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广州史志工作规划(2019-2022年)》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5   
分享到 :

近日,广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广州史志工作规划(2019-2022)》。该《工作规划》是贯彻落实2019年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精神与市委常委会关于“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史志工作规划”工作部署 的具体举措,立足于新组建的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的主要职能,全面整合党史、地方志两大业务版块,作为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组建后首次编制印发的史志工作规划,将极大推动广州史志事业的深度融合与长远发展。

《工作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广州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托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的发展定位,着眼于新时代广州党史、地方志工作实际和史志业务融合发展的要求,制定了推动广州党史、地方志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特色内容。

第一,结合广州实际提出打造五大平台新理念。《工作规划》结合广州史志工作实际,提出打造五个平台: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州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的研究宣传平台;二是志书、年鉴、地方史、地情书籍的组织编纂平台;三是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和广州地方发展史,文献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收集整理的征集展示平台;四是以史志鉴全文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读史读志平台;五是汇聚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社科研究、档案、政协文史、文博、纪念馆、图书馆等各方力量的联系协作平台。这五个平台涵盖研究宣传、组织编纂、征集展示、读史读志、联系协作平台五个方面,体现了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的主要职能,深度融合了党史、地方志工作。五大平台之间互相关联,密切协作,有利于推进修史修志、读史读志、用史用志和传史传志社会风尚的形成,推动我市史志工作提质增效,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明确以史志鉴成果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工作规划》围绕中心,以史志鉴成果全面系统反映广州发展历程,为市委市政府工作提供资鉴。一是记录、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州的具体实践。组织撰写《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改革发展实践》《广州决策实践》等系列丛书,精编《广州年鉴》年鉴英文版和年鉴简本。加强经济功能区史志鉴编纂力度,推动、指导以史志鉴、微视频等形式记录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空港经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历程。推进部门志、行业志及镇街村志编纂。推进完成《广州市委决策志》等首批63部部门志、行业志的审查验收和出版,推动第二批部门志、行业志编纂。推动镇街村志编纂,重点推进38部名镇名街名村志编纂出版,积极申报中国名镇志、名街志、名村志文化工程。二是围绕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纪念日开展相关工作。2019年,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广州解放70周年理论研讨会”;编辑印发红色文化系列书籍和宣讲手册;依托广州市地方志馆,开设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1921-2019年)专题展览;合作打造“红色主题有轨电车”。2020年,完成《广州帮扶志(1978-2019)》出版,编写出版《广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改革发展文献选编》。2021年,组织编写出版《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100年》,举办相关理论研讨活动和展览。2022年,编写出版《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大事记》《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改革发展文献选编》,适时推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一批重大项目。

第三,通过融合党史、地方志业务推动形成大史志发展格局。《工作规划》除了延续传统的党史、志书、年鉴主体业务外,更是将党史和地方志的职能优化,工作融合,推动形成广州大史志发展合力,发挥1+1>2的效果。一是实施史志数据共享工程。《工作规划》提出加强史志数字化工作,升级“广州市史志鉴全文数据库”。建设广州市“读史读志平台”,开辟“党史、新中国史”“广州近现代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视频、图文等专题学习栏目。强化智能化工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史志编纂业务系统、史志知识库、智能化办公平台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推进史志研究工作。《工作规划》提出,重点编纂广州党史著作,撰写《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第三卷)》《广州改革开放实录(第四辑)》。继续加强对广州党史、广州地方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研究,组织编撰出版一批高质量的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和广州地方发展史成果。三是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汇聚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社科研究、档案、政协文史、文博、纪念馆、图书馆等各方力量,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充实广州市情专家库力量,采取聘用、购买服务、项目合作、志愿服务等方式,吸纳专家学者参与史志理论研究、史志鉴编纂审核、地情研究、决策咨询,更好地服务广州市中心工作。

(供稿: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