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海内外发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19   
分享到 :

品读感人故事 感受精神风范

——《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新书首发式暨“志同道合 命运与共”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2021-08-0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作者:单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英文版新书,日前由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面向海内外出版发行。7月23日,中国外文局、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共同举办了《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新书首发式暨“志同道合 命运与共”研讨会。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局长吴旭、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Danilo Türk)和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以及来自俄罗斯、古巴、巴基斯坦、越南、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新西兰、巴西等多国友人以现场或线上方式出席活动。

图为杜占元、吴旭、陆彩荣、海伦·斯诺的侄子艾瑞克·福斯特(Eric Foster)共同为新书揭幕

首发式上,外文出版社还与罗马尼亚、土耳其、印度、老挝、斯里兰卡等国外出版机构签订了该书合作出版协议。以下为参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

我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不会忘记有这样一群伟大的海外挚友,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建立了命运与共、历久弥坚的伟大友谊,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正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每位朋友。中国外文局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国际传播机构出版此书,情谊更显深厚,意义更加特殊。通过本书的出版,向那些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事业作出不朽贡献的国际友人表达崇高敬意。

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局长吴旭: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出版这样一本重磅图书,深情回顾国际友人与我们党并肩战斗、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他们身上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气魄,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进军。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秉持开放理念,与全世界分享发展机遇,欢迎更多海外友人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为实现包含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动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更大力量。书以载道、文以化人。我们期盼国内外有识之士和出版机构能够继续深入挖掘、广泛收集海外友人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故事,共同续写下一个百年的志同道合新篇章。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得到了特别多的海外仁人志士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来自各个国家、地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或年轻或年迈,他们很多人来了就不曾离开,他们都将中国视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和心灵家园。我们出版这本书,讲述他们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事迹,正是为了表达对他们深深的感激之情。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Danilo Türk):

100年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中国人民的毅力、力量与智慧的有力证明。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中国取得了尤为瞩目的成就。中国消除了极端贫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的发展奇迹?我认为,可归纳为以下12项原则:1.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2.打破意识形态藩篱,将经济社会发展置于优先地位。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采取分级管理。5.优先实行重点人员选拔、培训、监督与考核。6.重视征求党内党外的专家意见。7.重视征求群众意见。8.制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持续监督、不断完善的短期政策,以及需要长期承诺、保障的政策。9.新政策实施与出台前试点试验。10.利用产业规划和国有资本实现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11.通过反腐败机构实现政府机构间的相互制衡。12.愿意承认并纠正自身错误。

巴基斯坦参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Mushahid Hussain Sayed):

我们祝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功,不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8亿人脱贫,还为发展中国家呈现了一种新的模式、新的选择,即按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理念,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二级巡视员戴建军:

国际友人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友谊是党和国家事业“得道多助”的最好注脚。今日的北京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我们的事业一如既往需要与海内外的各界朋友们携手并进、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互鉴。曾经的我们命运与共,未来的前途紧密相连。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

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故事和新时代中国故事,需要形成国际大合唱,需要构筑国际传播统一战线,需要更多的国际友人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教授、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文勇(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 ):

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中国始终以友好、尊重、相互欣赏的态度,欢迎愿意与中国展开对话的外国朋友。我们很多外国人都愿意向中国学习,也愿意同中国分享我们自己的经验。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y Tavrovsky):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和世界治理的新标准。中国共产党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们非常清楚,引进的理念和模式必须因地制宜。中国不会强迫其他机构和国家复制中国的成功模式。

古巴驻华大使馆一秘 威廉·席尔瓦·瓦尔迪维亚(William Silva Valdivia):

这一百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具有强大领导能力的政党。从中央到各级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九千多万人,他们团结、带领着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为实现中国制定的战略目标不断努力。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美籍教授潘维廉 (William N.Brown):

