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关于党的自我革命论述解析

——认识与对待错误的视角

作者:唐国军    发布时间:2020-09-18   
分享到 :

〔摘要〕党的自我革命概念和命题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理论渊源,承载着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自我革命、自我纠错的历史和经验。陈云在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领域和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尤其是他从如何认识和对待错误的角度发表了许多论述,较为系统地回答了 “错误从哪里来”以及党 “为什么要” “为什么能” “怎么样”克服错误等问题。研究分析陈云的相关论述,对于总结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深刻理解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认识与对待错误,是贯穿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论述的一个基本视角。习近平指出:“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②]回顾历史,正确认识和对待错误,一直是贯穿党的自我革命进程的一条红线,我们党正是在自觉发现错误、勇于承认错误、科学分析错误、切实纠正错误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陈云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从严管党治党的模范。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发表了许多关于如何认识和对待错误的论述,深刻阐述了错误产生的根源,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为什么能”以及 “怎么样”克服错误等一系列问题。

一、错误是从哪里来的

要治病,首先就要弄清病灶。要克服错误,首先就要搞清楚错误是从哪里来的。陈云深刻分析了错误的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认识上的原因,主要是认识活动的片面性;一个是立场上的原因,也就是立场不正。这为陈云思考如何纠正错误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也是陈云关于自我革命论述的逻辑起点。

(一)认识原因:“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

陈云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层,但当时他并没有完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亲历了党内几次重大错误的惨痛教训,见证了王明、张国焘等人犯错误给党带来的巨大损失,结合自己的经历,陈云在延安时期就开始比较系统、深入地思考 “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③],由此敲开了辩证唯物论思想方法也就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大门。陈云多次回忆这段思想经历,他认为犯错误的原因是经验少,但 “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④]。毛泽东这里说的 “思想方法”和 “哲学”,实际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就是他在 《实践论》 《矛盾论》等文章 (特别是《实践论》)中阐明的道理,就是他概括的 “实事求是”。陈云领悟了这点之后,也常常用这个道理来教育党内同志思想方法的特殊重要性,他多次说: “你们都是有经验的,问题在思想方法。因为思想方法不对头,所以经验提不高。这一点,对于任何工作岗位的同志,对于解决任何问题,都是最重要的。”[⑤]

在陈云深入到思想方法层面思考 “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后,他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矛盾———主客观关系角度找到了错误来源。他指出: “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得出一条结论,是由于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⑥]他多次表达类似的意思: “错误就是把客观看错了,结果也错了。”[⑦]“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⑧]以此为逻辑起点,陈云开始比较系统地思考和探索 “我们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⑨],也就是 “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⑩]的方法和途径。

循着这一思路,陈云就主观对客观的认识情况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了主观对客观是否符合的三种基本情况,即 “全面”、 “片面”和 “一点都不了解”,并提出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的片面性。他说: “我们过去所以犯错误,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11]“犯错误的人,并不都是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的,而是把片面当成了全面。”[12]陈云认为,要少犯错误,就要防止认识的片面性,也就是要从全面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片面的实际出发。他指出:“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也就是说,它并不合乎实际。”[13]“从实际出发的关键是,从片面的实际出发,还是从全面的实际出发?有些同志不花时间去弄清楚全面情况,弄清楚事物的本质,而是看到一些现象,就想当然,发议论,作结论,这是十分有害的。”[14]不仅如此,他还对避免片面性、达到认识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的难度有着清醒认识,他说: “所谓难也就难在这里。我参加革命二十多年,犯错误都是因为认识上存在片面性。”[15]正因为如此,陈云始终将认识活动的主攻方向、主要精力放在怎样避免和防止片面性上,这是理解、把握陈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关键。

从“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的疑问开始,到认识到思想方法的特殊重要性,从思考 “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到认识到错误源自 “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再到 “犯错误都是因为认识上存在片面性”,这就是陈云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的逻辑起点,是他领悟、掌握辩证唯物论思想方法的独特路径。

(二)立场原因:“立场不正,就不会看得很清楚,不会讲真理”

