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跟上时代步伐

原标题:让思想跟上时代步伐
作者:齐彪    发布时间:2020-10-19   
分享到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该书中收录的《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提出了思想跟上时代步伐的重要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并支配行动。只有思想跟上时代步伐,才能认清时代所处方位,辨明时代方向,担起时代使命,把握工作主动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自觉行动干出一番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

让思想跟上时代步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必须随之发展变化。思想跟上时代,就是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这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时代发展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这给人们认识时代、思想跟上时代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古代,历史发展是以千年为尺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几千年一直在封建社会及中世纪徘徊,“天不变道亦不变”。而当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则大不一样。马克思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从一定意义上即是说,在近代不到100年时间里人类社会的进步相当于有史以来的几千年。进入现当代以后,这种历史发展速度又是马克思所处时代无法预想的。衡量历史发展的尺度,既不可能是古代的千年,也不可能是近代的百年,往往以几十年或更少的时间。就中国而言,毛泽东同志早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假如再有二十年的工夫,中国的进步将到何地,不是可以想得到的吗?”在毛泽东同志作出这一论断后不到10年的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就如灿烂红日升起在世界东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全可以说,新中国70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其时代进步超过了过去的几千年,创造的生产力比中国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成果,是时代的产物,并伴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立并不断发展自己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继毛泽东思想产生,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后,我们党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纵观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时俱进把思想理论创新发展得如此及时、丰富、系统,这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奥妙所在,是引领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并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思想与时代同行并引领时代发展的光辉典范。

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形势发展瞬息万变。几年前谁也想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发生这样大的历史性巨变;几个月前谁也想不到新冠肺炎疫情会对世界各国及人类社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世界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变化,我们必须跟上历史步伐,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思想跟不上时代变化,原先的领跑者就可能成为落伍者;脱离时代需要,不愿投入时代的火热实践,孤芳自赏只会陷入狭小天地;背离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甚至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就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让思想跟上时代步伐,自觉为新时代做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历史阶段的鲜明时代特点。作为新时代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的我们每个人,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必然受着这个时代的支配和影响,都必然打上这个时代的深刻烙印。如何使思想跟上新时代、自觉为新时代做出应有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入思考。

思想认识必须跟上新时代党的科学理论的创新步伐。处在各行各业某一点上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局限性,跟上和把握新时代,必须从全局认识新时代。毛泽东同志曾精辟指出:“我们的眼力不够,应当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当代中国,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既是写入党章的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又是载入宪法的国家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要使思想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必须把思想统一到这一武器上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时代脉搏,正确认识和看准、看清、看透世界及我国社会方方面面,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辨明历史发展方向和长远趋势,坚定树立对新时代的自觉自信,不为暂时的困难曲折而陷入迷茫,始终使自己的精神立于主动地位。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映这一理论创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为我们思想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树立了新的标准、指明了新的方向。

知识水平必须跟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步伐。新时代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但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努力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身处其中的我们每个人,要干出一番不辜负新时代的事业,必须结合自己实际,着力解决知识体系、专业水平、思维方式不适应等问题,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精神状态必须适应新时代新的伟大斗争的行进步伐。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情,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这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精神萎靡不振不行,没有激情不行,没有崇高事业感不行。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都是与新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必须把我们民族的伟大创造、奋斗、团结及梦想精神不断转化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追求,把党的伟大斗争精神不断转化为每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思想跟上新时代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重视学习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事业发展、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重要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就我们个人来说,积极学习、探索新知、生机蓬勃、志趣高雅是一个人追求先进、进步的表现,而不愿学习、不求上进、思想僵化、沉溺低俗则是落后、堕落的表征。在进入新时代当口的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向全党发出“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的号召,其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建设”的要求。这种学习不是对熟悉、已知东西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不懂、未知东西的钻研探究,是变不懂为精通,使未知成已知,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

当前,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增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使我们每个党员和个人的精神劲头进一步向新时代前进的方向聚焦发力。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党的其他科学理论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历史积累和发展的最高思想成果,又是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最新科学总结。不了解历史发展的这一必然逻辑,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站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高度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全党的历史学习进一步扩展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范围,这对于深入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建党近100年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40余年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要结合自身实际,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

时不我待,学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从过去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从今天走向未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新时代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让思想跟上时代步伐,防止“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错误倾向

主观和客观统一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进程,思想跟上时代也是这样。在这一进程中,如果守着对过去中国实际的认识不动,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就难以前进。必须自觉跳出原有知识体系、思维习惯等各种框框局限,排除各种严重落后于新时代的错误倾向的影响。

要坚决抵制和反对以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否定曲解新时代的错误倾向影响。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但关键是怎样达到这一目标。长期以来,一直有人鼓吹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舍此别无他途。从这种既定立场和思维定势出发,在一些人眼里,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就必然要照搬被一些人称之为“历史终结”“普世价值”的西方制度模式。这种思想状态远远落后和脱离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我们党一直认为,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客观上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对世界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历史性贡献,在新时代中国走什么道路这一根本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立场,自觉抵制以西方制度模式作为判断裁决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是非得失标准的错误思想侵蚀。

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改革开放前的僵化观点否定改革开放、曲解新时代的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原则,这就要求绝不能用改革开放前那种僵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改革开放对党和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并在国内国际多个重要场合庄严宣示要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

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把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新时代割裂的错误倾向。新时代是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展到完善的新的历史阶段。要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但又不能原地踏步,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什么都不动、什么也不改,那样就是僵化、封闭、保守。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如果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不仅会跟不上时代、做不好工作,而且会贻误时机、耽误工作。我们必须牢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永远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2020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