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策略初探

作者:刘亮    发布时间:2020-07-02   
分享到 :

摘要: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个外文版本(英译本)于2019年4月正式出版。笔者作为英文定稿人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根据笔者的实践介绍了翻译该书的指导思想,归纳了翻译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着重分析了相关翻译策略的应用与选择,提出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构建国家政治文献的翻译观。

一、引言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收录了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3年1月以来有关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85篇文章,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命运前途的重大课题,为新时代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该著作的第一个外文版本(英译本)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英文翻译组从2018年11月开始翻译,最终于2019年4月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英文版出版发行有助于国外读者深入了解习近平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的理论思考,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现途径,对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我国外交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2019年9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在多哥国民议会大厦主持“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法文版首发式”。同年12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长冷溶分别在赞比亚和加纳举办《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文版发布会。这一系列活动同《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文版一道,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的有效传播。

笔者作为《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文版的定稿人,全程参与了该书翻译、修改及定稿工作。本文将结合具体译例阐述翻译思想、重点难点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应在国家政治文献翻译观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对外翻译与传播的需求。

二、翻译的理念和重点

1翻译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着一个目的,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介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何传播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我们始终牢记一个精神,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2018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也依托中央文献翻译的基本原则与规律,使该书译文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经得起理论界的检验,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理论发展、政策发展提供权威性依据(李铁军,2018)。

2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根据本书的文本特征和中央文献翻译的特点,把翻译重点放在了中国元素的阐释方面,努力使中国元素的译文既有本国特色又符合国际传播规律(黄友义、黄长奇、丁洁,2014 )。一是充分体现中国智慧的特色术语。术语是专门用途语言中专门知识的语言表达,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殷健、冯志伟,2019),通常起到确定、积累、传递知识等语言及社会功能( 孙寰,2014 )。中国政治术语是中国政治领域所使用的表达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 冯雪红,2014 )。在《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中,有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政治理念等特殊术语,还有大量的俗语谚语、成语诗词等。这些独特的思想精神和语言形式,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向是我们翻译时的关注点;二是充分考虑中国方案的阐释语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此背景下,做好中央文献外译也必然要以融通中外为旨归。而要做到融通中外,就需考虑我们译本的阐释语境,或曰读者群体。只有在保证中央文献外译政治性和忠实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具体的阐释语境,才能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本书中,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些建议倡议,阐述了中国的主张,表达了中国的观点。在译文中,所有这些应对全球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必然要适应国际社会的话语环境,要让外国受众“听得清、听得懂”,最大限度地消除国际社会误读,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以上两点也是我们在翻译中最大的两个难点,因为我们要内外兼顾。一方面,对内而言,中国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需要在译文中展现出中华文明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国外受众能够通过阅读译文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从对外的角度出发,我们的译文表达必须充分适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做到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诉求。只有把内外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互鉴、融合”(习近平,2018)。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与操作

针对以上两大翻译重点、难点,我们在翻译中必须结合具体内容,综合考虑翻译语言表述上的忠实度与灵活度问题,灵活运用翻译学上常用的三组翻译策略(直译&意译、异化&归化、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在译文中处理好充分体现中国智慧的特色术语,同时充分考虑中国方案的阐释语境。

直译也称字面翻译,指在遵循从译出语文化的前提下,依原词字面意义直接进行翻译;意译与直译相对,就是根据源语的含义进行的翻译,将大意表达出来即可( 梁林歆、许明武,2017 )。归化和异化有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提出,作为两个对立的翻译策略,归化是指以目标语读者或文化为旨归,采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传递原文内容;而异化则指以源语文化或读者为旨归,翻译中采取原文表达方式来传递原文内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是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的核心翻译思想,“语义翻译是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接近,如果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规范差别不大,还要保留原文用于强调的词的位置。交际翻译则是重新组织句法,使译文流畅地道”(林小芹,1987)。下文将在上述三组翻译策略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翻译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1体现中国智慧的特色术语

1.1古代哲学思想的翻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其实与中国古代先贤们倡导的一些哲学思想具有共同的地方,如书中多次提到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这几个重要概念分别出自中国古籍《尚书》、《礼记》、《论语》。这些来自于三千年前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和平、和谐、多样化”其实是相一致的。单从文字上看,这几个都是四字词语,是非常典型的中文表达形式,简洁紧凑,铿锵有力。在翻译时我们并没有过分强调译文在形式上的整齐划一,采取完全字字对等的直译方法,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如何突出表达出这些概念的核心思想上,即英文中的“和平、和谐、多样化”,从而使译文在表达原文语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效果,更利于国外受众的接受。

(1)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

The Chinese nation has,since time immemorial,held in great esteem the ideas of regard peace as most precious,of harmony in diversity,of peace among all nations,and of universal love and non-aggression.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passed on ideas such as Regard peace as most precious,seek Harmony in diversity,Replace weapons of war with the jade and silk of peace,and pursue Harmony under Heaven.

