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贛革命紀念館(江西篇)
發布時間:2012-10-18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湘贛革命紀念館
湘贛革命紀念館位於永新縣禾川鎮民主街盛家坪路14號。
湘贛革命根據地是在井岡山、湘東南、贛西南革命斗爭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塊重要紅色區域。為了弘揚湘贛革命根據地斗爭歷史,中共永新縣委、縣人民委員會於1959年10月1日籌建湘贛革命紀念館。1961年l0月l日對外展出第一個革命陳列。館址初設禾川鎮湘贛大道的湘贛紀念堂內,1965年遷盛家坪蕭家祠並建陳列大廳,郭沫若題寫館標。1967年更名為永新縣革命歷史紀念館,1979年恢復湘贛革命紀念館名稱。
1991年,在紀念湘贛革命根據地創建60周年之際,陳列館進行了全面改陳,採用玻璃木結構大通櫃並九宮格形式布展。陳列內容分四室三部分。第一室展出第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介紹湘贛革命根據地形成的基礎和歷史條件﹔第二、三室展出第二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反圍剿斗爭,重點介紹根據地的土地革命、文化經濟建設、紅6軍團的組建和反圍剿斗爭,是陳列的主要部分﹔第四室展出第三部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介紹紅軍主力突圍西征以后的邊界形勢和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情況。紀念館館藏比較豐富,除有數千件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革命文物以及史料外,還有數百件歷史文物,其中有毛澤東、譚震林、甘泗淇、張子清使用過的珍品,工農銀行造幣銅模,對花石、印刷板、成套貨幣,湘贛蘇區的郵政郵票、湘贛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報《紅色湘贛》,列寧學校的課本、風琴等珍貴文物。歷史文物有太平天國制造和使用過的銅炮,江畔古墓出土的青銅棺、玻璃器,元大德獸面五足鐵爐等。
湘贛革命紀念館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屬四合院式的館舍。2001年11月,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