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新疆篇)

作者:    發布時間:2013-10-23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西路軍進疆紀念園浮雕
西路軍進疆紀念園浮雕

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位於哈密市區東北,地處蘭新鐵路與紅星西路立交橋旁,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

1936年10月,奉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命令,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2萬余人,西渡黃河,組成西路軍,其目的是鞏固和擴大西北根據地,打通與蘇聯的國際交通線,形成西北抗日局面,進而推動全國大規模抗戰的實現。西渡黃河的西路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披堅執銳,喋血奮戰,應對國民黨軍馬步芳、馬步青騎兵部隊的圍追“兜剿”,有效地牽制了河西敵軍,有力地配合了河東紅軍主力的戰略行動和“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由於孤立無援,敵眾我寡,兵敗祁連山下。1937年3月,西路軍余部分三個支隊分頭突圍,由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率領的左支隊歷盡艱難萬苦,於1937年4月底轉戰到新疆哈密境內的星星峽,與前來接應的中共中央代表陳雲、滕代遠勝利會師,此時左支隊僅存400余人。

為了緬懷陳雲、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西路軍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1992年9月,中共哈密地委、行署作出關於修建西路軍紀念碑的決定。西路軍紀念碑於1993年5月1日動工,10月15日竣工。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全部工程於1997年8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座西向東,平面呈梯形狀,整體建筑為紅牆綠瓦仿古園林式,整個紀念園由前后兩院組成。前院正門為牌樓式建筑,正中四根門柱上,分別鐫刻著楹聯。進入大門,便是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館,該館為中國傳統四合院式建筑,面積105平方米,屋頂為歇山式,兩層,層與層之間設有採光天窗。紀念館門前有陳雲夫人及子女、李先念夫人和自治區領導載的四顆常青樹。館內正面是陳雲、李先念的紫銅雕像,銅像高2.04米,基座長1.7米、寬0.955米、高0.49米。背景襯以星星峽山嶺的油畫。紀念館四面牆壁共展出圖片232張,主要內容為《三軍會師,長征勝利》、《組建西路軍,奉命西征》、《血戰河西走廊,轉戰祁連山》、《宣傳抗日、建立人民政權》、《反動軍閥對西路軍的殘酷迫害》、《黨中央關懷,八方營救》、《星星峽會合,進駐新疆》、《豐碑永存,光照千秋》8個部分,圖片的下方同時展出了西路軍戰士當年使用過的槍支零部件12件。

前院左側是約10米長的回廊。回廊的牆壁中分別鑲嵌了20多塊1米高、50厘米寬的黑色大理石,上面一一鐫刻著秦基偉、黃火青、王恩茂等20多位國家領導人和西路軍老戰士為紀念園書寫的題詞。

紀念館兩側可通向后院,后院小廣場左邊有一個涼亭,面積28.26平方米,周長18.84米,名為“雲仙亭”,由陳雲、李先念兩人名字中各取一字而組成。

小廣場的后面是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碑。紀念碑矗立在一塊不規則人工平台上,登上石級,在長12米、高1.5米的黑色大理石上,鐫刻著陳雲題寫的“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碑”十個大字。從石碑兩側再登上石級,是紅軍西路軍紀念碑主碑,主碑是紅軍西路軍進疆戰士的銅像,銅像高6.2米,重5噸,銅像造型是一紅軍西路軍進疆戰士,頭戴八角帽,手握鋼槍,身背大刀,腳踏祁連,向前俯視,寓意為“西路軍魂”。銅像下的基座高3米、寬4米,上面用維、漢兩種文字鐫刻著碑文。

主碑后面兩側是兩塊長12米、高4米的石雕,石雕刻畫的人物內容為:“渡河西征”,“前赴后繼”,“艱苦歲月”,“星星峽會合” 四部分。

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於2000年7月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公布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12 月被共青團中央公布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2010年3月被自治區國防委員會公布為新疆國防教育基地。

西路軍紀念園展廳陳雲、李先念會師星星峽銅像
西路軍紀念園展廳陳雲、李先念會師星星峽銅像
西路軍紀念園外景
西路軍紀念園外景
西路軍紀念園大門
西路軍紀念園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