1.2汉语特色表述(俗语谚语、成语诗词)

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俗语谚语、成语诗词等,也是翻译中的硬骨头。比如说,“摸着石头过河、打铁还需自身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俗语谚语都非常简练、非常形象化,且涉及的内容也为人类共享概念,可以为国外读者所理解接受。因此,在翻译中我们更倾向于采取直译或语义翻译的策略,让国外读者直接体会中国俗语谚语中的趣味性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可体会出我国领导人话语的特征。

(2)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s a Chinese saying puts it,we have been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for the stones.By continuously deepening reform andopening up,exploring new ground and forging ahead,we have establish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我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

As I have said before,it takes a good blacksmith to make good steel.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We often say that clear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as precious as mountains of silver and gold.With this in mind,we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growth,promote green,low-carbon,and circular development,and build a beautiful China with blue skies,green lands,and clear waters where our people can enjoy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realized through development.

汉语中的成语诗词,特别是诗歌翻译,历来就是翻译中难以跨越的一条鸿沟。中文诗词不仅修辞手法多变,同时还讲究格律,本身具有非常独特的音韵美。有时,还有藏头诗这种巧妙的语言形式,如“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这句称赞厦门的诗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其中的“厦”和“门”直译为“大厦”和“大门”,而只能把两句话结合起来,把厦门这座城市的含义翻译出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翻译也是注重内在含义的表达,把形式放在了次要位置。当然,这些译文相对也有不足,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缺少了中文的韵律美,这也是我们翻译中留下的遗憾。

(5)厦门自古就是通商裕国的口岸,也是开放合作的门户,正所谓“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Xiamen has been a bustling trading port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a gateway for China’s opening up and external cooperation.Embracing the vast ocean,the city has hosted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The ocean is vast because it admits all rivers.

(7)秋冬之交是个多彩的季节。“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Beijing is full of vibrant color in the shift from autumn to winter,as described in the Chinese poem:Water clear and mountainsbright;frost clings to grass at night;trees are thick with scarlet leaves;while some shine yellow in the light.

2关于中国方案的阐释语境

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语境即指语言使用的上下文,而广义的语境则还包括语言以外的空间、时间等自然和社会环境(李雪微,2019 )。在翻译中的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使译文表达准确,也要考虑译文的使用或接受语境,使译文在表达准确的基础上达到恰当的效果。因此,在翻译有关中国方案、中国提出的国际倡议和对外交往思想时,我们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的国际语境,让中国方案的话语表述完全融入到国际语境之中去,避免歧义甚至消极意义的产生。如下例所述:

2.1“一带一路”译文的变化

最初“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采取的是直译One Belt and One Road,形式上完全对等。“一带一路”在中文中朗朗上口,表达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如果字字对等翻译成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就过于拘泥于形式,过于强调“一”。实际上,这个译文对应过来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一条腰带和一条路”,译文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我们现在统一采用的译法是Belt and Road,第一次出现时还要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称说明清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从英文的strategy(战略)变化为initiative(倡议)。从英文表达效果来说,这是一种从国家行为到国际倡议的转变,表现出中国更加开放、包容的一种姿态。所以,现在“一带一路”的英文就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缩写为BRI。

(8)a.“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not an empty slogan.It composed of visible and tangible measures that will bring real benefits to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

Both the BRI and the AIIB are open initiatives.We welcome all countries along the corridor and throughout Asia to participate,and are also waiting with open arms to welcome any of our friends and partners around the world that would like to take part in these great undertakings.

b.“一带一路”倡议(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不提倡)

2.2“大国外交”的翻译误区

大国外交、新型大国关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提起大国,很多人会想到great power的译法,但是我们却需要避免使用这个译法,因为这个词代表着强权。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就用的这个词,还有当年两极世界时期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用的也是类似的表述superpower。我们现在采用的译法是major country,表达的是“主要国家”的含义,这也是一种平实、客观、中立的叙述,避免了一种咄咄逼人、高高在上的态势。这种表述就契合了“大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