中国梦是这些“志”与“道”的具体体现:所有的人都梦想着他们的家人和孩子能够享有平静且小康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钦佩中国能够在70年的时间里,持之以恒地努力解决贫困问题——并且不仅仅是国内的贫困,还努力帮助其他贫困国家。我要感谢中国,让我有机会目睹中国梦的实现。我希望这一梦想也能成为世界的梦想。让所有人都能享有和平和小康的生活。

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荣大伟(Dave Bromwich):

没有人民的支持,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事业只会陷于停滞。在不断扩大的解放区,中国共产党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拿东西就付钱并且尊重群众,这已经初步显示出了中国未来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成功模式。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José Luis Centella Gomez):

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人民深化合作和友谊,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西班牙共产党将响应号召,进一步改善中西关系,造福两国人民。我们在此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视“一带一路”倡议为机遇,以此通往一个更加团结、和平、公正的世界。

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越共中央党校)新闻与宣传学院胡志明思想系主任允氏九:

越南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越南人民和中国人民,拥有深厚坚定的革命友谊,越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新时期,让我们一起把这一坚不可摧的友谊传承和发扬下去!

中国外文局外国专家大卫·弗格森(David Ferguson):

当前,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的双边关系正经历困难时期。现状使我们不禁想到多年前,许多外国名人非常高兴以“中国之友”自称,而这本书讲述了其中的原因。我们这些至今仍愿做中国朋友的外国人,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我们并不孤独。

埃德加·斯诺家族代表、艾瑞克·福斯特(Eric Foster):

出于对中国的友谊与热爱,埃德加·斯诺历尽艰险,访问了红色根据地,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过去的历史,热爱中国。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柯马凯(Michael Crook):

我亲眼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建设和飞速发展,中国共产党非常了不起。要想发展社会经济,首先需要和平的环境。我觉得中国共产党最了不起的就是把一个战火纷飞的中国,顺利地建设成一个和平的新中国并能够使它继续发展。

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加中关系的纽带与桥梁,我希望我们能够跟随白求恩医生的脚步,深化加中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图为签约仪式

(来源:外文出版社)

品读感人故事,感受精神风范——写在《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出版之时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2021-08-04

作者:单伟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历经艰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光辉篇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是正义的事业,不仅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不仅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有无数的国际友人,怀着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为支持和帮助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有的国际友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心中。

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00年来,国际友人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热情、无私地帮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过程中,国际友人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书选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用紧凑的篇幅描述他们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们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事迹,以表达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感激,激励更多的国际友人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国际友人,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曾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和纪念之情。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大庆祝和纪念活动中对他们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和纪念;中国人民在国际友人生日时对其祝福、逝世时对其哀悼、诞辰日时举行纪念活动;还为外国友人设立颁发了各种荣誉奖章等等。

为确保人选的代表性、权威性、严肃性,本书注重选择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长期坚持对中国友好,和中国共产党积极合作,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选择时注重其具有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注重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等。

品读国际友人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风范,从特定视角感受百年党史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中外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外文出版社)

中国一直吸引着思想进步的国际友人

——读《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有感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2021-08-04

作者:伊谷然(Ian Goodrum)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多数外国人眼中,中国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在外国人看来,整个中国都把外国人拒之门外,即使有人设法来到中国,也会受到极大怀疑。

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甚至早在1949年前,已经有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其中很多人投身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这些勇敢先驱者的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但其他国家的人们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这些外国人,当时冒着极大的风险,来追随东方红星发出的光芒。

《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一书从不同视角,以这些外国友人的故事,来回顾他们在中国的历史,并对他们在诸多领域的贡献作出客观的评价。

其中有些人,如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献出了生命,他的名字在中国之外也可谓家喻户晓。但有名与否并不是本书选择人物的标准。实际上,作者从各个领域选择人物、挑选故事,试图更加全面地展示当时的真实情况。

从地理位置来看,除南极洲外,每个大洲都有代表人物入选。与那些只专注于北美或欧洲来华友人的书不同,本书还讲述了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和乌拉圭共产党员比森特·罗维塔的故事,使得本书涵盖范围更广。我本人尤其喜欢比森特·罗维塔的故事,他长期在拉丁美洲出版毛泽东思想著作和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书籍,但很多中国人和乌拉圭人并不知道他的贡献。中苏关系恶化后,比森特·罗维塔很难为这些书找到发行渠道,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一点非常可贵。

