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農運動的恢復和發展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3-19   
分享到 :

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北方地區的活動完全處於秘密狀態,開展革命工作的難度很大。但經過李大釗等共產黨人的艱辛開拓,在鞏固發展黨的隊伍,組織工農民眾運動,擴大國民革命聯合戰線,以及爭取改造馮玉祥國民軍等方面,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從1924年初開始,北方工人運動逐漸打破二七慘案后的消沉狀態,得到恢復和發展。1924年下半年和1925年2月,唐山華新紗廠工人兩次舉行罷工,迫使資本家答應了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資等要求。1925年2月,青島四方機廠工人在鄧恩銘等發動下舉行罷工,向膠濟鐵路局提出承認工會權利等五項條件,最后取得勝利。北京工人的罷工斗爭此起彼伏,僅1925年3月就有六起之多。

1925年2月,京漢鐵路總工會恢復辦公。在總工會的領導下,鄭州各業工會陸續恢復和建立。8月,在王若飛等人領導下,鄭州最大的工廠豫豐紗廠5000余工人因抗議資本家開除工運骨干、肆意污辱女工舉行罷工,得到全國鐵路總工會、京漢鐵路總工會、河南各級國民黨黨部,以及開封、焦作、安陽等地人民的聲援和支持,並且引發焦作煤礦、安陽六河煤礦、衛輝華興紗廠、隴海鐵路等廠礦工人的罷工斗爭,掀起了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全省工人運動的新商潮。

1925年九十月間,中共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北方地區工作的重要性,決定加強黨對北方國民革命運動的領導。會后改組北京區委兼北京地委,成立中共北方區執行委員會(簡稱北方區委),直屬中共中央領導,李大釗任書記,陳喬年任組織部部長,趙世炎任宣傳部部長(兼任北京地委書記)。北方區委領導范圍包括北京、天津、直隸、山西、察哈爾、熱河、綏遠以及東北、西北一些地區。到1926年初,北方區委在北京、天津、唐山、樂亭、張家口、正定、大連、太原、保定以及北滿等地組建了10多個地委和幾十個特別支部和獨立支部,擁有黨員2000多人。同時還建立了共青團北方區委,蕭三(蕭子暲)任書記。

1925年10月,在中共北方區委書記李大釗的指導下,以王若飛為書記的中共豫陝區委成立,負責領導河南、陝西兩省黨的工作。1926年4月,中共豫陝區委在開封召開河南省農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河南省農民協會,下轄4個縣農民協會,32個區農民協會,200余個村農民協會,會員人數約27萬,僅次於廣東省,佔全國農協會員總數的27.5 04。全省農民自衛軍約10萬人。信陽、許昌、滎陽、杞縣、睢縣、密縣等縣農民斗爭的成果尤其顯著。如杞縣農民於三四月間在豫陝區委農運負責人蕭人鵠等指導下,反抗特別捐,改組公款局,集合萬人向縣署示威,斗爭取得部分勝利。

在中共北方區委領導下,北方其他各省的農民運動也逐漸展開。在山東,成立了農民運動委員會,印刷《山東農民》等宣傳品﹔利用假期分派學生下鄉調查農民狀況,發動農民運動。到1926年5月,禹城、濟寧等13個縣建立了農民協會。在山西,臨汾、定襄等13個縣建立了農民協會,會員約有3萬人。在直隸,1926年秋,由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回省的學員深入農村,在順義、樂亭等縣建立起農會組織﹔在獲鹿、玉田等縣,農民反抗封建壓迫的斗爭日漸興起。熱河、察哈爾、綏遠的農民運動始於1925年下半年,至次年6月,相繼建立了農民協會。1925年冬,陝西省渭南的赤水、華縣一帶也有了農協組織。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后,引起共產國際和蘇聯領導人的關注。經過加拉罕、鮑羅廷與馮玉祥的多次接觸,蘇聯決定對馮玉祥領導的國民軍採取團結、爭取的政策,“力求利用國民軍的革命力量,由國民軍造就一支確實能成為真正革命軍的軍隊”。

根據加拉罕的建議和中共中央的指示,李大釗等人決定把團結、爭取馮玉祥和國民軍作為黨在北方地區軍事工作的重點。李大釗親赴張家口會見馮玉祥,幫助國民軍開展政治工作,溝通國民軍與蘇聯的關系。1925年初,蘇聯政府先后派出兩個軍事顧問組共100多人,分別到駐張家口和開封的國民軍中工作,還向國民軍提供大量的軍需物資。蘇聯軍事顧問團幫助國民軍建立起炮兵、步兵、騎兵、機槍學校,在張家口、豐鎮、平地泉三個訓練基地幫助訓練國民軍部隊,並協助制定《國民軍政治工作計劃》。中國共產黨也派出得力干部到國民軍中開展政治工作,建立秘密黨組織。1925年6月,剛從蘇聯回國的王若飛奉派到國民軍第二軍,幫助創辦了以培養基層軍事骨干為目的的北方聯合軍校。共產黨人對國民軍的幫助和支持,使其進一步傾向革命,有利於北方革命運動的開展。

在中共北方地區黨、團組織有力推動下,北方革命運動迅速發展。其中,爭取關稅自主運動是影響很大的一場愛國運動。

“關稅自主”,意指奪回由帝國主義勢力把持下的中國關稅稅率決定權和海關行政管理權。爭取關稅自主,是爭取國家獨立、維護國家主權的一個重要方面。1925年10月26日,中、英、美、日、法等13國代表參加的關稅特別會議在北京開幕。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增加附加稅、裁廢厘金和修訂中國關稅稅則等問題。中共北方區委決定利用這一時機,領導群眾開展大規模的斗爭,以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爭取實現關稅自主。在北方區委的領導下,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北京學生聯合會、反宗教大同盟、反帝大同盟等團體,不顧軍警阻撓和鎮壓,連續舉行集會和示威游行,反對關稅會議,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關稅自主運動顯示了北方地區人民反帝的決心,並成為北京反奉驅段運動的先導。

在開展關稅自主運動,將廣大群眾發動起來之后,李大釗和北方區委根據共產國際、聯共(布)提出的推翻奉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的要求,決定趁勢發動推翻反動政權、建立國民政府的革命運動。為加強對這次運動的領導,北方區委成立了首都革命行動委員會,由趙世炎、陳喬年等五人組成,趙世炎任臨時黨團書記,負責籌備與組織工作。11月28日,行動委員會組織北京各界舉行大規模示威活動,數萬群眾高呼“打倒軍閥政府”的口號,擁至執政府門前。第二天,5萬多群眾齊集天安門繼續召開國民革命示威運動大會,通過解除段祺瑞一切權力,由國民裁判﹔解散關稅會議,宣布關稅自主﹔組織國民政府臨時委員會﹔懲辦賣國賊等項提案,並通電全國。行動委員會試圖發動武裝起義,推翻段祺瑞政府的統治。但由於承諾支持群眾革命行動的國民軍將領改變態度等原因,運動最終失敗。這次運動史稱“首都革命”。

“首都革命”是黨力圖依靠人民群眾進行城市暴動,推翻封建軍閥統治,奪取政權而進行的一次嘗試。由於敵人的強大,加之國民黨右派的破壞和國民軍的動搖,未能達到目的。但它顯示了北方民眾革命意識的覺醒,打擊了段祺瑞反動政府。在“首都革命”影響下,上海、長沙、開封、南京、漢口等大、中城市,先后舉行了要求推翻段祺瑞政府、建立國民政府的群眾示威活動。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