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研究

作者:齐卫平    发布时间:2020-11-10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分享到 :

[内容提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把国家治理纳入现代化的视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一个重大成果。习近平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义重大。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理论依据,把人民立场贯穿于治国理政各领域各环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思想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关键一着,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指导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国家治理现代化 治理效能 人民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体系和能力两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部署。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理论观点、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指导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理论观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目标集中于现代化建设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作为党的使命话语表述一直没有变化过。把国家治理纳入现代化的视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一个重大成果。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自己的道路

人类历史上,现代化的萌发表现为变革传统社会的革命,因此它是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概念。关于现代化从何时开始,学者们有不同看法,有的以欧洲文艺复兴为起点,有的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有的则把英美法等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作为现代化开始的标志。这些观点从不同视角考量现代化,各有其依据,但都难以全面反映现代化这个概念的丰富涵义。从19世纪后200多年的历史看,当时代深刻变动和社会快速发展时,人们关于现代化的认知不断更新,思想在超越中加深,理论在飞跃中丰满。

当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怎样正确地选择发展道路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人们的思想往往习惯受先发事例的束缚,把现代化成功的国家作为模板而固化成为思维定势,以为搞现代化只有“华山一条路”。借鉴别国经验是必要的,但现代化不是像刻模子那样可以普遍套用的,各国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制度差异决定着搞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从迄今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的国家看,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各自走的路并不相同,如“东亚四小龙”与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差异就十分明显。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都证明,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现代化模式,实现现代化没有普遍适用的道路。

习近平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0—21页。】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搞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没有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没有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既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党认识到,中国搞现代化只能走自己的路,必须深刻吸取世界上一些国家照搬别国模式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教训,决不能因道路选择不当而犯颠覆性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找到的一条实现现代化的可行、有效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40多年,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辉煌事业证明了中国正在一步步接近现代化目标。“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把道路选择作为关键问题加以突出强调,是习近平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聚焦体系和能力两个重点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执政意味着肩负全面领导国家建设的使命,从它掌握全国政权起,治国理政全部实践就是国家治理的历史过程。然而,把国家治理作为一个重大命题加以揭示,并与国家现代化挂上钩,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实践的一个重要成果。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71页。】这里强调的“首次”有两个涵义:其一,此前,党中央规范使用的提法是“国家管理”,第一次形成“国家治理”新概念,“治理”比“管理”更能表明现代化的需要,在治国理政的主体结构、体制机制、运行方式、实践布局等方面都体现了现代化要求。其二,“首次”的意义还表现为治理与制度的有机连接。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总目标由两句话构成,不能只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讲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就事论事,必须把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

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治理构成现代化系统工程方方面面的实施架构。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论述既着眼全局的顶层设计,又突出纲举目张的重点问题,从体系和能力两个方面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他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48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虽然有紧密联系,但又不是一码事,不是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自然而然就越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建构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体系和能力来驱动,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以国家治理能力来保证,国家治理能力首先体现在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上。由此而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纲”的地位。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目标,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对这个目标作出了一个明确定位,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前面有一个“社会主义”的限定词。无论是原先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继而形成的“全面小康社会”,还是现在确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目标的灵魂就是社会主义。

国家治理进入现代化的范围,是我们党认知现代化的一个思想飞跃。相比以往的认识,它的重大突破在于超越了线性思维的局限,不再停留在某些方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个综合性概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现代化都包含其中,军事、科技、国防、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有的研究者把国家治理现代化视为“第五个现代化”,这是不准确的。现代化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但不是一个个现代化的叠加,也没有先后次序排列的划分。“四个现代化”只是特定历史阶段提出的奋斗目标,现代化的整体性要求国家治理的综合性,现代化不可能在某个方面单独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综合性,要求必须筑牢根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提供支撑。

习近平指出:“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8页。】,“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这从根本上揭示了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树立起灵魂。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根,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失去了立足之基。作为本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是国家治理的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凭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8页。】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观点,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19页。】长期以来,受冷战时代的环境影响和思维支配,国家间竞争被蒙上意识形态斗争色彩,“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的重要观点跳出了冷战思维,把制度竞争的意义聚焦在国家治理的效能上,显示了制度竞争在现代化建设优势比较中具有的特殊价值。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法治建设为路径

以制度为保障是规范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在各种类型的制度中,宪法和法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被列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构成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格局,使法治建设成为国家治理制度化的重要路径。

现代化与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孪生物。古代国家(包括中国)虽然也有一些法制条文,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法治有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废除旧法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过曲折探索,加深了对依法治国问题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法治取代人治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4页。】习近平这个重要观点告诫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也是法治和人治问题的解决过程,法治中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指向。

