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职能职责 强化资政研究

——四川省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奋力书写党史资政辅治新篇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24   
分享到 :

资政辅治,是党赋予史志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必须抓实抓牢的工作主线。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充分发挥资政育人主力军作用,始终坚持“不服输、敢争先”精气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倾力服务“1345”发展战略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部署,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信息咨询、研究成果和资政建议,奋力书写史志担当,着力彰显史志功能。

坚持高站位,着力构建资政辅治大格局。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自觉把史志工作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中去思考研究,主动聚焦职能优势,积极贡献史志力量。建强资政研究团队。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上门求贤等方式,吸纳全市70余名本土史志专家进入人才库,采取集中调研、小组研讨、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会议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政研究。确立专项研究课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殷殷嘱托,组建课题组,深度挖掘蜀道作为生态保护大道、文化传承大道、经贸交流大道等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推进“翠云廊古柏保护历史经验对加强干部正确政绩观教育的现实意义”等课题研究,完成《广元历史沿革》《广元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等课题,举办川陕甘毗邻市党史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承(协)办《蜀道大讲堂》史志文化专题宣讲8期。

坚持高品质,着力书写资政研究大文章。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抢抓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等重大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精品意识推动史志资政辅治研究。创新文化品牌夯实资政研究载体。充分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探索创新“一中心两走廊”文化建设,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史志文化中心和剑门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史志文化走廊,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面,建成具有广元特色的史志文化品牌。编纂精品著作做实资政研究传承。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编纂精品史志著作上下真功夫、硬功夫。市县(区)常年编纂《执政实录》《年鉴》,突出地方特色编纂出版《红色广元》《广元历史沿革及历史人物简明读本》《四川保宁府广元县志校注》《柏林沟古镇图志》《化林村志》《米仓山茶鉴》等地情读物、乡镇(村)志、特色志100余部,编纂《红四方面军从广元出发长征》《广元苏维埃》《广元改革开放口述史》《四川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广元卷)》等红色读本,奠定史志宣传基础。撰写资政文章丰富史志研究内容。聚焦“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主题深耕细研,精心撰写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资政文章。《借党史学习教育东风 实现“十四五”发展开门红》《广元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出实招见实效惠民生》分别在《半月谈》《政工论坛》发表。资政专报《川陕革命根据地妇女武装的历程、品质和启示》得到省委党史研究室高度肯定,《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古蜀道文化的建议》《古蜀道翠云廊:中国植树护树制度演变发展史》等研究文章在“方志四川”刊发,《关于加强蜀道古柏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关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融入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建议》获市委书记何树平肯定性批示并被采纳,其它多项史志工作专报获市、县主要领导批示。

坚持高效能,着力推进资政成果大转化。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把资政成果转化为推动广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积极建言,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推行市县(区)“1+7”史志一体化联动机制,组织市县(区)史志部门、史志专家紧紧围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等方面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成立蜀道文化研究院”“推动剑门关高级中学高质量发展”等35条意见建议被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加强蜀道翠云廊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决定》充分吸纳。丰富形式,为市县(区)活动开展提供智力服务。大力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企业、农村、社区、机关“五进”和史志“七进”,积极参与“百名”书画名家进剑阁、“千场”传统文艺演出进乡村、“万人”颂《蜀道难》“百千万”工程和“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总决赛颁奖晚会活动”、康辉《咬文嚼字》分享会等主题活动。提升效益,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活力源泉。先后建成2个国家级、7个省级、1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市级干部正确政绩观教育基地,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10个,全国红色经典景区5个,3条线路入选全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设计开发纪念章、红军服饰等纪念品近100个门类,精心组织红色夏(冬)令营、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文旅实践活动800余场次。

(四川省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党史和地方志事务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