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原标题:热话题与冷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顾海良 吕 楠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分享到 :

●顾海良 ▲吕 楠

【编制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华民族追寻千年,中国共产党奋进百年。风雨如磐,决心似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哪些贡献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产生了怎样的世界性影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实现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成功跨越?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请您谈一谈,“小康社会”思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怎样的意义?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的重要思想,与“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发展等探索相连接,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战略,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源头。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是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科学阐释联系在一起的。1984年3月,邓小平提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思想,这里讲的“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邓小平提出的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新概念”,是以“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基本内涵的;“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到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是以中国经济的一定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定提高为主要手段和目的的,“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是其主要指标。

在1984年之前的五年间,邓小平多次使用“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水平”“小康的国家”等用语,表达“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意蕴。“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或“小康之家”成为中国老百姓对殷实、宽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新时期之初,邓小平立足现实国情,反思历史经验,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同“小康”这一富有中华传统文化意蕴而又包含着全新的时代意蕴的话语结合在一起,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同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为一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这无疑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富有活力而又最具特色的思想菁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起端。

自此之后,“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概念”,成为一个“政治目标”。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一“政治目标”旋即成为“三步走”战略的根本导向和主要依据。1987年4月,邓小平提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庄严承诺和历史使命。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提法的变化,标志着奋战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您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三步走”既是“小康社会”这一“政治目标”实施的战略构想,也是“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偕行的战略规划。1995年,我国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万亿元;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8美元。从总体上看,“三步走”的前两步已经基本实现。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宣布:“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18页。】“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成为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最显著的标识。

党的十五大还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91页。】“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与21世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相连接,接续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征程之中。

“小康社会”思想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着更为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体现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工作报告的主题之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2012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时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战略的升华。

▲您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全面”包含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我们应如何深入理解习近平对“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难在全面,也成在全面、胜在全面。党的十八大从建成“小康”的全面性上,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发展要求和目标。同时,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4页。】的新的发展要求和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目标”和根本课题。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习近平就提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78页。】

如何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在“明确政策导向”“针对发展难题”和“顺应人民意愿”上下功夫,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对“小康社会”思想作出了重要发展。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习近平对“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4页。】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习近平对“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发展。进入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难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羁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前沿性、颠覆性高新科技勃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局中开新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契机。

从历史、现实、未来的结合上,习近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有机地融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历史进程之中,深刻地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聚焦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谋划于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习近平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在这一奋斗过程中,砥砺前行、顽强奋进,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等。特别是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四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新的目标要求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偕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同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您认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作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是论衡的重要课题。十八大刚结束,习近平就代表党中央宣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习近平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根本内涵。

2016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高度,对“美好生活”的内涵作出新的阐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9页。】这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旨意。

与此同时,习近平从新时代“两个大局”的大势上,提出“发展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如果“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不注意调整关系,不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因此,“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5、830—831、831页。】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断增长,不仅对物质和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拓展和增长。也就是说,这些被概括为“美好生活”的需要,除了由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的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外,还包括由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的体现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各种需要。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在总体上尽管有了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来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变得愈加突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和追求的主要制约因素。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处理和解决好这一矛盾,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也成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应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际,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得到人民的认可、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正如您所说,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角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目标上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征。这与我们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其实,在“小康社会”提出之初,就不是以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为尺度的,而是涵盖综合性的、全面性的发展指标。1983年2月,邓小平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视察时就提出,“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是一个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这次视察归来,他以苏州为例,对他设想的“小康水平”作出六个方面的概述,涵盖了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均衡问题,教育及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发展问题,人们精神面貌变化和社会安全问题等。“小康社会”是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的概括,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有全面发展的规划,要有充分而系统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8页。】“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全面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问题却变得突出了,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要使“小康”和“全面”同在、“平衡”和“充分”俱得,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2015年,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习近平就提出,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着力,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74页。】的发展思路。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成为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您如何看待脱贫攻坚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根本上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广大农村贫困人群能否与全国人民同步地走向“小康社会”的大问题。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到了时候我们说还实现不了,再干几年。也不能到了时候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果是那样,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也必然会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4页。】打赢脱贫攻坚战,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根本标识。

我国脱贫攻坚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突出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突出开发式内源式扶贫。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不仅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总体思路,还系统地提出了“六个精准”的具体的工作要求,即要求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同时,他还总结了“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即明确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路径。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定型、丰富发展,推动我国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资源使用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找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脱贫途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切实解决了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成就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最具特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习近平还提出了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要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现有承受能力,有利于加快补上贫困地区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短板,也有利于逐步缩小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确保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脱贫攻坚中,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形成脱贫攻坚的持久的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经过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七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群众吃、穿“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跑好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论中,提出过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思想。请您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作出了哪些贡献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91年,恩格斯在为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单行本撰写的“导言”中谈道:“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当代的阶级差别将消失;而且在这个制度之下——也许在经过一个短暂的、有些艰苦的、但无论如何在道义上很有益的过渡时期以后——,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现在工人们正日益坚决地为实现这个新的社会制度而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09年版第709—710页。】

