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國35周年的慶典上
大學生們為什麼要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31   
分享到 :

“小平您好”,表達了億萬人民的心聲

1984年10月1日,北京舉行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國慶閱兵,展示國防現代化的成果。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檢閱總指揮、北京衛戍區司令員秦基偉陪同下,檢閱了身著新裝、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黨和國家領導人胡耀邦、李先念等參加了檢閱活動。鄧小平在檢閱結束后發表了講話,表示“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要對妨礙我們前進的現行經濟體制,進行有系統的改革”。

隨后,北京市民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游行。在游行隊伍中,北大學子突然打出了一個意外的橫幅——“小平您好”。那個畫面瞬間傳遍全世界,引起億萬中國人民的強烈共鳴,成為20多年來揮之不去的難忘記憶。

制作這一橫幅的是北京大學81級生物系細胞遺傳專業學生郭慶濱、李禹、欒曉鋒等人,他們想用一種方式來充分表達自己對黨和祖國的感情。最后他們決定制作一幅橫標。大家一合計,就寫了“小平您好”四個大字,大家覺得這句話最能親切地表達對鄧小平的敬意,最能表達對黨中央的領導、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衷心擁護。“小平”,人民大眾、青年學生對自己德高望重的領袖可以直呼其名,這是何等的親切,這是無產階級先進政黨不朽宗旨的生動體現。——“您好”,這兩個字,包含多少發自肺腑的心語?多少衷心的祝願。

大學生們為什麼要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呢?主要原因是由於鄧小平第三次復出以后,實行的政策得民心,順民意。在這一時期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為了表達對黨和鄧小平的感激和擁護。

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停止了“文化大革命”,實現了最根本的撥亂反正,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且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全面改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農村改革的重大措施,逐步在全國廣大農村推廣、實施。以家庭承包制為核心,以農民多種經營為補充的農村改革,迅速促進了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並且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使廣大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農村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農業生產效益明顯提高。(2)農民收入增長呈良性趨勢。從1979年到1984年,中國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數量每年以雙位數的速度增加。這是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一個時期。(3)農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從具體方面看,農民吃、穿、住、用上了一個檔次。這意味著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民生活解決了溫飽,逐步向小康水平發展。實行了對外開放的政策。鄧小平一貫強調,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必須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用“一國兩制”方式實現和平統一,是鄧小平的偉大創造。中國政府按照一國兩制的原則,在這一時期同英國、葡萄牙政府就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進行了談判,取得了重大進展,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總之,北大學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體現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的路線方針的正確性,反映了當時全國人民擁護黨的方針政策,也反映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