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的恢復和發展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6-04   
分享到 :

《八七會議》

大革命失敗后,中共中央在部署各地武裝起義的同時,還努力整頓遭受嚴重打擊的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組織,指導黨組織轉變斗爭形式。經過努力,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

八七會議后,中共中央恢復和重建各地黨組織的第一步工作是建立中央的派出機關。中共中央決定設立北方局,派王荷波、蔡和森到北方,根據八七會議精神整頓順直、山東、山西、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等地的黨組織﹔決定由周恩來、張太雷、張國燾等組成南方局,以張國燾為書記(未到職),下設軍委會,以周恩來為主任,在周恩來等未到職前,由張太雷、楊殷等組織臨時的南方局﹔決定設立長江局,以羅亦農為書記,負責長江流域黨的工作。在建立派出機關的同時,中共中央還派巡視員到各地,實際指導地方黨組織迅速轉入秘密狀態。

鑒於以往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的教訓,為在國民黨統治區做好地下工作,中共中央建立起一套秘密工作制度。1928年5月18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央通告第四十七號--關於在白色恐怖下黨組織的整頓、發展和秘密工作》,規定黨的組織形式要適應秘密環境。5月31日,中共中央組織科印發《秘密工作常識》,作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秘密工作守則。10月,中共中央在《關於湖北組織問題決議案》中,又提出黨的秘密機關社會化和黨員職業化的問題。這是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秘密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其目的是利用職業和各種社會關系的掩護,使黨組織和黨員能夠長期埋伏,並在群眾的掩護下開展工作,不斷發展革命力量。

經過中共中央和各地黨組織的努力,遭到嚴重破壞的各地黨組織得到恢復和重建。湖南、湖北、江蘇、江西、廣東、浙江、福建、順直、河南、陝西、廣西等地的黨組織恢復和發展得比較快。在山西、山東、安徽、四川、雲南、貴州、內蒙古和東北三省等地,黨組織也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對各項工作尤其是各地武裝起義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共中央領導下,國民黨統治區各地的共產黨人經過頑強斗爭,逐漸從大革命失敗時遭受嚴重打擊的狀況中走出來,收攏黨的隊伍,恢復和發展了黨的組織。同時,逐漸學會做秘密工作,形成了一套秘密工作制度。遭受嚴重挫折的中國共產黨,經過艱苦斗爭,又重新發展起來了。

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黨組織的狀況與黨所擔負的任務還遠不能相稱。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黨組織不斷遭受摧殘。湖北省委在1928年一年中遭受三次大破壞。廣州起義后,廣東的黨組織幾乎全部被破壞。同年,湖南省委被兩次大破壞后,在省內無法立足,隻得遷往上海。山西、陝西、四川、雲南等省委同中央失去聯系。保存下來的一些黨組織,也存在或消極渙散,或“左”傾盲動,以及無組織無紀律、脫離群眾等問題,黨員中則滋長了相互抱怨和不信任的情緒。黨的六大針對黨的建設存在的問題,確定了加強黨的建設的任務和方針。大會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提綱》,提出要“注意中心區域黨的發展”,加緊“建立地方黨部”,要注意發展黨員隊伍,努力做到黨員職業化,“吸收廣大的積極的產業工人分子入黨”。

黨的六大選出的中央委員會回國后,非常注意黨的建設。1928年9月2日,中央政治局召開的第一次常委會,討論了廣西、河南兩個省委的改組和充實問題。從這時到年底,中央政治局多次召開常委會,討論安徽、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廣東、浙江、山西、雲南、福建、四川、滿洲、山東、陝西、順直等省委的組織問題,對這些地方黨組織的改組、重建、充實,作出切實可行的指導。中央還派周恩來等到順直、江蘇,處理久拖不決、十分棘手的順直問題和江蘇問題,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問題順利得到解決。經過不懈努力。黨的組織有了較大發展。到1929年6月黨的六屆二中全會召開時,全國黨員已增加到6.93萬余人,產業工人支部達到近百個。全會作出的《組織問題決議案》指出,黨已經從大革命失敗后的“渙散的狀態中挽救出來,並已建立了組織上的相當基礎”,“主要的城市支部在群眾中漸能起領導作用”。到1 930年9月,黨的六屆三中全會統計,全國黨員人數已達到12.23萬余人。到年底,黨在全國恢復了17個省委(省工委)和許多特委、市委、縣委的組織。基層黨的支部也有了很大發展,僅產業工人支部即增加到228個。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