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的建設和作戰原則的基本形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31   
分享到 :

隨著紅軍反”圍剿“斗爭的勝利和紅軍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戰爭形式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為適應革命戰爭發展的需要,紅軍普遍加強了各方面的建設。

首先,建立全軍和各根據地的領導機關,實現了初步的統一領導和指揮。1931年11月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通令,成立以朱德為主席,王稼祥、彭德懷為副主席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中革軍委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國的紅軍,特別是中央紅軍。並建立以葉劍英為總參謀長的總參謀部,王稼祥兼主任的總政治部,范樹德為部長的總經理部。在此前后,湘鄂西、鄂豫皖、湘贛、湘鄂贛、贛東北等根據地,也都分別進行了建立或改組軍委,建立或加強參謀部(指揮部)、政治部、經理部的工作。紅軍實現了以戰略區或獨立戰區為單位的統一指揮。這期間,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各區黨委、軍委,分別頒布一系列條例、條令,初步統一了紅軍的編制,加強了紅軍的相對的正規化建設。

第二,加強紅軍中黨組織的建設,建立戰時政治工作,保証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為紅軍戰勝敵人提供思想政治保証。蘇區中央局、中革軍委總政治部和各區黨委、軍委政治部,特別強調加強黨內教育,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並鞏固黨在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各根據地紅軍依靠各級政治機關、政治工作干部和軍事干部,依靠各級黨組織、共青團、士兵會,依靠廣大黨員、團員和士兵骨干,依靠地方黨政部門和群眾革命組織,全面開展戰時政治工作。通過強有力的政治動員和細致的思想工作,激發廣大指戰員和根據地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和戰斗熱忱,鞏固和提高部隊的戰斗力,動員、組織人民群眾支援和參加戰爭,從而保証了紅軍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反”圍剿“斗爭的勝利。

第三,不斷加強紅軍后勤建設,做好部隊供應,為紅軍戰勝敵人提供物質保証。各根據地內逐步健全后勤組織機構,並建立了后方基地。由於有了后方基地,紅軍可以儲備軍用物資、安置和救治傷病員、訓練與改造戰俘等,可以初步改變單純依靠打土豪和完全取之於敵的供應方式,從而使紅軍的后勤供應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第四,加強地方武裝建設,充分發揮地方武裝在革命戰爭中的作用。地方武裝是黨領導的整個人民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紅軍戰爭特別是在反”圍剿“斗爭中,黨領導的主力紅軍、地方部隊與群眾武裝相互依存,密切配合,形成三結合的人民武裝力量體制,在打破國民黨軍隊的軍事”圍剿“中發揮了巨大威力。

第五,創辦各類紅軍學校,加強軍政訓練。組織對紅軍干部、戰士的教育是一項重要工作。紅軍每個縱隊都設立青年士兵學校。學校的政治部負責編寫識字課本,每個連隊設有識字組,連隊的文書任教員,組織互教互學。在根據地內,先后創辦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后改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簡稱紅校)以及各類專業學校,讓盡可能多的紅軍干部、戰士進學校學習,或利用戰斗間隙進行軍事政治訓練,以積極培養軍事人才,努力提高部隊素質。紅軍各類學校全盛時期,在校學員最多時達6000余人。

在紅軍反”圍剿“期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認識到”圍剿“和反”圍剿“斗爭不斷反復的規律,及時實行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轉變,並實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紅軍反”圍剿“的勝利,是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的勝利。這種戰略戰術思想,是在總結中國革命戰爭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地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早在井岡山時期的1928年5月,適應當時情況的帶著朴素性質的游擊戰爭基本原則即”十六字訣“就已經提了出來。1930年10月紅一方面軍進行第一次反”圍剿“時,又提出”誘敵深入“的方針,並在實際作戰中應用成功。到戰勝國民黨軍隊的第三次”圍剿“時,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就基本形成了。毛澤東、朱德等在領導紅一方面軍進行三次反”圍剿“作戰的過程中形成的戰略戰術思想,是這一時期紅軍戰略戰術思想的集中體現。鄂豫皖、湘鄂西及其他根據地的紅軍,也從實際出發,採取適合自己情況的作戰原則。它們對紅軍戰略戰術思想的形成,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是根據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制定出來的。其中特別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反”圍剿“為主要形式,依托根據地作戰。從紅軍誕生開始,國民黨反動政府就不容許它存在,派出軍隊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圍剿“。代表兩個相互對立階級的軍隊之間勢不兩立的這種狀況,決定了中國內戰以國民黨軍隊的”圍剿“和紅軍的反”圍剿“為主要形式。在這種特點下,紅軍隻有也必須緊緊地依托自己的戰略基地即根據地的有利的群眾條件和地形條件,在根據地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下,才能打破強大敵人的”圍剿“,才能求得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力量。依托根據地有利條件進行反”圍剿“作戰,是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也是紅軍奪取勝利的一條重要經驗。著眼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是紅軍作戰的基本指導思想。

(二)實行戰略退卻,誘敵深入。國民黨軍隊對紅軍的”圍剿“,總是以數倍乃至十倍以上的絕對優勢兵力,尋找紅軍決戰。在強大敵人的進攻面前,紅軍必須避免不利的決戰,必須避開敵之進攻銳氣,實行戰略退卻,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把強大的敵軍誘入根據地,使之在紅軍和地方武裝的不斷襲擾下,變成瞎子聾子,變得疲憊不堪,並且分散了兵力,由優勢轉化為局部的劣勢。然后紅軍再以主力實施反攻,速戰速決,將敵各個擊破。誘敵深入是紅軍充分利用有利條件,依靠根據地黨政軍民整體力量,反對國民黨軍隊大規模進攻並且奪取勝利的基本作戰方針。

(三)集中兵力實行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紅軍因為兵力和火力的絕對劣勢,不可能與強大的敵人實施陣地戰、攻堅戰,更不能分散擾敵,處處設防,而必須相對集中自己的兵力,造成戰斗上的優勢兵力,在長的戰線、大的戰區上實行戰役戰斗上的外線速決進攻戰,將局部劣勢之敵殲滅於運動中。紅軍兵力的弱小,還表現在一個根據地內隻有一支部隊。在這種特點下,必須力求速戰速決,以避免陷人多路敵軍的包圍之中,並便於自己連續再戰。紅軍的武器裝備取決於戰場繳獲,人員的一部分來自俘虜兵。在這種情況下,紅軍必須堅持殲滅戰原則,力求俘虜當面之敵的大部人員和繳獲全部武器裝備,以補充自己。而對於強大的國民黨軍隊來說,擊潰它意義不大,而隻有將它一部一部地殲滅,才能造成它士氣的沮喪,兵力的削弱。

(四)不失時機地實施進攻,擴大戰果或將敵之”圍剿“打破於計劃實施之前。紅軍總的戰略態勢是防御,但不應當排除有利條件下的進攻作戰。在敵之”圍剿“被打破后,敵軍通常是轉為暫時的戰略守勢。在這種有利的條件下,紅軍應當以主力連續再戰,向退守在根據地周圍的孤立無援的敵軍實施進攻,以擴大戰果,鞏固和發展根據地。有利條件下的進攻作戰,是紅軍力求戰略主動的重要表現,也是爭取勝利的重要一著。

毛澤東等關於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解決了紅軍如何以劣勢兵力和落后裝備,去戰勝強大敵人的問題,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學說的杰出貢獻。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