除了认识上的原因,陈云还特别注意并指出了造成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立场不正。陈云说的立场,是党性、人民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真理的立场。陈云认为,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端正立场,否则看问题就不可能做到客观,主观就一定会和客观产生偏差,就会犯错误。在延安时期,陈云尖锐地批评了当时存在的讲面子不讲真理的现象,指出讲面子实质上是立场问题,是得不到真理的。他说:“如果强调讲面子,在讨论问题时,就会不客观”,“如果一切从自己面子的角度出发,讨论问题、看问题搀杂个人得失在里面,立场不正,就不会看得很清楚,不会讲真理,结果一定害人害己”。[16]面子与真理的矛盾,实际上是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矛盾。面子膨胀、个人主义膨胀,就会偏离和丧失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真理的立场,就必然导致主观脱离客观,就要犯错误,甚至是大错误。陈云尖锐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揭示了犯错误与政治立场、利益观点密切相关的道理。

二、为什么要克服自身存在的错误

为什么要克服错误?不克服错误不行么?这个问题看似显而易见,因为错误会产生不好的、不利的后果,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我们还是要仔细研究这个问题,因为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利于提高对克服错误必要性的认识,加深对党的自我革命必要性的认识。对这个问题,陈云从使命任务、执政考验、党的建设、思想方法等多个维度作了论述,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

(一)使命任务:“这样大的责任放在我们肩上,那末,我们有毛病,有缺点,有错误,就一定要改正”

中国共产党必须要认识和改正错误,首先是由党肩负的使命任务及其长期性、艰巨性决定的。陈云指出:“我党是以彻底解放中国无产阶级和全国人民、全中华民族,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职志的政党。”[17]从远大理想来看,我们党是 “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8];从具体目标来看,“中国革命是艰苦的长期奋斗的事业”[19]。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承担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要实现这样艰巨的、长期的目标,就要求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胜利,要少犯错误尤其是不犯大的、颠覆性错误,就必然要求党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陈云对早期党的路线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的巨大危害有深刻体会,他多次真切地说:“中国革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成功。如果我们搞不好,中国四万万五千万老百姓的解放,不知又要拖后多少年!既然是这样大的责任放在我们肩上,那末,我们有毛病,有缺点,有错误,就一定要改正。”[20]“既然错误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而我们的革命工作在错误之中又是不会成功的,那末,有了错误,发现了缺点,我们就要纠正。”[21]陈云的话深刻揭示了党的使命任务、事业发展与党纠正自身错误必要性的内在联系。

(二)执政考验:“党掌握了政权以后,犯了错误会更直接更严重地损害群众利益”

陈云思考党为什么要注意克服错误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就是他清醒地认识到“党在全国执政前和执政后的情况有很大不同”[22]。党执政后的地位变化使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贪污腐化、革命精神衰退等问题,这样的党就更容易犯错误,而且犯错误的危害更大,这是陈云对党面临长期执政考验的艰巨性、复杂性的深刻洞见。早在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时候,陈云就指出:“党掌握了政权以后,犯了错误会更直接更严重地损害群众利益。”[23]因为执政后 “你有枪,又当权,群众看到了也不敢讲”[24]。在延安时期,陈云指出要警惕党员干部 “在根据地的和平环境中腐化变质”[25],提醒 “少数本来革命的人会变质,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26],“我们的任务是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纯洁党的组织”[27]。在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陈云告诫全党尤其是高级干部 “不要头脑发昏”[28],警示全党 “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29],“物质享受是很具备的,很可以腐化。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30]。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何继续保持革命精神、继续干革命是党执政后面临的大问题。他时常提醒大家:“我们是做官,还是干革命呢?不要官做久了,做大了,忘了干革命。”[3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开放环境和物质条件的更大改善,陈云对党员会因为物质诱惑而腐化、会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的危险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我们党是处于全国执政的地位,再加上目前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32],“党员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33]。陈云的话深刻揭示了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少部分党员干部会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群众利益、党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时刻保持革命精神,认识到自己是革命者,必须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先进性。

(三)党的建设:“我们共产党是一个郑重的党”

