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淞:從太行精神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歐陽淞    發布時間:2011-08-11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90年的光輝歷程。在90年的奮斗中,我們黨培育和鑄就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這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黨過去、現在、將來帶領人民開拓前進、不斷推進偉大事業發展的獨特政治優勢和不竭力量源泉。

太行精神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太行這片革命熱土上形成的偉大精神。在黨的領導下,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在艱苦的環境中,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突出貢獻,譜寫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光輝篇章,鑄就了“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百折不撓、艱苦奮斗,萬眾一心、敢於勝利,英勇斗爭、無私奉獻”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是黨的精神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色。

第一,太行精神是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滅亡中國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以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己任,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同凶殘的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殊死的斗爭,捍衛了神聖的民族利益。活躍在敵后戰場的成千上萬的八路軍、游擊隊指戰員和抗日民眾英勇戰斗,寧死不屈,大義凜然,左權、李林等一批八路軍將士和一大批根據地干部群眾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過程中,把最后一滴血洒在了太行山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一座座永恆的豐碑。

第二,太行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地區外部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瘋狂侵略,內部遇到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裡,面對敵人的掃蕩圍剿和旱災、蝗災、洪災等嚴重自然災害,黨積極組織軍民開展生產自救和互助運動。經過敵后根據地不屈不撓的軍事斗爭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山西和整個華北敵后根據地成為黨領導敵后抗戰的堅強堡壘,成為中國革命不斷取得勝利的前進基地。

第三,太行精神是為民族解放萬眾一心、敢於勝利的精神。黨和八路軍在山西和整個華北敵后根據地,堅持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不斷發展壯大北方民主力量。犧盟會、決死隊、游擊隊、國際友人、包括國民黨的進步力量,都成為黨領導下的抗日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黨和根據地政權賦予人民以充分的民主權利,在堅持抗日的同時注意改善民生,制定和實施政策時充分照顧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調動各階層人民的積極性,形成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局面。

第四,太行精神是為人民利益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在領導太行人民堅持抗戰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表現出先赴國難的犧牲精神、不屈不撓的斗爭氣概、勤奮工作和忘我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太行人民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源源不斷地提供了抗戰所需的大量糧食、彈藥等軍需物資。正是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太行根據地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敵后抗戰,實現了持續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今天,世情、國情、黨情已經和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我們黨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面臨著長期而又復雜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和外部環境考驗,同時面臨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和消極腐敗等危險。在這種形勢下,更需要我們繼承和弘揚包括太行精神在內的革命傳統精神,從黨的歷史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太行精神,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黨對人民對事業的無限忠誠﹔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太行精神,錘煉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品格,始終保持知難而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太行精神,堅守黨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太行精神,始終堅持執政為民的政治立場,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太行精神,以偉大的事業感召、培養、造就人才,始終保持黨的蓬勃活力。

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我們相信,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太行精神必將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世代相傳,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展現出更加蓬勃的活力,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