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至11月毛澤東為什麼接見紅衛兵?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6   
分享到 :

毛澤東接見紅衛兵

紅衛兵組織於1966年5月底成立后,因符合“文化大革命”發動的需要,所以從1966年夏秋起迅速發展起來。8月1日,毛澤東致信清華附中紅衛兵,表示對紅衛兵“造反”精神的熱烈支持。

8月18日,首都舉行有百萬人參加的“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群眾大會,毛澤東身著綠軍裝,首次在天安門接見來自全國各地到北京串連的紅衛兵。毛澤東接受了一個紅衛兵給他戴上的“紅衛兵”袖章,表明他對紅衛兵的支持。會上,他對林彪說:“這個運動規模很大,確實把群眾發動起來了,對全國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義。”林彪在大會上發表講話說:“我們堅決地支持你們敢闖、敢干、敢革命、敢造反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這次接見對紅衛兵運動起了推動作用。此后,紅衛兵組織在北京和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起來,並迅速發展,各省市的紅衛兵也紛紛來北京要求見毛澤東,開始了全國范圍的大串聯,紅衛兵上京乘火車不需要買車票。在此情況下,毛澤東出於發動群眾的需要,又於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分別接見了紅衛兵、學生、教師。在這八次接見中,外地共有1100多萬人來到北京。為解決這個大串聯的需要,中央調集了大批的物資,有吃的,也有穿的和用的,特別是交通的問題,從不少省市調公共汽車進京,負責運輸。當時北京的馬路上,跑著外省市調來的公共汽車,以應付潮水般涌向北京要求毛澤東接見的紅衛兵。

9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要求組織外地師生到北京參觀學習“文化大革命”運動。通知規定:從9月6日起,分期分批來京參觀、學習,相互支援、交流革命經驗,來京參觀一律免費坐火車,生活補助費和交通費由國家財政中開支。於是,很快形成了全國性的革命大串聯,其中有不少人借機跑了全國許多地方。

紅衛兵、革命群眾進行大串聯,以及毛澤東八次接見紅衛兵,加劇了全國大動亂的氣氛,增加了國家不必要的開支。全國的學生運動在9月有了更大規模的開展。10月13日,毛澤東對外地來京串聯的革命師生作了如下批示:下次接見,採取閱兵式的辦法,不管多少人,解放軍要統統包下來。由軍隊負責將外地來京的師生,按解放軍的編制,編組成班、排、連、營、團、師,編好后進行訓練。學習政治,學習解放軍,學習林彪和周恩來的講話,學習“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學習解放軍的三八作風,學習編隊隊形,學習隊列基本動作,學習步法,每個人都要學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子,使外地師生有秩序地接受檢閱。經過訓練,把解放軍的光榮傳統,三八作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帶到全國各地去。

毛澤東八次接見紅衛兵是出於發動“文化大革命”的需要,其規模是空前的。這樣的大串聯,不僅加重了全國的動亂,而且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不少人來到北京后,一連幾個月不回去。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