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山凿渠成就“人间奇迹”

作者:谈思嘉    发布时间:2024-02-19   
分享到 :

红旗渠,一条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人工水渠,在20世纪70年代曾与南京长江大桥一起被周恩来自豪地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条“生命渠”不仅见证了林州人民战天斗地、开山引水的英雄壮举,更成为华夏儿女昂扬奋进、续写传奇的精神丰碑。

让太行山低头的“人工天河”

河南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自古以来饱受旱灾肆虐、水源枯竭的困扰,当地百姓生活苦难重重。20世纪60年代,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深感改造之迫切,决意劈山破壁,为民取水。他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性原则不允许我们眼睁睁看着地里旱着长不出庄稼、十几万父老乡亲翻山越岭找水吃而无动于衷。”于是,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县委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决定跨省调水,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改善林县的生活环境和用水问题。

巍峰峻岭难消豪气,险崖峭壁不减壮志,10万林县老百姓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不畏难、不畏险,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寒来暑往的辛劳开拓,最终靠自己的双手与毅力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数万血肉之躯胜似钢筋铁骨,以愚公移山之魄完成了近乎不可能的挑战,遇石凿石,遇山破山,硬生生在悬崖绝壁上留下一条“人工天河”,彻底将“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无奈与痛苦变成历史。

奔流不息的奋斗之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靠着过人的毅力、昂扬的斗志、紧密的组织与无私的奉献,林县人民苦战十载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他们的坚韧品质与奋斗气概凝结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是中华儿女百折不挠、独立自强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具体实践。

红旗渠工程启动后,由于时值困难时期,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在艰苦的环境下,广大林县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珍惜利用周围一切资源,自制工具、自造炸药、自寻水源,在最艰难的时候,不伸手、不空等,没向国家要过一石一米,全部就地取材。据统计,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建设总投资中,国家投资仅占14.94%,县、社、队自筹资金占85.06%。

修渠过程中,对林县人民来说,野菜水草是家常便饭,山洞石崖更是常规住处。但即便环境多么恶劣,条件何等艰苦,从党员干部到百姓群众,没有人为了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害怕退缩,全都以修渠为己任,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全然不考虑个人得失与自身益弊,人人都做好了与自然鏖战的准备,涌现了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共产党员任羊成,在红旗渠工程中担任除险队长,腰系绳索,凌空飞荡,冒着生命危险除去一块块险石。有一次不幸被落石砸在嘴上,击碎了三颗门牙,他忍痛吐掉碎牙,依然坚持战斗。在总干渠工地上,24岁的女共产党员李改云,在碎石滚落的危险时刻推开另一位女民工,自己却不幸被塌方埋住导致右腿粉碎性骨折终身残疾……这些鲜活的人物事迹是红旗渠精神的生动注脚,无不让人动容。

把青春热血镌刻在新时代的丰碑上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穿行于太行山腰的“幸福渠”依然在崇山峻岭中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生命之源,为林县的千家万户带来了充足物产与绿色生机,更是一条当之无愧永远闪耀的精神长河,引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畏苦难、勇敢追梦。

张买江是红旗渠最小的建设者之一。13岁父亲在修渠中牺牲,他便毅然决然学习父亲站上修渠最前线。作为年轻的亲历者,无论在修渠时还是在退休后都始终保持着先进本色,弘扬传播红旗渠精神,向各地游客讲述红旗渠的故事。其子张学义更是不负使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守护着祖辈以心血泪汗铸就的红旗渠。他说:“我父亲一直嘱托我,他修好渠了,我必须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用好水,为老百姓办实事。”红旗渠见证了三代人的赤诚与奋斗,流淌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无形的红旗渠精神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人们心中蜿蜒奔腾,在时代长河中永绽光芒。

2022年10月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新时代青年正处在奋勇争先、磨炼提升的大好年华,我们要传承父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与奋斗底色,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真正做到勇于超越、敢于争先,不断在新时代的丰碑上书写青年之热血篇章。

(来源:《党史信息报》2024年1月24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