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局工作的逐步展開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2-21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十分注重實際斗爭。中央局依據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和決議,領導各地黨組織迅速開展各項工作。

黨成立后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盡快健全中央的組織機構和加強對各地黨組織的領導。被黨的一大選為中央局書記的陳獨秀,根據中央的意見,辭去在國民黨廣東政府內擔任的職務,於1921年9月返回上海,隨即主持召開了中央局擴大會議。會議著重討論黨、團組織發展以及工人運動和宣傳工作等問題。此時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已經掌握陳獨秀的一些政治活動情況,准備尋找機會對他採取行動。10月4日,法租界巡捕房以《新青年》宣傳赤化為借口,逮捕陳獨秀。經多方營救,陳獨秀於10月26日被保釋出獄。他出獄后,繼續致力於黨的工作,多次與馬林、李達、張國燾等人商議,擬訂進一步開展工作的計劃。11月,陳獨秀以中央局書記的名義簽署,向全國各地黨組織發出《中國共產黨中央局通告》。這是中央領導機構成立后下發的第一份文件。通告對近期黨、團組織的發展以及工人運動、宣傳出版工作等,提出了具體的計劃和要求。

中央局和各地黨組織根據這個通告的計劃和要求,積極開展工作。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中央局在上海成立人民出版社,由李達負責,組織馬克思、列寧著作的出版。在一年多時間裡,該社先后出版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列寧的《勞農會之建設》等著作以及“共產主義叢書”五種。為配合實際斗爭的需要,上海黨組織編寫和印發了揭露華盛頓會議、紀念馬克思誕辰和盧森堡遇難、聲援香港海員大罷工等內容的小冊子數萬份。1922年1月28日(農歷正月初一),上海地方黨組織根據陳獨秀的提議,發動黨員、團員100多人走上街頭開展賀年活動,沿途散發賀年帖6萬張。租界巡捕房驚呼:“共產主義到上海來了!”北京、長沙、武漢、廣州等地黨組織也因地制宜,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

在工人運動方面,為加強統一領導,中央局於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張國燾擔任書記部主任,辦事機關設在上海北成都路19號。這是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一個公開機構。8月16日,張國燾等26人發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宣言》。宣言分析了中國工人的悲慘景況,強調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的重要性。

為了擴大宣傳和聯絡,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於8月20日出版機關刊物《勞動周刊》,由李啟漢、李震瀛負責編輯。《勞動周刊》聲明自己的任務是“專門本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宗旨為勞動者說話,並鼓吹勞動組合主義”。並表示:“我們希望中國的工人們都拿材料供給這個惟一的言論機關,都來維護這個惟一的言論機關。擴大解放全人類的聲浪,促進解放全人類的事業實現。”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不久,相繼在各地建立分部。在北京建立北方分部,由羅章龍任主任,工作范圍包括直隸、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及東北三省,工作重點是發動和組織北方地區的鐵路工人和開灤煤礦工人。在漢口建立武漢分部,包惠僧、林育南先后任主任,工作重點是發動和組織湖北各地和京漢、粵漢鐵路工人。在長沙建立湖南分部,由毛澤東任主任,工作重點是湖南各地以及江西安源路礦工人。在廣州建立廣東分部,譚平山、阮嘯仙先后任主任,工作重點是發動和組織機器工人。此外,在濟南建立山東支部(后與北方分部合並)。1922年8月,總部從上海遷往北京后,在上海也建立了分部。各分部在本地區開設工人夜校,創辦工人刊物,領導罷工斗爭,對工人運動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