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作者:沈鹤    发布时间:2019-10-04   
分享到 :

被称为“孤岛夫妻哨”的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的最东边举行向国旗敬礼仪式

郭明义在工作中

张富清老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礼

“航空报国英模”罗阳

黄大年在为吉林大学的学生授课

廖俊波(中)在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向花农了解花卉生产情况

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精神融于我们的民族血脉之中,从古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也不断丰富中国精神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把中国精神弘扬好,凝聚起中国力量,接续奋斗。

把中国精神宣传好阐释好

将中国精神宣传好阐释好,才能让更多人充分了解中国精神,深受其益,继承之,弘扬之。宣传教育中既需要有对中国精神内涵的解读,也需讲述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涌现的英雄事迹,颂扬时代楷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榜样的力量影响更多人。

在宣传中,需要创新方法手段,把握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在媒介融合发展的今天,要善于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中国精神的元素,如通过图片、微视频进行表达,在叙述中将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贴近大众,以此更好地宣扬中国精神。另外,要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把中国精神寓于故事之中,娓娓道来,使中国精神更容易走进人心里,传播得更久远。

在宣传之外,还要通过教育引导来弘扬中国精神,使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正确认识中国精神,了解其内涵和意义,并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积极的指引。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通过教育引导,让更多青年人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通过中国精神的教育给广大青年以正确引导,为其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

营造弘扬中国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

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弘扬中国精神,离不开文化熏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传承和发扬中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好的文化氛围离不开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且能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认知。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陶冶情操、引领风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在文化文艺工作中,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作优秀作品,表现好展示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阐释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佳作提正气,正所谓“文以载道”,润物无声。

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艺创造力,创造的成就灿烂辉煌,我们有充足的底气感到自信与自豪。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力量的较量更加凸显,要继续深入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深化对我们文化的认知,感知其力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在实践中践行中国精神

把中国精神贯彻到实践当中,使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也是对中国精神的一种弘扬。

从黄大年同志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这种力量。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揣赤诚的报国之心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回国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工作。楼下传达室的大爷都说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工作这么“着魔”的。黄大年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付出了巨大心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我国各行各业,还有许多像黄大年一样的楷模,他们践行了中国精神,诠释了中国精神,同时也以他们的行动再次弘扬了中国精神。在实践中贯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深切感受到中国精神的正能量,并在实际工作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也能更好地来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仁人志士的夙愿,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当代中国精神是相统一的。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好、践行好。

面向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既要有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还需体制机制等方面来保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各种社会管理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注重在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鼓励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制约与之相悖的行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人们感知和领悟它,知行合一,并身体力行地推广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回望历史,中国精神一直彰显着其强大的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改革创新始终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凝心聚力。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共同奋斗。

(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

(来源:《成都日报》2019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