我们党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任务,又要应对长期执政的挑战,因此,党就必须是一个坚强的党,能够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陈云看来,这是革命取得成功的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原则。他多次提到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总结的苏联革命成功六条经验的其中一条,讲的就是党承认和纠正错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条经验是:“如果党不害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果它不掩盖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如果它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来教导和教育干部,如果它善于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它就会是不可战胜的。”[34]列宁将这条经验上升到政党品质的高度,将一个政党 “对自己错误的态度”视为检验一个政党“是否郑重”的标准。陈云对此深表赞同,明确指出 “我们共产党是一个郑重的党”[35],要对自己的错误采取实事求是的郑重态度。他还将这条经验当作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他指出:“考察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对自己的缺点、错误采取什么态度。如果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敢于研究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那他就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如果他对自己的缺点、错误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那就不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36]为了强调纠正错误的必要性和严肃性,陈云态度鲜明地认为,党内应该 “在原则问题上进行必要的斗争”[37],“有了错误不进行必要的斗争是不对的”[38]。陈云的话深刻揭示了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是我们党和党员的基本品格。

(四)思想方法:“从认识自己错误上求进步”

从认识论维度来看,要认识为什么要克服错误,首先要认识到错误的不可避免性。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错误的客观性、不可避免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在 《实践论》中详细阐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特点: “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39]陈云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多次指出:“共产党是做事业的党,共产党员是做事业的人,做事就不可能没有错误。无论何人,哪怕他再高明,哪怕他很有本领,但还是有犯错误的可能。”[40]“许多事情我们没有做过,不可能都做得对,一点错误不犯是不能设想的。”[41]犯错误 “这种情形多得很,过去多,现在多,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42]

既然错误不可避免,那么不承认错误行不行?不纠正错误行不行?当然不行。因为中国共产党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党,党认识到错误的不可避免性,不是对错误采取容忍和放纵的态度,而是把错误视为提高认识、不断进步中的一个环节,否则错误就会不断发展,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严重后果。为此,陈云认为,首先必须承认错误的不可避免性,否则就会摔跤,“如果谁说自己没有错误,那他一定会跌筋斗的”[43],“背了 ‘正确’的包袱,就会跌筋斗。这一件事很值得我们注意”[44]。陈云认为,必须认识到纠正错误、与错误作斗争的必要性,“帮助一些同志克服他们的毛病,挽救一些人,以免他们的错误继续发展,甚至跑到反革命的阵线去”[45],“自己不跟自己的错误意识作斗争,偷偷地容忍自己错误意识存在着,则错误意识就会发展,结果越错越远,终究会离开革命的队伍”[46]。陈云强调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认识错误和总结教训上求进步, “有了错误,加以改正,就可以不断进步”[47],“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不犯错误就不会进步。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同时也就是得到一个教训,不断地取得教训,方能不断地改进自己”[48]

陈云特别从思想方法和认识规律的角度分析了错误对于认识过程的积极意义,阐明了错误与正确的辩证关系, “正确的东西,是在否定错误的东西中生长起来的”[49],“驳倒错误意见的过程,也是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的过程”[50]。他常常拿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举例,认为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发展,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同错误思想作斗争”[51], “毛泽东同志的一整套理论和政策,是总结了陈独秀、李立三、王明的错误教训得出来的,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52]。陈云的话深刻揭示了正确与错误的对立统一关系,加深了我们对错误及其正面意义的认识。

三、为什么能克服自身存在的错误

我们党为什么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具有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从陈云的论述来看,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我们党的政治立场使我们党能够纠正立场偏差、利益偏差造成的错误;二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党能够纠正认识偏差造成的错误。

