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運動的新局面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2-26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從創建開始就關注佔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共產黨》月刊曾發衾《告中國的農民》一文,指出:“中國農民佔全人口底大多數,無論在革命的預備時期,和革命的實行時期,他們都是佔重要位置的。設若他們有了階級的覺悟,可以起來進行階級斗爭,我們底社會革命,共產主義,就有了十分的可能性了。”該文指出:革命者應面向農民,“要設法向田間去,促進他們的覺悟”﹔並號召農民“集合起來”,“搶回你們被搶的東西”,搶回你們被搶的田地。“你們一起來,自然有共產主義來幫你們的忙的”,“共產主義就能使你們脫出一切的痛苦”。

黨的一大結束不久,黨領導的農民運動開始在浙江蕭山、廣東海陸豐和湖南衡山等地區逐步興起。

1921年9月,浙江蕭山衙前村建立起反抗地主壓迫和剝削的農民協會。此事很快在浙江各地引起轟動。在蕭山發動和組織衙前農民協會的,是早期共產黨員沈玄廬。1921年夏,他回到家鄉蕭山縣衙前村,向農民宣傳革命道理。這年暑假,在上海、杭州等地求學或教書的蕭山籍人宣中華、楊之華等也回到鄉裡,熱情地向農民宣傳革命道理,使蕭山農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覺悟。

經過一系列的醞釀和准備,衙前村農民大會於1921年9月27日召開。大會通過了《衙前農民協會宣言》和《衙前農民協會章程》,並按章程規定選出6名農協委員,推舉貧苦農民李成虎為領導人。至此,中國第一個新型的農民組織正式成立。

衙前農民協會成立的消息,迅速傳遍四周的農村。1921年冬,紹興、曹娥等縣方圓150公裡內的幾十個村庄的農民,紛紛行動起來,以衙前農民協會為榜樣,先后建立80個農民協會。這些農會把農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為維護農民的利益進行了多方面的斗爭。

同年12月中旬,蕭山的官吏和地主向省府告狀,浙江省長下令嚴行“懲治”農會。反動軍隊包圍蕭山衙前,對正在召開減租大會的農民進行武力鎮壓,逮捕衙前農協領導人李成虎等,強行解散農民協會。衙前農民的斗爭被迫轉入地下。李成虎雖經多方營救未能獲釋,於次年初在獄中被迫害致死。衙前農民十分悲痛,立碑紀念這位農運領導人。

廣東海陸豐的農民運動,是建黨初期范圍廣、影響大的一次農民運動,開創者是后來被人們譽為“農運大王”的彭湃。1922年6月,彭湃回到自己的家鄉海豐縣赤山約①,向貧苦農民宣傳革命道理。7月,成立了赤山約第一個秘密農會。一個月后,赤山約農會發展到30多人。到10月下旬,農會活動范圍擴大到赤山約所屬20多個村庄,會員發展到500多人。10月25日,赤山約農會在龍山天后廟召開成立大會,宣布了赤山約農會的宣言和章程。

隨后,彭湃又輾轉奔波於海豐縣的其他鄉村,號召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農會,為自己的利益開展斗爭。1922年11月中旬,又成立了守望約農會。到1922年底,海豐縣已有12個約、98個鄉建立了農會,會員發展到2萬戶,自然人口近10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1923年1月1日,海豐總農會成立大會在海豐縣城隆重召開。彭湃在會上介紹了海豐總農會籌辦的經過,各農會代表報告了當地農運發展的情況。會議通過海豐總農會章程,選舉彭湃為海豐總農會會長。

海豐總農會成立以后,彭湃又先后到陸豐、惠陽兩縣從事農民運動。由於有海豐農民運動的聲勢和經驗,陸豐、惠陽兩縣的農會得到迅速發展。到1923年5月,海豐、陸豐、惠陽三縣共有70多個約、1500多個鄉建立了農會,會員達到20多萬人。在1923年的五一勞動節,三縣農會舉行慶祝大會,發表《海、陸、歸三縣農會“五一”宣言》。

農會的發展壯大,農民運動的興起,必然引起地主階級的仇視和反扑。他們勾結當地反動政府對農會進行鎮壓。農會在斗爭中幾遭挫折,骨干被捕,組織被迫解散,轉入秘密活動,彭湃也不得不離開海豐。海陸豐的農民運動雖然暫時遭到挫折,但為后來更大規模的農民運動埋下火種,提供了經驗。

這個時期,湖南衡山岳北白果地區的農民運動也很有聲勢。該地區靠近水口山礦區。1922年11月,水口山礦工舉行罷工時,該地區的農民受到鼓舞,曾自動組織起來支援工人的斗爭。1923年初,湖南黨組織派兩名黨員到白果地區開展農民運動。經過半年多深入細致的工作,於當年9月成立湖南第一個農運組織--岳北農工會。到年底,它發展了數萬名會員,並組織農民進行平粜和阻禁地主谷米出境的斗爭,在湖南造成了較大的聲勢和影響。不久,當地土豪地主勾結軍閥趙恆惕對農工會進行武力鎮壓,打死打傷農工會一些負責人,逮捕農民群眾70多人。岳北農民運動被迫轉入秘密狀態。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