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深入解读《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研讨会综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26   
分享到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深化毛泽东诗词研究, 2019年6月19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毛泽东《沁园春·雪》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沁园春·雪》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青团中央,山西省委史志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物局,石楼县委、县政府等单位有关领导和同志参加会议。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陈晋同志作主题报告,8位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 学会常务副会长陶国斌同志、副会长兼秘书长卢洁同志及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参会。会议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颖同志主持。

陈晋同志首先阐述了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他指出,1936年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期间创作的《沁园春·雪》,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文化自信。今天,我们研讨《沁园春·雪》,主题就是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汲取精神动力。

陈晋同志从创作背景、诗词成就和时代价值三个方面对《沁园春·雪》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于《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陈晋同志指出,要从红军长征到东征绝境重生和开创新局面的大的历史背景来理解。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要实现中共中央在西北为革命大本营奠基的任务,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侵华的步伐,导演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甘苏区大举进犯。陕甘苏区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粮食和工业品缺乏,交通不便。兵力不过万余人、武器装备简陋的中央红军,在陕北扩红筹款有很大限制,长期立足更是成为问题。只有向外发展,才能巩固和扩大陕北根据地,改变这种困难局面。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东征的战略主张。东征历时75天,先后转战50多个县,涉及大半个山西。通过东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东征的意义,不仅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还有文化上的。文化上的最大成果就是诞生了《沁园春·雪》。正是《沁园春·雪》体现出来的文化成就,挟带着东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超越了时空,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象征和精神高地。

关于《沁园春·雪》的诗词成就,陈晋同志指出,《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是他的巅峰之作,可谓是“一篇横绝,竟为大家”。全词上片写景,纵横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片写史,气势恢宏,感情奔放。在毛泽东的笔下,被冰雪覆盖的世界不仅没有沉寂,相反,诗人之心激活了历史的灵魂,让原本银白的世界盎然涌动起来。气势上,是巨人气象的豪放。究其原因,是因为毛泽东不是置身事外地评说万里江山、千载历史,而是亲身参与和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创造历史。他拥有集诗人和革命家于一身的双重角色。他当时的感怀书写,是与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亘古未有的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不可分割的,《沁园春·雪》的豪放,来自于巨人的实践,来自于作者的个性以及他通过革命斗争实践使理想抱负的逐步实现,里面有“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四万万人民的力量”。境界上,是穿越时空的厚重。《沁园春·雪》在对纵向历史的唱叹中,蕴含了充实的社会理性,传达出与时间同在的行进步伐。自己的生命,所从事的事业,都是与时间同步前进、同步发展的,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此,才有立足现在、超越古今的自信和从容。同样,空间在毛泽东的笔下也不是静止的,体现了那种“欲与天公试比高”、对无限空间的征服史。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将这首近十年前的旧作抄给柳亚子后,一经公布,能够发生那样大的影响。原因就是,整个中国从这首词里,呼吸到毛泽东的个性,呼吸到毛泽东的精神;呼吸到中国共产党的个性,呼吸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同时也呼吸到中华民族的个性,呼吸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是怎样的个性和精神呢?就是民族情怀、爱国主义,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关于《沁园春·雪》的时代价值,陈晋同志强调指出,第一,学习这首词,就要体会其表达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和气魄。江山如此“多娇”,北国风光“分外妖娆”,在毛泽东的笔下,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因为作者坚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腐朽事物,进步力量必然战胜落后反动力量。他的诗词描摹和勾勒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求索之路,是中华民族从彷徨、苦难走向复兴、自强的心路历程!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共产党人,书写了彻底转变中国人民精神状态、真正确立民族自信心的伟大史诗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第二,学习这首词,就要体会其承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毛泽东的诗词不是个人一己的吟咏表达。他的每一首诗词都和他革命斗争实践、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包括《沁园春·雪》在内,他的诗词都是亲身经历和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见证,是他将诗人气质融入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中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诗词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第三,学习这首词,就要体会其饱含的人民意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不过是历史的烟云,“俱往矣”。点睛之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指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就在《沁园春·雪》发表的半年前,毛泽东庄严宣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沁园春·雪》传达出来的人民意识正在于此。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就在于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根植人民。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到底就是贯彻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沁园春·雪》创作过程、思想内涵、艺术价值、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突出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中,突出体现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的毕生实践中,同时也突出体现在从艰难困苦革命斗争实践中锻造而成的老一辈革命家的一首首诗词作品中。我们今天再次研讨《沁园春·雪》,其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就是要深入体会其中饱含的人民意识、立场和情怀,激发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越是艰险越向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战胜各种关口险隘,走好新时代的新长征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李颖同志最后作了会议总结。李颖同志指出,陈晋会长的主题报告详细解读了毛泽东《沁园春·雪》这首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特点和根本精神,同时从新时代新要求出发,深刻剖析了重读以《沁园春·雪》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诗词作品,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精神激励作用。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意境高远,具有重要的启示、教育和指导意义。8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了发言,观点深刻、感情真挚,听后深受启发。由于准备充分,会议圆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今天深入研讨《沁园春·雪》,就是要沿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深入汲取老一辈革命家诗词作品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奋斗。

(供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