(一)政治立场:“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从信仰、信念、宗旨层面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党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除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身的、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利益观点。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除了由于认识原因产生的错误,其他的错误或问题,究其根源,都是立场偏差、利益偏差造成的,也就是没有摆正立场,没有正确恰当地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例如腐败问题,本质上就是部分党员干部立场发生偏离,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群众利益之上,肆意侵占、侵犯党和人民利益。对此,陈云认为每个党员必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 “每个党员必须对于民族、对于革命、对于本阶级、对于党,表示无限的忠诚,把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革命的、本阶级的和党的利益”[53]。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 “在革命工作中,在党的工作中,可能发生党员个人的利益与党的利益的不一致”[54]的情况,对此,他坚定地指出:“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而不能把个人利益超过革命的和党的利益。”[55]他还特别提醒,这样的原则是实在的、具体的,必须贯彻到实际工作生活中, “党不仅要求每个党员懂得这一条,特别是要求每个党员能在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的每个具体问题上,坚决地毫不疑惑动摇地执行这一条”[56]。针对工作、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因为面子不愿意承认和改正错误的情况,陈云指出:“把面子丢开,讲真理,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57]面子本质上也是个人利益、个人立场,而真理才是党的利益、党的立场,讲真理不讲面子,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正确政治立场,摆正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陈云的话深刻揭示了正确政治立场、正确利益观对党进行自我革命、自我纠错的基础性、前提性意义。

(二)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根本思想路线”

陈云认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是与我们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分不开的,是在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取得的。1977年9月,在 “文革”虽已结束但党和国家工作因为 “两个凡是”错误方针仍在徘徊中前进的时候,陈云有针对性地撰写、发表了一篇文章,回顾了毛泽东是怎样把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的,深刻揭示了党的事业兴衰与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联系。他指出,王明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错误,“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说,最主要的是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基本原则,破坏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作风”[58],而延安整风的根本功绩就是使 “毛泽东同志从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在我们全党大大地发展了,普及了,我们党在新的基础上的团结加强了”[59]。正因如此,才使中国革命的局面很快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革命发展的那种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迅猛异常的形势真是大大超过了预料”[60]。通过对党的历史的回顾总结,陈云作出一个重要论断:“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61]在建党以来近10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不是没有犯过错误,甚至犯过很大的错误,但每次都通过恢复、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个根本思想路线,找到了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一次又一次地走出困境、走向辉煌。

实事求是既是方法,也是态度和品格,一方面使我们找到解决问题、克服错误的办法,找到通向正确和真理的道路,一方面使我们以清醒、诚实、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自己特别是自身的缺点错误,对自己进行严格地检视剖析。陈云指出:“要做到客观,首先要对自己客观”[62],“犯了错误,研究教训,决不是丢脸;不研究,不吸取教训,才会丢脸,有时会大丢其脸”[63]。在党的历史上的许多重要场合和关键节点,陈云都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直言不讳地指出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他认为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带有真理性、指导性的意见和论断。这正是由于他继续和发扬了我们党勇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精神和传统,这也是我们党能够不断克服自身错误、实现自我革命的基础和前提。

四、怎样少犯错误和克服自身错误

归根到底,自我革命、自我纠错是一个实践命题,“为什么要”“为什么能”最终都要落实到 “怎样搞”和 “能不能搞成”上,通过实践和实效来检验。陈云鲜明地提出我们党防范错误、纠正错误 “要靠我们自己”[64]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自我纠错、自我净化的根本实践属性。在长期的革命生涯和管党治党实践中,陈云提出了关于如何防范错误、克服错误的许多思想观点和办法举措,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重点,规范党内生活和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的制度建设。

(一)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在践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探索中,陈云提出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方法。他认为,要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要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一些,就要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努力达到认识的全面性。通过研究总结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陈云提出了大家熟知的 “十五字诀”。他晚年时候总结说:“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时我的体会就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65]“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66]陈云多次对交换、比较、反复的每一条及其精髓进行深入阐释,认为 “都是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67]。其中, “交换是带头的。所谓交换,就是要互相交换正反两面的意见,以求了解事物的全面情况”[68];“比较则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性质”[69],“这是 ‘试金石’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70],“最要紧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认识”[71]。陈云的 “十五字诀”经受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如今已成为我们的 “口头禅”。

