的小康社会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小康社会理论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拟就研究的主要进展、重要成果,作简要述评。

研究概况

根据不同时期小康社会理论研究的特点,本文将30年来的研究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起步阶段:(1980-1989年)

上世纪80年代,是小康社会理论从提出到逐步完善的阶段。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紧随着小康目标的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展开而起步。理论界从研究现代化建设新战略着手,开始研究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含义。这一阶段研究文章虽然不多,但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如董辅礽《进一步开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经济学文摘》1982年第4期)、马洪《关于研究制定我国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光明日报》1983116日),刘国光、梁文森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等,认为小康目标不是对建设规模的一时调整,而是以产值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战略到以满足人民基本需要为首要目标的发展战略的转移;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设计,除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应有人民生活水平、人的发展等指标,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等等。19821018日《人民日报》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实现的》,从历史条件和工作方法上论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明确指出小康目标不同于“大跃进”和1978年“新的跃进”制定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反映了小康目标引发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方针上的重大变化。冷溶《注意准确使用“小康社会”标准的提法》(《文献和研究》1985年第2期),厘清了关于小康目标在指标规定上的混乱认识。

二、逐步扩展阶段(1990-1999年)

进入90年代,由于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向小康水平过渡成为现实任务,小康问题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在这个时期逐步扩展。

一是研究成果明显增多,研究范围扩大。卜晓业《一个振兴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发展战略“三步曲”的论述》(《人民日报》199015日)、武国友《邓小平“小康”战略综论》(《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6期)比较系统地勾画了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战略设想。王梦奎和郭振英出版专著《小康目标和实现途径》(红旗出版社1992年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小康战略的基本构想。詹武主编的《中国农村小康之路》(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探讨农村这个奔小康的重点、难点。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测定小康进程是必不可少的。199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中国小康标准”、“中国农村小康标准”和“中国城市小康标准”的初步成果。围绕这些指标的制定,论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如陆学艺主编《2000年中国的小康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邵宗明主编《中国小康实证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谢明光和文兼武主编《中国小康之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等。关于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应用方法的音像教材《中国小康之路》(19932月,北京市影像研究中心、广东中源石化公司等单位制作)也公开发行。

二是研究视角超越了现代化战略,而进一步关注到小康社会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内容。在这方面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是冷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思想》(《人民日报》1992427)一文。这篇文章比较深刻地分析了“三部曲”战略目标的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进而说明正是围绕着这“三部曲”战略目标,邓小平阐述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思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1月版)则比较系统地反映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完整轨迹。

三是关注到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小康社会理论的新发展。比较系统研究这一时期江泽民对小康社会理论发展的,是龙平平《九十年代党的发展战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党的文献》1997年第2期)一文。该文从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战略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方针政策逐步趋向成熟三个方面,分析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丰富完善。

三、高潮阶段(2000-2004年)

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以及党中央把建设小康社会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使小康社会理论研究迎来一个高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展开全方位的研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研究趋于系统化、理论化。在研究形式和内容上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出版了一批系统研究小康社会理论的专著。如李君如《小康中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1月版)、刘志光《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月版)、吕书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华出版社200211月版)、李培林和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月版)等。

其次,系统梳理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研究的热点。《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的出版,详尽地反映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吕书正《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文献》2000年第2期)、杨胜群《对十三年基本经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点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1期)等都对此作了研究。

第三,深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如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人民日报》2002123日)、金冲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文献》2002年第6期)、郑必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11月版,第24-25页)、李忠杰《新的“三步走”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光明日报》2002924日)等。

第四,大量探讨小康社会理论的方法论,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各种专著、论文中,大多对小康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或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生态各方面阐述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如杨春贵《协调推进 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人民日报》200333日),陈锡文《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人民日报》2003113日)等。

第五,小康社会理论研究大众化取得成效。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某介的专访、专文介绍,小康社会理论广为人知。比较有影响的,是200212月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皤》节目推出《小康中国》特别报道,以群众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小康,具体化为收入、住房、交通、消费和文化消费等侧面,结合专家访谈,理论和实践结合来解读小康社会。

四、深化阶段(2005年以后)

在中共十七大前后,理论界在吸收高潮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走向深化。这一时期的研究,着力于在继续深入研究邓小平、江泽民小康社会思想的同时,对小康社会理论的新发燕尾服展开研讨,主要的内容在3个方面:

有论者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目标新要求的内涵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冷溶《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会》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胡鞍钢《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月版)、蒋均时《从小康到和谐:中国式的现代化范式升华》(《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等。

有论者探讨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20044月在珠海举行的“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是较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学术活动。求是杂志社《小康》杂志2005128日在京举办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关系。张云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月版)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选择。

