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基

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    发布时间:2019-12-09   
分享到 :

【摘要】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做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就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根本动力。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做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就是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

一、守初心、担使命,就要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

水有源、树有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自己的理论之源。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和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在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首次得到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后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170多年来,经历了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坚持理想信念,不被困难所吓倒,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始终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总是积极参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经历的每个发展阶段,而且,一时一刻也不忘记,这些阶段只不过是达到首要的伟大目标的阶梯。这个目标就是: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为改造社会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470页。】列宁也指出,革命无产阶级的政党十分关切自己的纲领,早就十分周密地确定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决不容忍一切企图切削这个最终目的的行为。马克思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马克思从中学时代起就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宏大志向。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第459页。】后来,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从此他就把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哪怕经历反动政府的迫害、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亲人离世的痛苦,他也从未动摇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动摇。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过:“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邓小平也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在生死考验面前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为理想信念的实现而艰苦斗争、不怕牺牲的壮丽史诗。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革命先辈舍生取义,“虽九死而犹未悔”,践行了“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誓言。 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正如习近平所说:“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艰苦、不怕坐牢,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真正做到了为主义和信仰而奋斗、而献身。实践证明,由坚定的政治信仰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11月5日。】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战胜敌人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复杂,考验更加严峻,中国共产党人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动摇。

二、守初心、担使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人类思想史上,唯心史观长期统治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它们用精神的因素或少数个人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历史。1844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根据物质生产的观点和对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理解,对唯心史观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87页。】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大不列颠的千百万工人第一个奠定了新社会的真实基础——把自然界的破坏力变成了人类的生产力的现代工业。英国工人阶级以不懈的毅力、流血流汗、绞尽脑汁,为使劳动本身成为高尚的事业并使劳动产品增加到能够实现普遍丰富的程度创造了物质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3卷第134页。】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恩格斯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8卷第325页。】列宁也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第399页。】无产阶级作为大工业的产物,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因而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未来社会的创造者。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4页。】,“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2页。】。列宁指出,“党的任务就是维护工人的利益,代表整个工人运动的利益”【《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第17页。】,“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列宁全集》第2版第32卷第28页。】。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列宁反复指出,“为了为群众服务和代表他们正确地意识到的利益,先进队伍即组织必须在群众中开展自己的全部活动,毫无例外地吸收他们中间的一切优秀力量,并且要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列宁全集》第2版第24卷第41页。】,“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列宁选集》第3版第3卷第709页。】,“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第53页。】。

习近平指出,人民性的重点就是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是由于发现了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才促使他发生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早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研究了所谓“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地区农民的情况,为受压迫人民的物质利益进行了辩护。恩格斯曾不止一次地听马克思说,正是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的研究由纯政治转向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习近平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守初心、担使命,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228页。】只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才能够把广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取得无产阶级运动的胜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4页。】列宁也指出:“只有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领导自己的国家。”【《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第235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从国际舞台边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第一国际的过程中,同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作了坚决的斗争,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恩格斯形象地比喻道:“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所以“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337页。】列宁也强调只有按照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党才是一个“真正钢铁般的组织”,“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第245页。】针对马尔托夫主张实行“自治制”,认为党员可以不参加党的组织的观点,列宁坚决主张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党应该具有严密的组织、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并提出了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政根基就会削弱,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和发扬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是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从严管党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时就曾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例如19世纪的革命,则经常自我批判,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十分无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行动的不彻底性、弱点和拙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672页。】列宁也曾指出:“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不是英雄,而是普通的人。他们犯了错误。党就去纠正这些错误。”【《列宁全集》第2版增订版第21卷第435页。】〖JP+1〗勇于自我革命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的运动必然要经过各种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一部分人停留下来,不再前进”【《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393页。】,“无产阶级运动的规律显然是,到处都有一部分工人领袖必然要蜕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2卷第334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灶,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列宁曾说过:“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第167页。】

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必须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超越,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四、守初心、担使命,就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内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92页。】

恩格斯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9页。】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至今仍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先进、最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要深刻把握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7页。】守初心、担使命,就要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

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要深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原理。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1—592页。】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起来,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上层建筑中的不适应问题也不断产生。习近平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要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7页。】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同时,我们还要学习掌握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发挥理想信念的激励作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党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37页。】他还指出,为了达到思想清晰的可能,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只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形而上学思维向辩证思维复归”【《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38页。】。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应用了这一方法。他从对商品的分析入手,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党面临的矛盾愈发复杂,我们更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解决各种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7页。】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就是提醒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我们要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脉搏、掌握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实现新时代党的伟大使命。

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9卷第139页。】新时代,全党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定能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执笔:冯雷、彭萍萍、李百玲、刘思妗)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