除了 “十五字诀”,陈云还精辟阐述了设置对立面、调查研究、 “摸着石头过河”、总结经验、“踱方步”等重要方法对少犯错误、避免犯大错误的重要作用。关于设置对立面,他指出: “我要求大家要提不同意见,就是说要有对立面,要 ‘抬杠’,从 ‘抬杠’中可以出马克思主义。”[72]他强调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关于调查研究,他指出: “应当把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用在了解情况上。情况了解清楚了,就可以正确地决定对策。”[73]关于 “摸着石头过河”,他指出:“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搞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和稳稳当当而慢一点相比较,我们宁可采取后者。” [74]关于总结经验,他指出:“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过去做对了的和做错了的加以分析,使我们头脑清醒,把工作提高一步。”[75]关于“踱方步”,他强调 “要拿出一定时间 ‘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76],避免因为陷入事务主义的盲目性而犯下 “带有原则性的领导方法的错误” [77]。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是陈云在实践中反复琢磨总结出来的,凝结着他从如何才能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的角度对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结合对党的历史的深刻认识、对自己革命经历的深刻总结,陈云对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极为重视,反复强调学好哲学、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对于少犯错误尤其是避免大的错误的重要性。他多次说: “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78]“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上的基本建设。”[79]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指出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能够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思想法宝。

(二)规范党内生活:“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

陈云认为,从规范党内生活来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发现错误、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重要途径,是 “使主观逐步达到与客观相一致”[80]的重要途径。陈云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的自身建设、党的事业的重要性提到极高的高度,认为它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是使我们党不可战胜的法宝。他说: “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81]他特别对自我批评作了许多精辟论述,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一是对自我批评对于纠正错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他认为有了错误就要纠正, “怎样纠正呢?就是要作自我批评”[82],“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宝贵的武器”[83]。二是对于许多人对作自我批评会有失身份和面子、有损自信和威信的顾虑,陈云明确指出,要从认识上消除和克服这些顾虑。 “有些同志想,实行自我批评,这不要丧失自己的身分吗?恰恰相反,最不能实行自我批评的人,最自大的人,就最容易丧失自己的身分,自己的架子搭得越高,跌下来就越痛。”[84]“只要我们对自己的缺点、错误估计得客观,不夸大,也不缩小,实事求是地把毛病找出来,我们以及我们的士兵,都不会失掉信心。我们不抹煞成绩,同时也不掩盖缺点、错误,这样对整个工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85]三是无论开展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 “从维护党的利益出发,要坚持原则,要实事求是”[86]。陈云指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采取客观的态度。看问题要全面,要看本质,不要只看局部,看现象”[87],要从大的方面看问题,“只有从大的方面看问题,才能把问题看得全面,看得远”[88]。四是无论开展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应该领导带头,从领导做起,因为领导不仅负有更大责任,而且有示范带动作用。陈云指出,“犯了错误就进行自我批评,高级干部带头做,全党和后代就会学样”[89],“先检查自己,批评自己,不能只说下面不好”[90]

除此之外,在加强和规范党内生活方面,陈云还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观点、办法和举措,例如:提高革命警惕和革命嗅觉、主动发现和揭露问题,坚持和维护党的原则性、与党内的错误倾向作斗争,防微杜渐、采取既坚决又稳妥的办法来纯洁干部队伍、巩固自己,注意纪律、赏罚分明,注意抓上级组织和关键少数等,不仅在实践上证明了我们党有纠正自身错误的能力,而且为我们党继续搞好自我革命、自我纠错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加强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要坚持。经常开会讨论,经常交换意见,就不至于出大的问题”

陈云认为,坚持运用民主集中制来交换意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甚至是反面意见,是少犯错误、避免犯大错误和纠正错误的重要制度保障。交换意见是陈云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他将坚持和加强民主集中制与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民主集中制以深刻的思想方法内涵和工作方法意义。

首先,陈云指出了通过民主集中制交换意见的重要性,强调民主就是通过交换意见形成全面认识,集中就是要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决策,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和目的是要通过掌握全面情况实现正确决策,从而达到少犯错误、避免犯大错误的目的。他说: “发现错误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找各方面的人来开会。”[91]“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经过集体的充分讨论,以便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把事情办得更好。”[92]“不经大家交换意见,是不可能集中的,形式上集中了也难免出错误。”[93]

其次,要实现交换意见,就应该允许、欢迎和善于听不同意见, “不同意见里面有合理的部分”[94],有同志提不同意见 “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好现象”[95]。他说:“在各级领导班子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种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96]