探讨小康社会理论体系。是论者的新尝试。如张鸣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体系架构探析》(《理论界》2006年第9期)、何爱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安徽史学》2008年第5期)、黄蓉生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月版)等。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小康社会理论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众多,而且还在不断深入。本文就这些年来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摘要介绍。

一、关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1、关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对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论者主要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国情、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和世界现代化大势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冷溶认为,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不是出于邓小平个人一时的灵感,而是有重要的认识背景,经过全党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没有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没有对国情和世界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没有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些问题的深思熟虑,邓小平是不可能提出这一设想的。他提出小康目标,也是在毛泽东的探索基础上。[①]

刘华清认为,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发端于他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说法”,根源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②]

熊诚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等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和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造性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社会思想,反思历史经验教训,立足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提出小康社会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③]

李景军、吕学芳认为,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建设小康目标的概念,是4个因素综合的结合作用的结果:(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是时代特征;(二)建国后我国现代化战略探索与实践的教训是历史根据;(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实践依据;(四)中国传统小康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基础。[④]

王梦奎认为,大同和小康语出《礼记·礼运》。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说,共产党人要通过人民民主专政达到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这里所说的大同,指的是共产主义。这是活用古代思想遗产的一个好例子。邓小平首倡小康作为2000年奋斗目标,不仅是借鉴了古代的小康概念,也是借用了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关于小康生产,既比较殷实的生活的概念,这是相对于温饱而言的。[⑤]

刘志光分析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对传统小康社会思想的批判与传承。他认为,在当代中国,小康社会凝聚着强有力的中国文化传统:富民理想、藏富于民、有恒产者有恒心、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贩者有其摊等等,以历史继承的方式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精神与治国方略之中。但是,由于时代和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当代中国的小康社会与传统的小康理想又有本质的不同。首先,小康理想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大多属于价值性的描述;而小康社会则不仅含有价值理想,更具有科学体系和目标,属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范畴。其次,传统的小康盛世代表了中国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理想;而小康社会则反映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选择。再次,如果同样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传统的小康理想属于贤人政治和圣王之道,即属于民本主义的思想体系;而小康社会则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涵概于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目标之中。[⑥]

君如不同意把《礼记·礼运》关于“小康”的论述作为邓小平小康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来源。他认为,邓小平不仅没有引用过《礼记·礼运》中任何一句话,相反倒说过:“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与那种“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是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理想。[⑦]

2、关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到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主张现代化任务只能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必经的阶段。他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论者大多肯定,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紧密联系的,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有论者进一步指出,小康社会既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设计,又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董辅礽认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四个转变:从以速度为主要目标到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为主要目标;从重点突出到平衡发展;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从粗放为主到集约为主。[⑧]

邵思忠从思想发展进程探讨邓小平小康思想基本内容。他认为:(一)邓小平小康思想是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明确了小康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现代化应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参照标准和实现现代化的时限。(二)邓小平明确了小康的本质内涵,勾划出了小康社会的全貌。小康的本质含义就是指一定的人民生活水平,一改只以技术水平和经济指标来标志现代化程度的传统观念。(三)邓小平明确了我国实现四化的战略步骤和发展阶段,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完成了对实现四化的战略步骤的探索。[⑨]

武国友认为,小康战略是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一个重要阶段的战略构想,是一个带有整体性的战略思想体系。由于这一思想在战略目标方面主要以翻两番的经济指标来体现,所以从表面看来似乎就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战略”,因而往往忽视它的社会性特点。实际上,小康目标作为一个社会发展战略,它所蕴含的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的构建图式,它既是以经济为中心,但同时又不局限于经济方面。从翻两番这个经济指标所支撑的“小康”战略看,它所承担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全面发展问题,也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搞好的问题。[⑩]

熊诚认为,邓小平所说的小康社会,“不是从社会形态的意义上说的,而是指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目标。尽管把这个目标称做‘社会’,但是这并非要在未来20年内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以‘小康’命名的社会形态。作为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并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

吕书正认为,邓小平将小康社会确立为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并围绕这一目标阐述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体系,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基石,以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蓝图,以奔小康和建设小康社会为战略构想的主体,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内核,以最终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导向。[12]

李士坤认为,19829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它就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的社会存在形式。[13]

3、关于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特点和意义:

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在建国以来的探索基础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解决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两大历史性跨越。对这一理论的特点和理论实践意义,论者给予高度评价。