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7、4、12、114、33、63页。】这一系列重要观点,深刻揭示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制度的功能在于实践,检验制度是否得到执行的标准是国家治理有没有产生效能。制度体系构成国家治理体系,制度执行反映国家治理能力。建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首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能各自分离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提出治理能力建设的要求,国家治理能力对应国家制度执行力的要求,两者形成动态的统一发展,最终体现在国家治理效能上。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制度的杠杆作用,必须着力制度实践功能的效率产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是理论逻辑演绎出来的结论,而是实践逻辑证明的事实。世界各国所有制度设计都以实现其功能为前提,各自形成的制度安排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竞争归根到底是国家治理效能高低的比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页。】这两大奇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事实证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治理效能方面的优势。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坚持好、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又要完善好、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4页。】一方面,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优势。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完备、稳定、管用的制度体系,“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另一方面,要从解决国家治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论述还有很多,以上梳理的只是其中一些需要深刻把握的重要观点,有助于加深领会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的深刻涵义。从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实践看,这个重大命题的显著意义不在于“首次”提出,而在于它体现了对世界潮流的深刻洞察,以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视野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课题,是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标志性理论成果。

二、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坚持的人民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我们党群众路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把人民立场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之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部署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奋斗任务,都体现着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7页。】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贯穿着鲜明的人民立场。

(一)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国家治理现代化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履职宣示,强调推进现代化建设是为了“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73、79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指出,要把这个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3—214页。】他提出,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坚决反对以危害和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片面追求发展。习近平指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3页。】他强调,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73页。】“人民”是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高频率词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

(二)强调中国土壤的立足基点,阐明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以人民为力量来源

迈进现代化是历史大势,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建设现代化国家,多样化的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治理样式。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呈现,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19、121页。】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证明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基在人民,动能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国家治理现代化立足中国的土壤就要根植人民的实践。习近平指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十三亿人民的力量” ,我们党的执政成效、治理国家的水平要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54、698页。】把人民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力量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中对人民立场的坚守。

(三)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要求,阐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汲取人民智慧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政党的建设任务,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59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都是通过创新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勇于创新的时代新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格局,创造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新场域。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实践,要求我们党发扬创新精神、强化创新理念、形成创新举措。创新需要智慧,智慧来自人民。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延绵中代代传承的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建设国家的丰富经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从人民中汲取智慧。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6页。】

(四)揭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期待的责任担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历史接续中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在时代变换中坚守。党的十九大以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为全党指明了砥砺奋进的方向。“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3页。】肩负这样伟大的历史使命,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围绕满足人民期待形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着眼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求、所盼树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导向,把使命要求变成实干精神,把责任担当落到现实作为。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努力取得解决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显著效果。面对人民新期待,既要厚植发展优势,又要找软肋、补短板,“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54页。】习近平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进一步实现社会公正公平,不仅要做大“蛋糕”而且要分好“蛋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思想,都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群众关切。这些重要思想把满足人民期待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连接点,使坚持人民立场成为贯穿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主轴。

三、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丰富思想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体现了党在政治上理论上的高度成熟、高度自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页。】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括为“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的内容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其中很多思想都体现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不可分隔的关系,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丰富内容有机地融入新时代思想体系之中。

(二)第一次对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了全面总结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共产党全面执政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历史并不长,长期以来缺乏深刻的理论思考。习近平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48页。】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苏联共产党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严重错误。我们党在全面执政后不断探索如何治理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的过程中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重大成果。4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力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事实证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说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习近平既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进行思考,又从我们党的历史探索进行总结,第一次提出和系统论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为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增添了崭新内容。

(三)丰富了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知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目标追求。现代化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和纲领中是十分明确的。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页。】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再次重申了建设工业化国家的目标。他指出,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0页。】。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提出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届党中央为实现现代化接续奋斗,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都把现代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党中央的现代化思想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工业化,到聚焦“四个现代化”,再到后来提出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认识逐渐丰满。习近平进一步把国家治理纳入现代化的认知范围,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标志着我们党的现代化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话语霸权

从发生学意义上说,现代化缘于工业化,西方资本主义最早开始现代化。但是,现代化作为人们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不能与资本主义制度实践等同起来。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只是代表成功的个例,它们的模式不能因此而成为非此不可的圭臬。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认定现代化,戴着有色眼镜对世界各国进行挑剔性的审视,凡是不合乎他们意愿和标准的就肆意压制、打击、颠覆,形成现代化的话语霸权。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时间上晚于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是后起步的追赶者。然而,事物发展中落后赶超先进是常见的现象,不足为奇。苏联、东欧一些国家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许多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事实。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电子通讯、航天技术等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赶超的跨越,现代化的落后局面得到了极大改变。习近平指出: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不存在世界统一的标准化模式,照搬别国的模式必然会遭遇失败。中国搞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这就明确揭示了现代化决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话语表达,以丰富的思想对西方国家现代化话语霸权作出了有力的回击。

(五)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了实践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发展,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通过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建设任务,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了具体安排。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要完善什么、防止什么的问题,是思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成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推进发展的战略定力,必须坚决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必须以实现现代化的高度自信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必须通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全世界证明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成功。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指导党和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征程上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