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加强生态建设创造美好生活的百年征程

作者:曹前发    发布时间:2021-09-25   
分享到 :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革命战争年代,在革命根据地就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在带领人民卓有成效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顾百年党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同志,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从未停止,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与信心。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毛泽东说:“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1】他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强调农林牧要结合,重视综合利用。他提出绿化我们的国家仍然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追求的目标。

1.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对林业有着独特的感情。1919年9月,他认为林业问题可以作为要研究的实业问题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十分重视苏区的生态建设。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就把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新中国成立时,由于之前连年战争,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当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8.6%。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开始关注祖国的荒山荒地。有计划地绿化这些荒山荒地,从而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在此之前,1949年毛泽东主持制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提出“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2】的方针。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结论中指出:“我看特别是北方的荒山应当绿化,也完全可以绿化。”【3】12月21日,毛泽东在起草的《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指出:“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4】1956年3月,毛泽东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58年这一年,毛泽东对绿化问题更是高度关注。1月31日,他在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 “林业要计算覆盖面积,算出各省、各专区、各县的覆盖面积比例,作出森林覆盖面积规划。”【5】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农村、城市统统要园林化,好像一个个花园一样”。【6】1959年3月,毛泽东提出实行大地园林化。6月22日,毛泽东同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谈话时说:“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7】这是对林业作用的最高概括。1966年,毛泽东提出:一切能够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树造林,逐步绿化我们的国家,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2.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四次视察黄河,多次询问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他了解到水少沙多的黄河治理仅仅依靠几个大水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有整个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配合。他对长江三峡工程的顾虑之一也是泥沙淤积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水库本身的工程技术措施外,还要有水库以上流域面积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大泉山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的永定河上游,多是不长“山柴蒿草”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经过治理,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变了大泉山的荒凉面貌。毛泽东看了这个典型材料后,十分高兴地写道:“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并强调“要全面规划,要加强领导”。【8】此时,毛泽东关注水土流失问题,可谓高瞻远瞩。

3.坚持农林牧结合

毛泽东重视林业,但他一直强调农林牧要结合,表现出一位政治家的战略眼光。1958年11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林牧要结合。你要搞牧业,就必须要搞林业,因为你要搞牧场。”【9】1959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给吴冷西的信中指出:“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10】

4.重视综合利用

1960年4月13日,毛泽东同李富春、李先念等谈话时指出:“各部门都要搞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要充分利用各种废物,如废水、废液、废气。”【11】他还风趣地说道:“实际都不废,好像打麻将,上家不要,下家就要。”【12】1965年10月12日,毛泽东主持中央工作会议第二次会议。他在会上说:“讲综合利用,结果年年不搞综合利用。炼焦要综合利用,火车上烧煤,百分之九十几都没有利用,这个煤炭的热能只利用了百分之几。”【13】在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综合利用,化废为宝”的思想是十分宝贵的。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强调绿化祖国、造福万代,决策上马三北工程。江泽民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中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保护环境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高度关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相和谐能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1.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邓小平一直强调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70年代初期,邓小平就清醒地看到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强调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处理废水、废气、废渣这“三废”。1978年9月,邓小平在唐山考察工作时指出:“现代化的城市要合理布局,一环扣一环,同时要解决好污染问题。废水、废气污染环境,也反映管理水平。”【14】

2.绿化祖国,造福万代

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事业,不仅积极倡导,而且率先垂范,有力推动了一场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979年1月6日,邓小平指出:“北京要搞好环境,种草种树,绿化街道,管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15】1983年3月12日,邓小平到北京十三陵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时对中直机关干部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6】植树造林,百年为期,反映出邓小平长远的战略眼光。1991年3月4日,邓小平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十周年题词:“绿化祖国,造福万代。”邓小平带头植树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由此,在中华大地上推动了一场全民义务植树的绿色革命。

