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安市碑林區書院門63號關中書院內,現為西安文理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陝西省西安師范學校是在關中書院的舊址上建立的。1609年明代陝西大儒馮從吾修建了關中書院並在這裡講學。它是明清兩代陝西地區的最高學府。1903年創立陝西師范學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陝西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34年又改名為陝西省立西安師范學校。199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27年5月,中國共產黨在陝西省西安師范學校建立了支部。這是中國共產黨在西安中等學校最早建立的基層組織之一。
西安師范黨支部建立之前的1926年春,共青團西安地委派吳佐成到西安師范學校與團員王克敏聯系,建立了共青團陝西省西安師范學校支部,王克敏任書記。吳佐成又介紹進步學生毛子健加入了共青團。隨后,毛子健、樊德音任支部書記。團支部成立后,積極組織青年閱讀進步書籍,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覺悟,從思想上、組織上為在學校發展共產黨員和建立黨支部進行了准備。
中共西安地委從西安師范的共青團員中發展了數名黨員,於1927年5月建立了中共西安師范學校支部,由毛子健代理支部書記。月余后,上級黨組織決定樊德音任支部書記。西安師范學生中早期的共產黨員有毛子健、樊德音、周至仁、張韜、晁萃、張祜、嚴昶、張希古、程開運、蔡子偉、楊珊等。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叛變革命,4月28日,李大釗英勇就義。西安師范建立了大釗紀念室,組織青年向革命先烈學習,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青年為國民革命而奮斗。
西安師范團支部組織團員青年陳以時、耿潤生、劉罕、戚舜華(女)、劉明倫、吳廷璧、王侃、梁學智等10多人排練話劇《雞大王》、《老學究》、《終身大事》和秦腔《黃鶴樓》等,在南院門等公共場所向群眾演出,揭露封建禮教的毒害,深受群眾歡迎。
在紅五月,西師的黨團組織通過隆重紀念“五一”、“五四”、“五九”、“五卅”等節日,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蔣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向同學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月18日至21日,陝西青年社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西安召開,西師學生陳以時參加大會,被選為執行委員。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西安師范學校黨支部領導學生開展了反帝、反封建、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教育培養大批學生走上革命,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創建新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