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6月毛澤東為什麼
被迫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
發布時間:2013-01-04
分享到 :
堅持農村革命根據地斗爭,必須建設一個堅強的無產階級政黨和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能否正確地解決這個問題,是革命成敗的關鍵。1929年毛澤東和朱德率領部隊離開井岡山到贛南、閩西后,紅四軍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嚴重地發展起來。極端民主化,重軍事輕政治,不重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主張流動游擊的流寇主義等錯誤思想,在黨內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紅四軍前委書記毛澤東對於這些不正確的思想傾向,曾力圖加以糾正。但紅四軍黨內部分領導干部在創建根據地、在紅軍中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等問題上,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和爭論。毛澤東認為應當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實行民主集中制,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農村根據地。而有些同志由於經驗不足和受舊軍隊思想的影響,忽視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強調“司令部對外”和提高軍官權威,主張取消士兵委員會﹔不重視根據地建設,主張進行“走州過府”式的“流動游擊”﹔認為實行“從上而下的民主”就是實行“家長制”,主張事無巨細均應交下級討論后才能作出決定,等等。1929年6月下旬,紅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在福建龍岩召開。毛澤東打算通過總結建軍以來的經驗,解決爭論的問題。但他的正確主張未能為多數同志所認識和接受。大會在中央並未指示改組前委的情況下,改選了前委。中央指定的前委書記毛澤東沒有繼續當選。這一職務改由陳毅擔任。這次大會沒有正確解決紅四軍存在的主要問題,后果是不好的。
大會結束后,毛澤東離開紅四軍的主要領導崗位,到閩西協助指導地方工作。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