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社会的追求

作者:孙业礼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4日    

和谐: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社会的追求

——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孙业礼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词汇和概念,如“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一个不太抢眼的词汇和概念——和谐,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悄然出现,却似乎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和谐”一词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没有出现过,这次却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在报告的重要段落出现了六次: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活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一个词汇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出现并非偶然。一个关键词汇,就是一个反映现实存在、有着丰富内涵的重要概念,而一个概念有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的基础,一种理论则可能引起一场运动、一场变革,由此而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在中国近现代的重要文献中,“革命”一词是大家最为熟悉的词汇之一,在这个概念基础上形成的革命理论和引起的革命运动,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改革”成为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的关键词,在这个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改革理论,以及引起的一系列改革,再一次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眼下,“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等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的关键词,以它们为基础产生了新的理论。它们和这些新的理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大家正在经历的。那么,在这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和谐”一词的频繁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标志着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体现了中华民族根本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和为贵”是中华文明的最高信条。清皇宫(故宫)把三大殿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寄寓着深刻道理的。追求人际和谐、天人和谐、身心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理想。

“和”具有和谐、协调、平衡、秩序、协同、和合的意思。“和”强调多样性、丰富性,是各类事物、各种因素的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堆积相加,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是有序的,即“中节”。《礼记·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和”与“同”有着很大的区别,正如《国语·郑语》中所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先圣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的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有相通性,唯物辩证法强调的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斗争只是事物存在的形式,而统一、共存才是事物本身。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和”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受到了彻底的批判,“和”这一思想精髓,也未能幸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和为贵”被曲解为“一团和气”,无原则性,无斗争性,无革命性。“和”的哲学,被斗争的哲学所代替。然而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和”这一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已经在中华民族的潜意识深处形成了深厚的积淀,在近代以来反传统的潮流冲击下,它看似无影,实则无处不在,仍在顽强地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产生的一些优秀的新的思想理论,与它有着深刻的渊源。没有这样的思想文化传统,我们就很难理解和掌握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没有它,很难想像我们党会提出“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样在国际范围内有着强烈认同和强大生命力的处理国际事务的方针和原则;没有它,也不会在中国产生“一国两制”高度智慧的思想和成功实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和整个世界纷繁复杂,异彩纷呈,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处理都面临许多非常棘手的问题,各国领导人和思想家们都在思考和探索处理这些复杂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原则。在这种情况下,隐藏在中华民族潜意识深处的“和”的思维程序再次被激活,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和”正在成为中国领导人和思想家处理问题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谐”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追求。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看似不相容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这在世界历史上和世界各国中都没有先例,西方人觉得难以想像,为什么中国人会有这样的胆略,会有这样一种创新思维和成功实践?不仅如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党还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使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东西部地区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提出要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实行广泛的团结,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还提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二十一世纪议程》,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为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所谓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政府的响应最为积极,第一个制定了国家级《二十一世纪议程》,并确定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国际关系和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我们党和政府继续遵循“求同存异”的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提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希望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这些重要的思想和论述,都与“和”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和”的思想被激活,有着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多元的利益主体依照什么样的法则存在呢?这一法则就是有序竞争、共赢共存,也就是“和”。如果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主体不能通过竞争,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而是你死我活,或者两败俱伤,市场经济和竞争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急剧恶化,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我们的子孙将难以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人类社会要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然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面临的机遇是共同的,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共同的,任何一个国家想单独解决面临的问题都是不可能的。两级格局的终结,多极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更趋平衡。求同存异,共存、共赢,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和”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的思想内涵,也正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强调“和谐”,就是中华民族“和”的思想的突出体现,也是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报告中强调“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提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些都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和”的思想,体现了对“和谐”境界的追求。

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和”的思想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谐”将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孙业礼,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