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坂裡舊址(福建篇)
![]() |
中共福建省委坂裡舊址 |
中共福建省委坂裡舊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水口鎮坂裡村。
1943年秋,國民黨頑固派加緊進攻閩北地區,時在閩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臨的形勢日益惡化,機關活動非常困難,為了打開局面,擺脫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黨中央關於“隱蔽精干”的重要指示,作出了省委機關南遷坂裡的戰略決策。
坂裡地處德化與仙游、永泰三縣交界處,山高林密,是一個比較偏僻的自然村落,這裡民風純朴,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在打通了地下交通線、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上,於1944年3月,省委機關和閩中特委機關陸續轉移到德化坂裡牛寮溝。5月初,省委主力武裝“頑強支隊”30多人,在閩江特委書記黃扆禹、省委常委左豐美、省委縱隊隊長葉良運率領下,經古田、渡閩江,過閩清、永泰,突破敵人重重包圍,抵達坂裡牛寮溝,與先期到達的省委機關干部會合,完成了省委機關南遷的重大任務。地處閩中要塞的坂裡一度成為省委領導全省抗日反頑斗爭的指揮中心。
省委機關在坂裡期間,開展了整風運動,學習文件,進行革命氣節教育。在牛寮溝灣內的“大禮堂”,省委書記曾鏡冰組織大家學習《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和《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等文章。5月初,省委召開“紅五月”總結會議,省委書記曾鏡冰在會上作《反對斗爭中的主觀主義》的報告,並集中省委和閩中特委主要領導干部進行學習討論。6月10日,省委從坂裡發出了《關於整頓學風的決定》,對整風工作做了安排。省委機關在坂裡學習期間,出過牆報,總結對部隊的教育情況,向全省黨組織發行了《頑強斗爭者》刊物兩期。
省委機關駐扎在坂裡近4個月,人數最多時達到100多人。省委機關在坂裡的牛竂溝搭蓋起了18座竹棚,開設了2個練兵場,架設了無線電設施等,開展了一系列革命宣傳教育活動。當地百姓主動為省委機關人員送情報,運送糧食和生活物資。在革命群眾的掩護下,省委機關駐扎坂裡的100多天時間裡沒有損失一兵一彈。省委機關撤離坂裡之后,當地群眾立即將省委機關的活動場所全部毀掉,並在原地種上蔬菜和糧食。翌年11月間,國民黨保安團帶3個分隊駐扎在坂裡進行“剿共”。坂裡全村的道路被封鎖,一些村民被迫帶路搜山,還有些受盤查審問,甚至拷打,但全村的群眾沒有一個透露出省委機關駐扎過坂裡時的情況。
坂裡村至今保留著原省委機關和武裝部隊使用過的3座民房:一座是省委機關進入坂裡第一個晚上的留宿處﹔一座是省委機關與坂裡村民歃血為盟處﹔一座是省委機關在坂裡設立的交通站。2003年6月在坂裡自然村中央,中共福建省委舊址陳列館建成開館,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為回廊式建筑。陳列館右邊空地上矗立著一塊由福建省委原書記項南題詞“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的紀念碑。
中共福建省委坂裡舊址於2003年6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