(9)a.要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arty’s centralized,unified leadership over foreign affairs work.With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we should determinedly pursue progress and innovation,strive to make new advances in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realizing the Two Centenary Goalsand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b.大国外交(great-power diplomacy)(不提倡)

2.3“正确义利观”和“五通”的翻译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继承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在翻译“正确义利观”这一概念时,我们强调的还是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采取了名词的形式,避免在译文中使用动词,避免出现过于主观、主动的表述。

(10)a.中国将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China will maintain it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the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and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strategy of opening up.We will uphold the right approach to justice and the pursuit of interests,promote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entered on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and always remain stalwartsupporters of shared development and defenders of world peace.

b.正确义利观(uphold justice while pursuing shared interests;maintain balance between justice and one’s own interests)(不提倡)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而“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文五个短语中都以“通”字结尾,反复出现了五次;但在英译文中却只用了一个connectivity。尽管形式上不尽相同——中文喜欢重复、英文却尽量避免重复,它们却都是为了突出强调“互联互通”的核心概念,这正是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截然不同的一点。

(11)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We need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s so far,firm up our confidence,and solidly adva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We should focus on connectivity in policy,infrastructure,trade,finance,and people-to-people exchange;on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cooperative networks,new modes of cooperation,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platforms;and on joint efforts to build a green,healthy,knowledgeable and peaceful Silk Road.Like driving a nail in with a hammer,we must persistently push the BRI forward step by stepand ensure it benefits all people along its routes.

综上所述,翻译策略的应用和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绝不能固守陈规,而是需要根据文本的内涵、语境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究竟采取哪一种翻译策略,最终还是要由译文的传播效果来决定。

四、构建新时代国家政治文献翻译观

然而,究竟如何实现最佳的译文传播效果,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却不能仅仅局限于从翻译学层面,局限于翻译策略的技术分析。通过《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他重要中央文献的翻译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国家政治文献的翻译集体,我们应该从更高的一个维度、更宽的一个视野来考量我们的翻译工作,我们将之称为国家政治文献翻译观,具体归纳为三点:一是培养开放共享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全球性的理念,是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难题;当我们在翻译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理念和政策方针时,除了做足笔下的文字功夫,更要放开胸怀,在心中牢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平等分享”这样一种开放的姿态。二是树立起受众意识。受众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忽视的翻译的最终落脚点,尤其对于中译英、中译外来说,这是一种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外语的过程。作为译者,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受众的语言,更需要关注和了解他们的文化和思想意识。我们译者不是简单的文字的搬运工,而是原作与受众之间的一座沟通的桥梁。三是立足于传播中国话语。衡量翻译实效的标准就在于——我们的译文能否真正实现中国话语的有效传播,从而让国外读者能够理解我们的译文、让国际民众接受中国观点、让国际社会最终欣赏中国概念,让中国的声音听得见、听得清、听得懂,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政治对外话语体系。

五、结语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深刻阐释了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的重要依托。通过该书的英译出版可以使国际社会更加清楚、准确的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对于构建积极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笔者翻译的经历和一手资料为依托,讨论了《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翻译的基本理念、重点、难点,并结合具体译例探讨了翻译中的策略选择与操作。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本书及多年中央文献翻译经验,提出了“国家政治文献翻译观”的理念。总之,新时代对我们政治文献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不仅需要牢牢掌握、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同时还要秉承政治文献翻译观,不断加强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2019)。

参考文献

[1]冯雪红. 2014.论中国政治术语英译再创建的三个维度[J].上海翻译,(1):58-61.

[2]黄友义,黄长奇,丁洁. 2014.重视党政文献对外翻译,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J].中国翻译,(3):5-7.

[3]李铁军. 2018.构建适应当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译者知识体系——以党的十九大文件翻译为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8-16.

[4]李雪微. 2019.语境在翻译中的功能研究[J].传播力研究,(10):208.

[5] 梁林歆,许明武. 2017.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时政文本英译探析[J].语言教育,(3):54-59.

[6]林小芹. 1987.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J].中国翻译,(1):50-51.

[7] 人民网. 2018.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DB/OL].

[8]孙寰. 2014.术语的社会功能[J].理论月刊,(3):65-68.

[9] 习近平. 2018.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0]习近平. 2019.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文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1] 新华网. 2019.习近平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DB/OL]. 

[12]殷健,冯志伟. 2019.基于知识本体的术语界定——冯志伟教授访谈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32-136.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

(来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