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在197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國際奧委會?
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原來在國際奧委會中佔有合法席位。但是,由於某些執權機構在奧運會中採取排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並且企圖制造“兩個中國”,在此情況下,1958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宣布與國際奧委會斷絕關系。
后來,經過多年的努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獲得了國際體育界的廣泛理解和支持,越來越多的國際體育組織先后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組織為會員。1973年底,國際賽艇聯合會接納中國賽艇協會為會員,亞洲運動聯合會確認中國體總為該聯合會會員﹔同年12月,國際中學生聯合會又接納了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1974年,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國際舉重聯合會、國際排球聯合會、國際劃艇聯合會、亞洲羽毛球聯合會、亞洲舉重聯合會、亞洲射擊聯合會、亞洲自行車聯合會、亞洲田徑教練協會、亞洲體操聯合會、亞洲足球聯合會、亞洲摔跤聯合會先后接納中國為會員。1975年,國際大學生聯合會、亞洲籃球聯合會確認中國為正式會員。1976年8月,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通過決議接納中國籃球協會為會員,撤銷對台灣籃球協會的承認。1978年,國際業余田徑聯合會、國際航空聯合會、國際體操聯合會先后恢復中國田徑協會、航空運動協會、體操協會為合法會員。1979年10月,國際足聯執行委員會在瑞士正式作出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協會的合法權利,並且要求台北足球協會改名為“中國台北足球”協會,今后不得使用中華民國的任何標志。不久,國際摩托車聯合會接納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為會員。這些眾多的國際體育組織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組織,實際上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此外,國際奧委會不少委員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訪問和考察,加之中國為爭取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而採取的努力,國際體育界逐漸形成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的浪潮,並產生了良好的契機。在此情況下,國際奧委會多數委員認為,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權問題已不能拖延了。1979年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在日本名古屋召開會議,一致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會議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為中國全國性奧委會,設在台北的奧委會將作為中國的一個地方機構留在國際奧委會,但它不得使用“中華民國”旗號。並將這項決議提交國際奧委會各國委員會以通訊表決方式批准。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通過全體會員的通訊表決,以17票反對、62票贊成批准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權問題的決議。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