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國際為什麼命令立三中央停發
《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

作者:    發布時間:2012-12-11   
分享到 :

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它把李立三在三四月間所闡述的“左”傾錯誤觀點進一步系統化,遂形成了歷史上以“立三路線”著稱的一整套“左”傾錯誤理論和政策。

12日,中共中央即電告當時在莫斯科的周恩來,轉呈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要求批准這一決議。共產國際執委會於下半月復電設在上海的代表機構遠東局,令中共中央政治局停發6月11日決議,並反對中共中央將這個決議公布。6月下旬,李立三不顧國際執委的反對和遠東局的制止,公布了6月11日決議,並根據6月11日決議對形勢的估計,著手部署全國工作,制定了組織城市武裝暴動和集中全國紅軍進攻中心城市的冒險計劃。7月,立三中央正式部署了南京兵暴、武漢暴動和上海總同盟政治大罷工,以便形成革命高潮——直接革命的形勢。與此同時,李立三還調動各路紅軍進攻南昌、武漢、九江等大城市,去配合城市武裝暴動,以奪取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為此,立三中央於7月16日再次致電共產國際主席團,要求批准這個部署。

共產國際接到立三中央的來電后,馬上召開了執委會討論這個問題。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瞿秋白和周恩來也出席了會議參加討論,並和國際執委共同擬定了《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案》,於7月23日經共產國際執委會正式通過。7月28日,共產國際執委會將這個決議的內容扼要地電告中共中央和遠東局,並命令中共中央停止發布6月11日決議。

雖然6月11日決議通過后,立三中央已著手部署全國工作,但作為立三“左”傾錯誤還只是剛剛開始,還沒有完全和充分展開﹔而且共產國際將7月23日決議電告中共中央時,尚不知道6月11日決議已經發出。所以7月23日決議對李立三的“左”傾冒險進攻計劃並沒有作直接批評,更沒有點李立三的名,只是從正面闡述了國際執委會的觀點。共產國際在決議中否定了立三中央對於形勢的估計,認為“此刻還沒有全中國的客觀革命形勢。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的浪潮,還沒有匯合起來。就是總合起來看,這些運動也還不能夠保証必需要的力量,去襲擊帝國主義及國民黨的統治。農民的革命斗爭,暫時還隻在南部幾省裡勝利地發展著。統治階級之執政集團內部的分裂和互相斗爭,還沒有使他們完全削弱和在政治上完全破產。”為此,決議不同意立三中央在6月11日決議中提出立即實行武裝暴動的主張。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