冷溶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有三个特点:一是实事求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与第三世界较富一点国家而不与发达国家比,只翻两番而不是像过去追求过高指标。按这个目标,2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但前十年就超过了9%,证明是切合实际的。二是定量化、明确、具体。采用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规定目标,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三是从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角度、用“温饱型”“小康型”这样的语言来描述现代化目标。这能使人们更生动、直观地认识这个目标,坚定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14]

龙平平认为,从现代化建设全方位思考,小康目标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以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准,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民生活水平为综合依据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步骤和每一步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比我们以前仅用生产水平,甚至只用若干产品的产量指标来制定发展目标的做法更科学,更符合现代化标准。其二,把经济发展的三步战略目标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目标的范畴,以经济发展目标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主动轴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使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综合性发展战略的性质。[15]

王梦奎认为,把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我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因为不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就谈不上现代化。解决了温饱问题,现代化才有坚实的起步点。第二,把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实现现代化改为小康,把发展规划中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往后推移大约半个世纪,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这就从战略指导思想上解决了急于求成的问题。这一战略部署,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16]

吕书正认为,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有两大理论意义。一是把毛泽东提出的宏伟蓝图工程化,是党的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升华。二是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具体化了,即发展阶段明晰化为贫困社会、温饱社会和小康社会三个阶段,然后发展到现代化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就这样递次推进,动态发展。[17]

武国友认为,邓小平小康战略理论的理论意义有4点:(一)首次将经济建设置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位置,克服了以往社会发展理论重经济轻社会的弱点。(二)“小康”战略以“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双重标志与资本主义及其他国家的战略理论相区别,标明了其理论特色。(三)“小康”要实现“翻两番”的总目标,又有战略的分目标,如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环境目标等。而在每一个子战略系统之下还可细分为工业发展战略目标、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等等。所有这些战略及其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总体战略。(四)邓小平关于实现“小康”目标的思想,就其实质而言,也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这一战略所展现的思想和思路,不仅本身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这一理论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主要任务、基本途径、战略步骤等方面的具体体现。这种具体形式,也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由于它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所以这本身不仅具有丰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意义,而且还有丰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18]

二、关于江泽民对小康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把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0021月,江泽民就中共十六大报告起草工作的讲话,集中阐述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考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认为我们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协调的小康,要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论者主要围绕这个思想,分析江泽民的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实践依据。

杨胜群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就开始了,经历着一个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过程。邓小平当年讲“小康水平”、“小康社会”,更多地是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十六大在由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设计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并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9]

 王梦奎认为,按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走了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发生阶段性变化,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述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的阶段性变化,还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从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来说,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前列,但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江泽民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个大判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赖以确立的理论基石。在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重申这一点,对于保持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

金冲及指出,新世纪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依据,是我们已经进入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郑必坚认为,国内建设成就巨大,国际与周边环境总体有利,是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要事实根据。[21]

2、江泽民小康社会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目标和任务,就是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加明确提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战略。完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标志着江泽民的小康社会思想形成。理论界围绕着这一理论的形成、内涵、指导思想提出了一系列观点。

龙平平认为,早在90年代领导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一)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从这样的认识高度出发,党中央对90年代的经济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决策,进一步深化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战略思想。(二)战略目标更加清晰、具体。“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三)方针政策逐步趋向成熟。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最为重大的决策。[22]

王梦奎认为,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一)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20年的目标,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燕尾服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小康目标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六大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的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要从实际出发,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23]

赵曜等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不能覆盖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部,因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地把三个文明建设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两个文明建设发展为三个文明建设,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归结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到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24]

肖浩辉认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先进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三个代表”的共同特征就是先进性。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现阶段最先进的奋斗目标。(二)时代特征主要再表现在三个“新”字上:一是新起点。2000年,我国总体上达到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从这个里程碑开始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和新目标。二是新阶段。这个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燕尾服阶段。三是新任务。就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小康社会。(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它是建立在深刻分析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实践基础上的,是21世纪头20年指导全国人民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25]

甘丽、陈旭认为,江泽民不仅实践着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理论,并且拓展了其内在要求,他所阐明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发展和创新。(一)在发展战略上,江泽民提出的新“三步走”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进一步展开,把第三步战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了。(二)在发展阶段上,“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个具体过程。(三)在“小康社会”的内涵上,“全面小康”更为全面和丰富。(四)邓小平的“总体小康”到江泽民的“全面小康”,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命题,在实现小康的过程中,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是也强调共同富裕是目标,到一定发展阶段必须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达到总体小康后,江泽民就提出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十二个重大关系。(五)在实现小康目标上,充分重视发展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把发展提升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六)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实现小康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26]

