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
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開始?
發布時間:2013-04-09
分享到 :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黨中央的統治,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從而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
這次會議實際上也改變了共產國際制定、王明等代表貫徹的“左”傾政治路線,開始確立了毛澤東為代表的,將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新民主主義政治路線對中共中央的領導。
這次會議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開始。主要表現:第一,堅持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第二,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問題,堅持走中國式的革命道路。第三,在復雜的局面下,首先抓住最重要的問題,解決最突出的矛盾。第四,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正確開展黨內思想斗爭,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第五,在敵強我弱、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堅定革命的必勝信念,保持和發揚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遵義會議充分發揚了黨內民主,正確開展了黨內斗爭,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從遵義會議開始,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得到了正確貫徹。”它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是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的軍隊歷史上的一個轉折,它証明中國共產黨完全具有獨立自主解決自己內部復雜問題的能力,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