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在北京》系列微纪录片上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17   
分享到 :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同时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10月16日,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微纪录片《国际友人在北京》,即日起陆续通过北京新闻、北京时间融媒体平台推出,这也是北京史志宣传月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友人在北京》微纪录片共30集,每集5-7分钟,由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栏目制作。

西山“驼峰航线”开创者·法国医生贝熙叶

北京“国际友人”,在国际交往中凝聚友谊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 50周年纪念大会时说:“他们中有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的回信中说道:“艾黎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2019年3月20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中谈道:“马可·波罗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为一代代友好使者所追随。”

这些曾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国际友人,都曾在北京留下自己的光辉足迹。30集微纪录片《国际友人在北京》,选取30位为北京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国际友人,邀请30位研究者或后人,生动讲述他们与北京的友谊故事。

以史志为证,生动讲好国际友谊故事

2020年,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国际友人在北京》一书。时隔3年,微纪录片《国际友人在北京》以图书为选题基础,进行二度电视创作。

他们与北京广播电视台组建联合项目组,广泛搜集资料,深入遗址遗迹探访,充分挖掘档案、回忆录、历史书、地方志等佐证资料,以权威史料为重要依据,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确保史实准确。

同时邀请多位学术专家,如党史、方志、历史、国际传播、语言学、天文学等,涉及多个学术领域,深入讲述国际友人与北京的生动故事。同时项目组寻找国际友人的遗孀、后代,采访到了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阳早、寒春之子阳和平等人,动情讲述父辈的故事,让国际友谊长存。

走遍北京,描绘国际友谊的城市地图

漫步在妙应寺白塔下,倾听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塑像讲述着文化艺术的交流;登上东二环畔的古观象台,探索德国科学家汤若望的创造;走进中法大学,追寻法国学者铎尔孟的足迹;行走于西山林迈可小道,重温美国国际主义战士为八路军运送电台的感人事迹。

北京这座城市,留下了国际友人的足迹,节目组行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山林古寺,探寻他们留下的友谊印记,以绝美的镜头构建起一张北京国际友谊的城市地图。

北京为国际友人带来创作灵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长诗中的细节,就来自海淀区的桃峪观,西山丰富的物产、热闹的香会,都成为他灵感的来源。

北京凝聚着国际友人的心血。北京盲人学校的前身,是英国盲人教育家穆·威廉建立的瞽叟通文馆,也是中国最早的盲校。

北京也成为国际友人笔下、镜头下的记忆。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用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录元大都、卢沟桥;民国时期摄影师甘博,以3000余张北京的照片和社会学调查记录一个时代;当代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用影像记录下当代北京的发展变迁。

这些国际友人与北京城市的紧密联系,都生动地呈现在《国际友人在北京》之中。

南京大屠杀中保护25万民众的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

代代相传,国际友谊传承不息

曾经在南京大屠杀中保护25万民众的约翰·拉贝,也曾在北京生活,2023年是拉贝先生来京115周年。《国际友人在北京》微纪录片中,拉贝先生之孙托马斯·拉贝,回忆自己的祖父与中国、与北京的情缘,国际友谊世代相传。

2023年,斯洛文尼亚籍科学家刘松龄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被一比一3D复制,作为国礼赠送给斯洛文尼亚,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国际友人在北京》微纪录片记录下了这一动人的时刻,也让国际友人的情谊,跨越百年接续传递。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