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先锋

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作者:李树泉    发布时间:2020-11-10   
分享到 :

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谒中朝友谊塔时,饱含深情地说:志愿军烈士名册和纪念厅内巨幅绘画中,有中国人民都很熟悉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志愿军英烈的名字和形象,他们的英雄事迹在中国妇孺皆知。

罗盛教,原名罗雨成,1931年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年仅18岁的他,怀抱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翌年被调入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当文书,随即参加湘西剿匪斗争。

朝鲜战争爆发后,罗盛教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1年随部队奔赴朝鲜。在朝鲜前线,他目睹了美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激起了他对侵略者彻骨的仇恨和对朝鲜人民深切的同情,与此同时,他还与驻地附近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1951年7月,罗盛教所在部队进入临津江以东的驿谷川一带活动。一天,村里的自卫队员擒住一名特务,大家聚集在一起庆祝,却由此暴露了目标。几架敌机很快飞来,轮番向欢庆人群进行轰炸扫射,住在部队驻地附近的安大娘家也被敌机炸燃。此时,部队的其他同志都在阵地上执行任务,只有罗盛教一人留守。听到爆炸声后,他不顾个人安危,一个箭步冲进安大娘家,救出了老人和她的孙子,自己却被烧成重伤。

1952年1月2日,在罗盛教部队驻地附近,当地少年崔莹在冰河上滑冰时,不慎压碎冰面跌进近3米深的冰窟。正在冰河上练习投弹技术的罗盛教听到呼救声后,边跑边脱下棉衣,二话没说便纵身跳入冰窟施救,反复几次将少年推出冰面,无奈冰层太薄,几次营救均以失败告终。见此情形,罗盛教毫不气馁,而是深吸一口气,再一次潜入水中。最终,他使尽全身力气,用头成功将崔莹顶出冰面,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而壮烈牺牲。

找到罗盛教的遗体后,村民们按照朝鲜当地最高葬礼规格将他安葬,还在他牺牲处立起一块木牌,上书:“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朝鲜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罗盛教,将崔莹的家乡石田里村改名为“罗盛教村”,将他牺牲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将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并修建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

罗盛教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在中朝人民中传开。1952年,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级爱民模范”荣誉称号,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金日成主席为其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在罗盛教舍己救人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队伍里涌现出一大批罗盛教式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中朝两国人民中广为传诵并流传至今。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