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一曲伟人的青春之歌

——人性化、生活化、细节化诠释青年毛泽东

作者:赵 峰    发布时间:2024-02-27   
分享到 :

“一张遗憾”

仲夏夜,小院清幽,琴瑟和鸣。青年毛泽东一家,闻着稻香,伴着蛙鸣,望着放飞的孔明灯许愿,这是多么温馨幸福的一家。

杨开慧的愿望是和丈夫永远也不分开。说这话的时候,她的泪水晶莹剔透,止不住地默默流淌。当妻子落泪的时候,青年毛泽东需要克制,尽管他对妻子和孩子,充满了无尽的眷恋。地上,丈夫为妻子抚去脸颊上的泪水;天上,带着一家人愿望的孔明灯飞远,像是一轮在夜空里提前出现的中秋满月。这是电视剧《问苍茫》最后一集的收尾桥段,在剧中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此刻正热泪盈眶地看着。这时他不再克制,任凭不舍的情绪释放着。

“这场戏看似节奏舒缓,实则让人肝肠寸断;有时候,越想克制,越令人不能自已。”王仁君说这场戏里的隐喻很多。根据史料,一张杨开慧和两个孩子的合影被保存下来,那张本应是全家福的照片,却唯独不见毛泽东的身影。“当全家人看着孔明灯缓缓升起时,那一帧画面似乎定格了,那其实就是一张全家福。” 王仁君说。

《问苍茫》用剧作的方式,为青年毛泽东一家,乃至为所有中华儿女,弥补了“一张遗憾”。

永别的背影

仲夏夜不久,青年毛泽东前往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字幕显示:1927年8月,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别,未曾想到,这次分别成为永远。

接下来,在青年毛泽东渐行渐远的背影中,响起了用小提琴缓奏的陕北民歌《东方红》。“此情此景,没有人不会为此动容,那段缓慢的琴声,寄托着毛泽东与杨开慧和孩子们,彼此之间的深切不舍,也深深地寄托着我们对一代伟人的哀思。” 王仁君说。

这场戏中的毛泽东背影,让王仁君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他也是一个父亲,他和所有父亲一样,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为了四万万同胞的福祉,为了新中国,青年毛泽东为大家舍小家。“背影中,也藏着一个隐喻——早年安源矿工送给他的那把油伞,它象征着革命的使命和责任。”

当初送伞的时候,安源矿工对毛泽东说:你走的路,远。

的确,远到与爱人不能死生契阔。

封神的画卷

在毛泽东与妻儿分别之前,他已经与党内两位领路人有过分别:与陈独秀是“心别”,与李大钊是“身别心系”。

在中共五大会议上,作为中共中央候补代表和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坚决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应该成为我党日后工作的重点”,却被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强烈反对。

两相争执而相持不下之时,北京传来电报:守常先生牺牲了。这时一组闪回的、充满诗意的镜头,被弹幕大军一致评论为“封神的画卷”。画卷中,一辆上下颠簸左右摇晃的马车,疾驰在漫天的风雪中,李大钊驾车,毛泽东与陈独秀紧坐后方。

三人正慷慨激昂地朗诵着李大钊的万言文章《青春》。豪情激荡处,毛泽东一跃而起,他站在马车上,挥舞着左臂,挥斥着方遒。末了,马车遁去,天、地、雪一色中,只剩毛泽东一袭青衫的背影。他缓缓地回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也像在纪念着什么,更像在告别着什么。

升华的意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剧本中,毛泽东与陈、李二位师长,原本是一直坐在马车上,毛泽东一跃而起站在马车上的写照,并不在计划拍摄之列。

它甚至也不在王仁君的计划之列。没有准备,更不是设计,那是王仁君进入角色后的状态所决定的,属于下意识行为。在那一刻,胸中的纵横豪情驱使着他要站起来,没有所谓“想”的过程,犹如青年毛泽东看见橘子洲就要立即跳下去畅游一样,是一种发乎性情的本能动作。

然而这一有感而发的动作,其实面临着很大的风险。马车由简陋的木头做成,套在疾驰的黑马后面,人站在马车之上随时有可能摔下来。一旦摔下来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为王仁君捏了一把汗,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但这个动作所释放的能量,使整幅“画卷”的意境发生了微妙且重要的变化。

试想一下,如果三人始终都是坐在马车上,在意境上就要差去一截。该桥段其实是一场隐喻,预示着自此后,青年毛泽东将承担着“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和方针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历史使命,也表达了毛泽东思想的愈发先进,和革命斗争经验的日趋成熟。

而通过人性化、生活化、细节化的角度来诠释人物,也是《问苍茫》的重要特征。比如,毛泽东从安源煤矿回来,在家中和李立三等人商讨工人罢工事宜时,他用未去壳的花生标记行动地点。当杨开慧妈妈为众人端上午饭时,商讨被临时打断,这时毛泽东随手把尚未放下的花生,带壳扔进嘴里咀嚼。这样下意识的小动作,凸显着青年毛泽东的性格颗粒,“他是个诗人,性格中有着洒脱和不拘的一面。”

从心里长出来的台词

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和毛泽东诗词以及影像资料的研读观看,王仁君发现毛泽东说话的声调呈现出“越往后越向上走”的特点,并且在一些情形下极显劲道,极具震撼力。

比如,在为庞、黄两位牺牲同志举办的追悼会上,那一长段悼词被青年毛泽东说得振聋发聩,就连身上的长衫,都被震动得瑟瑟作响。在毛泽东向李达“三问”的戏份中,王仁君所要诠释的台词体量是惊人的,客观地说,很多人恐怕照着读也不免觉得蹩脚磕绊,更何况还需要在电光火石的节奏下。在与李达深谈后,毛泽东面对湘江,潇洒吟诵《沁园春?长沙》,堪称教科书级演绎,王仁君一气呵成的台词与其炯炯目光自然、生动地合成一体,让人有“心中有丘壑,词间显山河”之感。很多网友评论:“这台词绝对不是背下来的,而是从演员的心里长出来的。”

“《问苍茫》播出后,有些媒体从职场、创业的角度来解读,也很有意思。青年毛泽东擅于倾听,有强烈的人人平等意识;他愿意到疾苦的地方做深入调查后,再针对具体的问题给予解决办法;他高瞻远瞩、执行力强;他举重若轻,是时间管理大师;他能把散兵游勇整合成红军队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王仁君说自己饰演过很多经典人物,每一个人物他都热爱,但唯独对青年毛泽东,他不只是热爱,更是钦佩、敬仰和爱戴。

(来源:《党史信息报》2024年2月7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