从历史时期来看,本书在选取人物方面也没有拘泥于某一时期。开头确实有不短的篇幅介绍中国早期革命时期来华的外国人,他们的经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篇目介绍1949年后来华的外国人,这一点充分说明,中国一直吸引着思想进步的国际友人。在革命战争时期来华的外国友人,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生命危险,这一点不容否认。但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和平年代来华的外国人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书中介绍了一些更有名望的人物,如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和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同时也讲述了普通人的故事,如比森特·罗维塔和印度医生柯棣华。这表明对华友好并不需要一个人有权有势,只要努力投入和认真工作,任何人都可以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

懂得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担心自己无法和书中描写的崇高人物相比,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小小贡献无法与这些伟人的牺牲相提并论而感到卑微。的确,他们的故事令人相形见绌,但同时也使我们充满希望,赋予我们力量,去作出更大的贡献。

即使在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时,仍有许多人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怀有偏见。如果来华外国人像书中的人物一样,能够来了解中国、了解带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就能继续前人的事业,尽最大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应当像斯诺、斯特朗、爱泼斯坦学习,向世界展现真实中国的方方面面,使世人不再被西方一些媒体蒙骗。

我们面对的挑战和这些前辈面临的生死考验不同。我们是会受到口头攻击,但不会面对子弹和轰炸。即便如此,即便当今中国不再处于一个被列强瓜分的时代,我们的使命仍然艰巨。今天的世界正遭受着一场又一场危机,冲突阴影时时 笼罩在头顶,这更使得和平与友谊显得弥足珍贵。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一书的重要性才不言而喻。感谢作者和出版方,我们何其幸运。

(作者:伊谷然(Ian Goodrum),《中国日报》记者,美国共产党党员)

(来源:外文出版社)

他们的理想叫“中国”

——读《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有感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2021-08-04

作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

对我来说,中国,尤其是北京,是我生命中许多阶段的“家”,那是我拥有丰富经历的地方,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京是“我心所向”的城市,当我回到那里,我感觉就像“在家”一样。我总想去北京,虽然我对我在意大利的家有少许想念之情,但我知道命运已经安排给了我——“北京”也是家。

在上个世纪,有一些外国人也选择留在中国,他们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帮助中国人民完成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许多外国人从事有利于革命的活动,证明了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国际根源。他们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反对国民党军队的懦弱,反对贫穷和疾病,向偏远的西北地区传递兄弟情谊,那是一些史诗般的故事。

他们不顾危险,常常蔑视死亡,选择了革命道路上的“家”。他们离开了在上海、天津和北京舒适的住所,想向世界证明这一历史性冒险的伟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以一种不寻常的敏锐意识到,毛泽东领导下的那些热情的革命者将成为未来中国的领袖,因此他们才是值得了解的人物。他的纪实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一跃成为畅销书,成为了当时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世界最强大的革命宣传工具。

另一位伟大的传播者是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一位把终身献给中国革命事业的波兰记者,也是极少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获得中国公民身份的外国人之一。

这些传播者,是一支由笔墨和纸张、男女记者和作家组成的“战斗巡逻队”。在创作中,他们的意识形态得到了提升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一场席卷中国的精神革命,直到20多年后,他们所信赖的中国共产党终于取得了胜利。

有一些外国人在帮助中国度过革命和内战的艰难岁月后,仍然选择了中国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尽管那个时期的中国仍然处在艰难岁月中。“远道而来的朋友”,总是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度的敬重。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向他们中的每个人致敬。这是决不能被忽视和忘记的历史。年轻一代,不仅仅是中国人,应该感谢那些将自己的一生慷慨奉献给了理想的外国友人,他们的理想叫“中国”。

(作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意大利汉学家、作家、记者、摄影师)

(来源:外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