3.建设三北工程,共筑美好家园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危机,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1978年,邓小平在《关于在我国北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带的建议》上做出重要批示,从此拉开了三北工程建设的序幕。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这项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预计历时70年,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横贯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13个省、市和自治区的551个县,全长8000公里,宽400至700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4%。三北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伟大创举,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在三北工程建设10周年之际,邓小平为三北工程写下了“绿色长城”的题词。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早在1994年2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参加《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部分国外代表时就指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协调发展的问题,注意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很难可持续地发展下去的。”“中国政府有决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7】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问题。一年后,他又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1995年9月28日,他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8】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这里,我还要强调,要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经过长期努力,使我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总之,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从应付世界上的突发事件考虑,从子孙后代考虑,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5.保护环境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就十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他在党的十四大上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20】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1994年9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访问乌克兰期间接受乌克兰记者联合采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我一直强调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为此,我国已经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和规定”,“我认为,对世界环境污染负有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多作一点贡献。这种贡献有益于他人,最终也有益于自己。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上帝如果听到我这番话,也一定会认为我讲的是对的”。【21】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1996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他强调:“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方面的工作要继续加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2】

6.西部地区生态状况关系到全国生态安全

江泽民同志十分关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1996年9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长远看,这些地区必须大搞造林种草,增加植被,涵养水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不然就永远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境地。要把造林种草、绿化荒山作为利在当代、恩泽子孙的伟大事业,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干下去”【23】。1997年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一则批示中强调,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从战略高度考虑,指出西部地区生态状况关系到全国生态安全。强调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地抓好。随后,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有关地区认真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效。

7.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相和谐能力

21世纪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而被提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强调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2008年10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24】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能力。党的十八大前夕,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5】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进一步号召全党:“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6】

8.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4年5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7】胡锦涛同志要求各地区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9.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胡锦涛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8】。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谆谆告诫全党:“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9】

三、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思想的深刻内容,充分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治国理政前所未有的高度。

1.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个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关系史。从世界历史看,破坏森林造成了一系列悲剧。从世界现实看,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曾先后走过“先污染后治理”这样一条老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传统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却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人们应该牢牢记取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习近平同志还善于从中国历史中总结教训,指出中国历史上也多有因滥砍乱伐森林而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30】,“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31】。习近平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谆谆告诫道:“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32】从中国现实看,必须尽快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短板。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33】习近平同志大声疾呼:“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3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把人类文明与生态建设紧密联系起来,阐明两者命运与共,兴衰相依。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认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5】习近平同志形象地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比喻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远见卓识源于切身实践,高瞻远瞩始自深入调研。习近平同志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深刻认识,来源于他长期以来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1985年,习近平同志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期间,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特别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主政福建宁德。他肯定: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习近平同志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的生态治理样本,折射出习近平同志清晰的生态理念。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习近平同志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恰似阵阵春风,从山村而来,往天下而去。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深情地说道:“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37】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重要论述,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8】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3.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39】他还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稳步扎实推进。如:“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40】在习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生态保护区内违建别墅的严肃查处,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4.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同志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强调在生态文明领域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为推动《巴黎协定》谈判取得成功,习近平同志与有关国家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并在开幕式上系统阐述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为谈判提供了重要政治指导。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向与会各国领导人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与实践,着重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普遍认可和赞誉。2016年是国际社会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之年,中美两国率先交存文书,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应对世界性难题上又携手迈出关键一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41】。“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42】他深情地展望道:“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奋斗征程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毛泽东开始,到习近平同志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4】,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加强生态建设、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征程。

注释

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6页。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9页。

3《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75页。

4《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09页。

5《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2页。

6《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7《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8《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9《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10《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1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73页。

12《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73页。

13曹前发:《毛泽东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6页。

1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86页。

1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66页。

16《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55页。

17《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1页。

18《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3页。

19《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20《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0页。

21《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66-167页。

22《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4页。

23《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4页。

24《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4页。

25《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10页。

26《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46页。

27《胡锦涛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83页。

28《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

29《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44页。

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8页。

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8页。

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8页。

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98-199页。

34《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64页。

35《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人民日报》2015年3月10日。

36袁亚平:《之江长风》,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4-5页。

37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3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9页。

3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10页。

4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0页。

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0页。

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6页。

4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6页。

4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9页。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年第38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