最后,通过民主集中制听取意见时 “要特别注意听反面的话”[97],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反面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正面作用、积极作用。他指出: “即使是错误的,也可以起到使正确意见更加正确的作用。”[98]正确的反对意见 “可以补充我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足”[99],不正确的反对意见也可以加深我们的认识,因为 “正确的意见往往就是由系统地驳倒不正确的意见而产生的”[100]

民主集中制作为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实质上是我们党践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陈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民主集中制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由此也揭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搞好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保障。

五、启示与借鉴

陈云在怎样认识和对待错误并由此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自我纠错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站在党的自我革命的高度学习和研究陈云的相关论述,对于总结、运用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搞好,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

第一,以使命任务为目标引领。陈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使命任务与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联系,启示我们党肩负的使命任务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目标引领,是我们党 “为什么要”自我革命的根本原因。只有把党建设好,不断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领导力量。

第二,以政治立场为关键和要害。陈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正确政治立场、正确利益观对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启示我们立场观、利益观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关键和要害,是我们党 “为什么能”自我革命的根本原因。为了把党的自我革命搞好,每个党员都必须讲政治、讲大局,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摆正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决不能偏离党员的基本政治立场。

第三,以革命精神为必要条件。陈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保持革命精神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启示我们保持和发扬革命精神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内在精神动力。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应对长期执政考验,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革命和执政的辩证关系,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

第四,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制胜途径。陈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对于搞好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启示我们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锐利武器,是我们党 “怎么搞”自我革命的制胜途径。我们党必须靠自己把自己搞好,也只能靠自己把自己搞好,为此我们一定要切实提高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认识,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五,以民主集中制为制度保障。陈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民主集中制与党的自我革命在党的思想路线层面的本质联系,启示我们民主集中制是搞好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我们党纠正错误、少犯错误和不犯大错误的根本制度保障。

第六,以思想路线、思想方法为本质和基础。陈云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自我革命之间的本质联系,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的认识论、方法论根源,深刻揭示了依靠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辩证唯物论思想方法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是贯穿党的自我革命的一条红线,启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本质和基础,党的自我革命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的自身建设上的实践与运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不断夯实我们党认识和纠正自身错误、进行自我革命的哲学和思想基础。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邓小平研究》2020年第4期)



[①]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第13期。

[②]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5页。

[③]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页。

[④]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页。

[⑤]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⑥]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页。

[⑦]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6页。

[⑧]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⑨]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页。

[⑩]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页。

[11]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12]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9页。

[13]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14]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15]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16]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6页。

[17]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18]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7页。

[19]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0页。

[20]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9页。

[21]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8页。

[22]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1页。

[23]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24]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25]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5页。

[26]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5页。

[27]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5页。

[28]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29]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1页。

[30]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1页。

[31]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0-331页。

[32] 《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47页。

[33]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1页。

[34]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2-183页。

[35]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9页。

[36]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9页。

[37]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2页。

[38]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2页。

[39]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4页。

[40]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8页。

[41]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1页。

[42]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6页。

[43]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1页。

[44]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45]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2页。

[46]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1页。

[47]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48]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8页。

[49]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50]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1页。

[51] 《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89页。

[52]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53]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54]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55]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139页。

[56]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139页。

[57]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6页。

[58] 《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44页。

[59] 《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60] 《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61] 《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41页。

[62]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0页。

[63]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

[64]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65]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1页。

[66]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2页。

[67]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68]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69]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5页。

[70]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2页。

[71]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6页。

[72] 《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99-200页。

[73]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74]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2页。

[75]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1页。

[76]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7页。

[77]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78]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79] 《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466页。

[80]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1页。

[81]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页。

[82]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8页。

[83]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3页。

[84] 《陈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88页。

[85]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0页。

[86]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87]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88]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4页。

[89] 《陈云年谱(修订本)》(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67页。

[90]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91] 《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1页。

[92]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3页。

[93]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7页。

[94] 《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466页。

[95]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

[96]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3页。

[97] 《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8页。

[98] 《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89页。

[99]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4页。

[100] 《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