在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到,他设想未来“新的社会制度”的实现,是有可能“经过一个短暂的、有些艰苦的、但无论如何在道义上很有益的过渡时期”。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类似于这样的“过渡时期”,准确地说,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艰苦”是其中的显著特征之一,但“新的社会制度”在这一时期的优越性也会愈加显著地得到呈现,这就是它能“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能“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社会得到全面的建设和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即“人人也都将同等地”发展,又有能逐步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从生活资料到享受资料,再到发展资料的过程,体现了对“美好生活”不断地逐步实现的过程。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对恩格斯这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实现。

“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的两个“全面性”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实际上也是马克思理解的“美好生活”的意境。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做对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发展过程本身被设定为并且被意识到是这个过程的前提。但是,要达到这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不是使一定的生产条件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2009年版第172页。】两个“全面性”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目标之中,推进“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则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探索中强调,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生产要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物质要素,使得“个性无论在生产上和消费上都是全面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2009年版第69页。】。个性在生产上的全面性,表现为人在劳动中已形成严格的纪律和普遍的勤劳,人在劳动过程中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代人从事的劳动,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不断发展和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个性在消费上的全面性,表现为由人的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人的享用、天赋和才能,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2009年版第137页。】马克思对个性的生产和消费的“全面性”的论述,极大地拓展了“美好生活”的思想的和现实的境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内涵。

在马克思的“美好生活”的意境中,“一方面,社会的个人的需要将成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2009年版第200页。】。在以所有的人的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中,自由时间的创造和自由时间的支配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自由时间的创造,将为所有的人的全面发展,“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从而“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2009年版第197页。】只有在这时,增加的自由时间才能真正地成为个人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又能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进而推动自由时间的进一步的创造和发展。马克思把自由时间的创造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全面提升的内涵。在人类历史上,自由时间的产生,是人类摆脱自身的动物性生存的一个巨大的飞跃;自由时间的创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文明“全面提升”的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集中体现,您认为这一过程产生了怎样的世界性影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集中体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深刻意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显著成就之一,就是从根本上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2015年,习近平就曾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4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着力于脱贫攻坚战,扶贫规模之广、脱贫力度之深、减贫成效之大,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8年,习近平在谈到脱贫攻坚战具有的“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意义时,从“制度成果”的意义上,概括了四个方面的世界性的意义:

一是“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48页。】。全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5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达到70%左右。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7年底的3.1%,下降了7.1个百分点。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是1994—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期间年均脱贫人数639万的2.14倍,是2001—2010年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实施期间年均脱贫人数673万的2.04倍,也打破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脱贫人数逐年递减的格局。

二是“促进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49页。】。在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路径上,着力加强产业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一系列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同时,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等,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基础条件,改变了贫困地区整体面貌。通过组织开展贫困识别和贫困退出、扶贫项目实施,提高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构筑了全社会扶贫强大合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49页。】。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这些活动既有力推动了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又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四是“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51页。】。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这个制度体系中,根本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增强责任,强化落实。

习近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脱贫攻坚这四个方面“制度成果”的概述,深刻揭示了贫困发生的根源性问题和有效治理的规律性认识,既是新时代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基本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有成效地开展反贫困工作、全球有成效地推进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即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您如何理解“两个一百年”之间的内在逻辑?特别是“十四五”开局的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成功跨越?

●“小康社会”开始提出时,就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后,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的历史进程中赓续,也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跃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在战略安排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是今年5月份以来习近平在对经济形势分析中几次提到的重要思想,也是习近平对新发展阶段的辩证的全面的战略思维的新阐释。这一战略思维的核心要义就在于,深刻认识第二个一百年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提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导意识,增强辩证分析能力和总体意识,把握经济过程及其基本趋势,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斗争,着力于“育新机”“开新局”,在“两个一百年”交替的节点上,交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合格答卷”。

从“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趋势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恩格斯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恩格斯在对事物“过程”的阐释中,十分注重明晰事物变化过程的“种种表面的偶然性”,高度重视厘清看似“暂时的倒退”中蕴涵的“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的内在机理和本质规定。从“过程”分析中提升机遇意识、把握发展大势。我国发展正处在“两个一百年”交替的关键节点,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根本改变、而百年未有之“变局”显著呈现的未来走势中,要谋划发展的“新机”和“新局”,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

[作者单位:顾海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楠,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