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张神根    发布时间:2021-09-22    来源:党的文献
分享到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回顾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21年版,第 13页。)这一重要论述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中国革命不会成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登上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我们党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1938年 10月,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毛泽东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534页。)的命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

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 7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78页。)。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 3页。)。江泽民提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实现与时俱进的要求”(《江泽民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 327页。)。胡锦涛提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胡锦涛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 2016年版,第 5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人民日报》2018年 4月 25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人民日报》2018年 12月 19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重大命题,提出这个命题就需要很大勇气、面临巨大压力和考验,而形成优秀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就更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这一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丰硕成果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然而,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成为首要问题。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一度简单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从革命斗争的失误教训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 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长期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在此时刻,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世纪。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满足需要的程度。回顾过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个个重大理论成果,并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今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我院主责主业之一,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世界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领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精心谋划发展方向,努力打开工作新局面。

(作者张神根,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