3、江泽民小康社会思想的特点和理论实践意义

李忠杰认为:新“三步走”是对原有的大“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略的构想。在走完前两步之际,把第三步的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的规划,明确新的分三步加以实施的目标和任务,这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规划党和国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蓝图,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动员全国人民继续保持拼搏进取精神,坚定、扎实、稳步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迈进,也是非常有利的。[27]

刘志光研究了小康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一)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也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战略决策与制度建设的基准,得在保持战略的稳定性。(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重要“民族形式”,也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连续体。(三)小康社会的中国通往福裕与繁荣之路,在这条道路上,要注重财富的创造、积累和保护,形成小康社会的财富观。(四)小康社会建设构成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要建设“和而不同”的小康文化,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28]

有论者从战略学的角度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意义:(一)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本世纪的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二)体现我国发展战略的新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比较系统的指标体系。(三)蕴含我国发展战略定位的新概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处于“第一要务”的地位。[29]

高伯文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作了新的定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其意义体现在:(一)界定了“建立”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涵义,指明进入小康社会后有一个全面建设阶段。(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实现了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并使第三步的战略部署更加具体化和完善了,从而为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三)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重要的具体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思想体现了国家现代化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以小康社会来界定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贡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承这一思想,它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也初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的发展进程问题,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怎样区分为若干发展阶段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贡献。[30]

三、关于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中共十七大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理论界对它的意义作了探讨。

冷溶认为,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的特征。主要有3个方面:(一)理论愈加成熟,思路愈加清晰,信念愈加坚定。新起点关键是思想起点要高。我们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二)拥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在各方面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新的体制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自觉。[31]

蒋均时认为,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一种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的创造性设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和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深化和升华。这种升华深化了世界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勾勒了和谐世界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蓝图,有力地证明了不同制度和同一制度下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显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32]

张鸣年认为,“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首先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纵观时代和世界风云,沿察中国现实和未来大势,对将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状态进行预测和规划,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命题,从而科学地回答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重要问题;同时,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审时度势,从方法论层面,睿智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地解答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去建、采取何种方法去建的重大问题。这两个层面的创新探索,从宏观上为我们清晰地构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恢弘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3]

进一步开展小康社会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进一步加强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无信纸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从研究现状来看,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一、进一步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目标新要求的重大意义。

理论界关于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的研究,时间不长,已经取得一些成果。这项研究对于保持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对于增强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特殊的意义,应该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二、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内容。要着力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如何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

三、研究视野有待开阔,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小。

中国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事件,完全可以放在更长的历史时期、放在国际视野下来考察,找准小康社会理论的历史定位和国际方位,借鉴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在这方面很需要有更有影响力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另外,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方位、变化万千的社会实践,小康社会理论研究可以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丰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小康社会理论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开放性理论,能够不断开拓新领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增添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三部)

载《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8月版)



[]冷溶:《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理论学习》2000年第2期。

[]刘华清:《邓小平与小康社会》,《党的文献》2004年第5期。

[] 熊诚:《话说小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3月版,第22页。

[]李景军、吕学芳:《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新探》,《党史文苑》2008年第7期。

[] 参见王梦奎《“小康”四题》,199152《光明日报》。

[]刘志光:《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在中国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3期。

[] 李君如:《“小康”辨》,《文汇报》20021113

[]董辅礽《进一步开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经济学文摘》1982年第4期。

[]邵思忠:《邓小平小康思想研究》,《学习与思考》1995年第1期。

[]武国友:《邓小平“小康”战略综论》,《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6期。

[11] 熊诚:《话说小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3月版。

[12]吕书正:《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文献》2000年第2期。

[13] 李士坤:《论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社会形式》,《理论学刊》2009年第1期,第9-13页。

[14]冷溶:《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形成过程的初步考察》,《党的文献》1991年第5期。

[15] 龙平平:《九十年代党的发展战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党的文献》1997年第2期。

[16]王梦奎:《“小康”四题》,《光明日报》199152

[17]吕书正:《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文献》2000年第2期。

[18]武国友:《邓小平“小康”战略综论》,《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6期。

[19]杨胜群:《对十三年基本经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点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0]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人民日报》2002123

[21]郑必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11月版,第24-25页。

[22]龙平平:《九十年代党的发展战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党的文献》1997年第2期。

[23]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人民日报》2002123

[24]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民日报》2004322

[25] 肖浩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6]甘丽、陈旭:《试析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6期。

[27]李忠杰:《新的“三步走”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光明日报》2002924

[28] 《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月版。

[29]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发展的新战略》,《人民日报》2003820

[30] 高伯文:《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定位: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1]冷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2] 蒋均时《从小康到和谐:中国式的现代化范式升华》,《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3] 张鸣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体系架构探析》,《理论界》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