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格特征论略

作者:孙业礼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4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格特征论略

孙业礼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更有着高远的理论品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出发,结合它的重要结论和创立者的心路历程,去体验、品味创立者的勇气、智慧、眼界和情怀,揭示这一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品格特征,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发展中坚持,通过创新更好地继承。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解放思想都是最有力的武器,每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形成都是冲破各种束缚,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向往新的生活,希望能够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但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特别是“两个凡是”的束缚,历史却难以迈出新的步伐。邓小平在千头万绪中抓住了决定性环节,他说,“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要解放思想”①(注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57页。)。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反对设立理论禁区,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作好了思想准备。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强调解放思想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问题。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从而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一国两制”的方针;他支持农村改革,倡导创办经济特区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没有的,是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闯出了人类历史上从未走过的一条新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突变,国内也发生了严重政治风波,姓“资”姓“社”的争论再一次使人们陷入困惑。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①(注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373页。)等重要论断。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和新的思想解放浪潮的推动下,党的十四大跨越了市场取向改革的最后一道障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形成了我国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精髓,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他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②(注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③(注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84页。)。

我们党在这种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的氛围中,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崭新的思想,并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江泽民清楚地意识到:“我现在的责任,也可以说我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④(注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336页。)正是这种理论创新的勇气、责任和使命促使他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明确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们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最可贵的是,他们把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当作一种常态,对自己理论创新的成果同样采取科学的态度,从不固步自封,不为后人设置障碍。1981年,在为英文版《邓小平副主席文集》作序时,邓小平说:“如果有一天这些讲话失去了重新阅读的价值,那就证明社会已经飞快地前进了。那有什么不好呢?”⑤(注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14页。)江泽民也曾说过:“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⑥(注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339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种代代相传的创新品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换一个视角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的过程。邓小平率先提出解放思想,但也正是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强调对外开放,向西方学习,但他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却从不含糊,多次强调“老祖宗不能丢”①(注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他依然鲜明地指出:“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有了,失败了。哪有那回事!”“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②(注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江泽民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概念后,又进一步提出:“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③(注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335页。)他认为,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胡锦涛强调:“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又指出:“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④(注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5651页。)“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⑤(注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84—685页。)

既不拘一格,又坚定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展现了其创立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通达理解、深刻把握和娴熟运用。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发展中坚持,在创新中继承的品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不断冲破各种束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新的境界。

二、尊重实践,崇尚实干。通过实践不断开辟道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只有靠我们自己踏出一条道路,这就决定了实践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序幕是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争的就是实践的主体地位。解放思想,实质上是解放实践。也正是实践为我们开辟出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们总是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实践。邓小平多次讲过: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⑥(注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江泽民多次强调:“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好的办法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实践。”⑦(注⑦:《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271页。)胡锦涛也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⑧(注⑧:《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65页。)

实践可以出真知,行动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答案。比如对外开放,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搞引进外资,搞出口加工行不行,应该怎么搞?这些问题纯理论研究恐怕永远都不可能找到答案。而我们先干起来,先搞四个经济特区进行实验,结果经济特区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可行的,并摸出了经验。后来对外开放逐渐扩大到全国。

尊重实践,并不是说要等待实践,等待群众自发突破;崇尚实干,也不是轻视理论的指导。关键是要善于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邓小平要求“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①(注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一些重大决策和理论,都是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来,在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江泽民在全党重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越是领导职务高的同志,越要亲自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每年至少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②(注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页。),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群众新的实践经验,形成新的政策、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进入新世纪,实践的步伐在加快,总结经验,形成决策、进行理论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面对新情况,党中央迅速总结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用实践开辟道路,善于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提炼、概括,形成政策、理论指导实践,再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样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样越来越丰富。

三、把握时代特征,不断与时俱进;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是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强调放眼世界,抓住机遇,走在时代前列。

早在19789月,邓小平在本溪、本钢视察时就说:“现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老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在国内是比较好的,但是同发达国家比,还是落后的。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应当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③(注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373页。)

后来,邓小平多次说过:“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④(注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1989年,在会见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他又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⑤(注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292页。)

正是由于看到了世界大势,看到了我们与先进国家的差距,邓小平总是希望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寻找有利于我们的机遇。直到晚年,他仍念念不忘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要研究一下,我总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机会难得呀!”⑥(注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结构性调整。在这样的形势下,江泽民及时提出:“我们必须果断地抓紧进行结构调整,否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对经济结构的问题,认识早、调整快,就主动;见事迟、调整慢,就被动。”①(注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19页。)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江泽民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审时度势,领导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的对外开放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胡锦涛总书记上任不久,即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学习世界经济形势,学习世界近代主要国家的历史。他深刻地指出:“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②(注②:《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人民日报》20031126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们不仅自己有着宽广的世界眼光、时代意识,对后来者也有着同样的期许。

把握时代特征,但不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要有世界眼光,但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们,既有着宽广的世界眼光,对中国国情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们深知,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不可能在一天之内缩短。任何先进的思想、经验,都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灵活运用。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重新阐发了这一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特别强调“历史方位”这一概念,其用意都是要求我们把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把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理念也越来越成熟。20042月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又深刻结合中国国情理论品格的最完整的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样,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不断与时俱进,始终站在国际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从而能够既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又着眼于国内现实,适应中国国情;既领先时代潮流,又不超越发展阶段。

四、尊重群众,以人为本。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标准。

评价一个理论体系的优劣可以有很多标准,但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最高裁判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成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理论体系始终以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①(注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380—381页。)

后来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②(注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党的基本路线抓住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一点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有着同样的认识。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发展问题展开的。

新时期党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就是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③(注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江泽民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④(注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事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们,总是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党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的利益。

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为了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必须依靠人民。新时期,党的领导人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党制定的一切政策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蓬勃的活力,根本原因就是真正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明确指出: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⑤(注⑤:20071217日,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品格特征。

以上从四个方面概括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格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而且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习、掌握、领会这些基本的品格特征将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

〔作者孙业礼,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北京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