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持续推动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作者:第四研究部    发布时间:2020-06-17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分享到 :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3个方面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文章认为,新中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彰显了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202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更是彰显了这些制度优势。为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我们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关键词: 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优势;治理效能


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治理是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制度功能的发挥。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统一简称《决定》)从13个方面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即 “13个坚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

这是我们党首次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切入,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展开,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治国理政中不懈探索奋斗的结晶,具有深厚理论和实践支撑,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原因的深刻说明和全面总结,是新中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制度之基和治理之道。

一、“两大奇迹”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不断彰显、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我国从一个封闭落后、“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我们从“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联合国《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约占1/3(陆娅楠,2018)。

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同时,我们党带领人民还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不仅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迁,也经受了很多重大考验:抗美援朝战争、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河北唐山、丰南地区强烈地震、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灾、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2003非典重大疫情、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我们党和国家胜利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而且有力巩固了人民政权、持续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大局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美国对我国发起贸易战等一系列深刻变化,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继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全国呈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

新中国7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从新中国成立初到2018年,我国人均GDP从119元增加到64644元,实际增长70倍(唐方裕,201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不足100元、50元增加到39251元、14617元。人民生活顺利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形成良好社会秩序,为社会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49年至2018年,我国城市从132个发展至672个,城市人口从3949万人发展至8.31亿(常住人口)。在这样高速发展、快速转型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治理难题,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大挑战,而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我国城乡社会治安保持平稳有序,逐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一些反映城市犯罪率的统计数据中,我国城市普遍表现良好。例如,2017年,我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51.8%,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从2012年的87.55%上升到95.55%(人民日报,2018)。联合国《2018年人类发展指数与指标》报告指出,中国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2019)。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造福全国各族人民、深得全国各族人民拥护的治理体系,是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彰显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2020a)。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采取最全面、最严格和最彻底的防控措施,迅速取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推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得到了深刻验证,释放出强大制度威力,转化成了强大的治理效能。

第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居于统领地位。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之所以能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风险挑战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也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从1月7日到4月8日,他先后主持召开10多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开展4次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疫情发展不同时期全国的首要任务做出精准批示。党中央迅速采取措施,成立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区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各地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和社会动员,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向疫情发起了总体战、阻击战。

第二,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正是得益于这一制度优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统筹保障疫情防控最有力的保障。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出发,要求“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决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公安民警、市场监管、宣传舆论、教育科学、物资生产和供应等部门,以及基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都坚决遵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有力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坚决遏制病毒传播,党中央对逾千万人口的区域中心特大城市和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实行封闭,选择封一座城而护一国,同时又举一国之力救一座城。从2020年1月起,全国4200余位医护人员分批驰援湖北。1月27日至3月24日,全国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和生活物资超101.43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56.9万吨(人民网北京,2020)。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制度的价值取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和提上工作日程,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习近平,201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首先考虑的是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指导明确。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月3日,他强调,全力以赴求治患者,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序,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在2月10调研时,他叮嘱要坚决做到应收尽收,不断优化疹疗方案,全力做好救治工作。2月12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时,他要求,围绕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提高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救治水平,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救治患者。在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关心关爱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作出重要批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生活保障、工资待遇、心理疏导、必要休整都作出了明确指示。在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他要求上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更多干部支援基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对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周密的要求,包括及时处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按时准确报送有关数据,解决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营业问题;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关爱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加强群众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我国成功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b)指出的:“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三、持续推动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是《决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

面对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军各方面前所未有的繁重任务,以及各种前所未有的严峻风险挑战,我们要在继续坚持好巩固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推动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b)指出的,“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整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第一,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坚定领导力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是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保障。能不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在党,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工程,只有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其正确政治方向。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做好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只有坚持党中央统一领导,才能凝聚全党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是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也要坚持改革创新。

把国家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会遇到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和权利格局调整所产生的阻抗,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不利于国家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执行能力的强弱、执行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制度优势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就形同虚设,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要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明确各项制度执行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形成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防止“破窗效应”。

严格监督是保证制度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的关键。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对把制度当摆设、破坏制度、违法违规违纪的,都要严肃查处,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效率效能,要为干事者撑腰,让干事者心情舒畅,让干事者得实惠。

第四,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加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理论硏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民心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大多数社会成员增强制度认同、坚定制度自信,各项制度才能得到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切实维护,制度优势才能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因此,我们要构筑中国特色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强制度自信宣传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制度自信,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介,讲好中国制度故事,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道路、中国制度。

第五,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运用制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毛泽东同志(1991)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制度优势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在干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强化运用制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要把制度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依靠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善于运用制度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

总之,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道。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决定》提出的各项要求,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陆娅楠,2018:“中国经济活力驱动全球增长”,《人民日报》,2018-04-13。

毛泽东,1991:《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去年社会治安满意度上升到95.55%”,《人民日报》,2018-01-24。

唐方裕,20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求是》,2019,23。习近平,2016:“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11月第11版,第370页。

——2020a:《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02-23。

——2020b:《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的的讲话》,新华社,2020-04-2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201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725、726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课题组,执笔:武市红、丁开杰、徐向梅、彭萍萍、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