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運動

作者:    發布時間:2013-12-10   
分享到 :

正當日本向華北發動新的侵略,華北形勢處於嚴重危急的時刻,1935年12月,北平發生了一二·九運動。這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北平學聯組織發動的一次大規模的抗日愛國運動。它使中國人民被壓抑的愛國情緒猛烈地爆發出來。

此時,活動於北平的黨組織是1935年11月成立的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在臨時工委領導下,北平學生組織成立了北平市大中學校學生聯合會(簡稱北平學聯)。一些文化教育界的共產黨員和進步教授也努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

在冀察政務委員會即將成立的時候,華北人民痛感華北的淪亡已迫在眉睫。北平、天津的廣大青年學生,對於時局的演變尤感關切。清華大學救國會的《告全國民眾書》悲憤地喊出了愛國學生共同的呼聲:“現在,一切幻想,都給鐵的事實粉碎了!安心讀書嗎?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在中共北平黨組織的領導和影響下,北平、天津10所大中學校學生自治會於11月1日發表《為抗日救國爭自由宣言》,揭露國民黨政府非法逮捕、殺戮愛國青年的罪行,並積極准備舉行抗日請願活動。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學校的學生自治會發表《北平各校通電》,譴責國民黨政府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妥協退讓政策,痛陳今日之中國“強敵已人腹心,偷息絕不可得”,“今日而欲求生路,唯有動員全國抵抗之一途”。

這時,傳來國民黨政府准備於12月9日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實現所謂華北特殊化的消息。在這緊急時刻,北平學聯黨團果斷決定,在12月9日這一天,發動一次抗日救國請願游行。

12月9日,在以李常青、彭濤、周小舟等組成的中共北平臨時工委領導下,在姚依林、郭明秋、黃敬、宋黎等在學生中工作的共產黨員的組織和指揮下,東北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師范大學、中國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學的學生涌上北平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數千名學生沖破國民黨軍警的重重阻撓,匯集在新華門前,向國民黨北平當局請願。學生們提出反對“防共自治”運動,公開宣布中日交涉經過,不得任意捕人,保障地方領土安全,停止一切內戰,給予言論、集會、結社、出版自由等六項抗日民主要求。當這些要求被完全拒絕時,游行指揮部立即決定將請願改為示威游行。廣大愛國青年學生齊聲喊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武裝保衛華北”等為國民黨當局所禁止的口號。游行隊伍沿途遭到國民黨軍警的殘酷鎮壓,學生們在大刀、水龍、皮鞭、木棍和槍刺的襲擊下,有30多人被捕,數百人受傷。

為抗議國民黨政府對學生愛國運動的鎮壓,在北平學聯的領導下,從12月10日起,北平各校學生宣布實行全市總罷課。12月14日,北平的報紙登載了國民黨當局決定在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消息后,學聯立即決定在16日再次發動大規模的示威游行,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把學生的抗日救亡運動推向高潮。

12月16 日,北平部分大中學校學生突破軍警阻攔,匯集到天橋廣場,召開市民大會。北平各界群眾和東北流亡同胞紛紛自動參加,與會者達3萬余人。在市民大會上,通過了“不承認冀察政務委員會”、“反對華北任何傀儡組織”、“收復東北失地”等決議案。會后,舉行大規模的示威游行,再次遭到反動軍警的血腥鎮壓,學生被捕者數十人,受傷者300余人。但懾於人民愛國運動的壓力,國民黨當局被迫宣布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

在北平學生英勇斗爭的影響下,全國各地民眾紛紛行動起來。從12月11日開始,天津、保定、太原、西安、濟南、杭州、上海、武漢、宜昌、成都、重慶、廣州、南寧等大中城市,先后爆發學生的抗日集會和示威游行。各地工人在全國總工會的號召下,紛紛舉行罷工,抗議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和鎮壓抗日運動,支援學生斗爭。廣州、上海的工人召開大會,發表通電,要求對日宣戰。12月12日,沈鈞儒、馬相伯、鄒韜奮、章乃器等280余人發表《上海文化界救國運動宣言》。12月27日,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成立。1936年1月28日,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以沈鈞儒、章乃器、李公朴、陶行知、鄒韜奮、沙千裡、王造時、史良等為執行委員,沈鈞儒為主席,組成執行委員會,統一領導上海的抗日救亡運動。在此前后,各地愛國人士和愛國團體也紛紛成立各界救國會,發出通電,出版各種救亡刊物,要求國民黨政府保衛領土主權,停止內戰,出兵抗日。海外僑胞和在外國留學的學生團體,也通過發表宣言等形式,支持國內人民的愛國行動。這樣,一些局部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很快擴展為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

北平學生韻游行示威等活動舉行不久,12月20日,中共中央通過共青團號召廣大青年:“把反日救國運動擴大起來!到工人中去,到農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軍隊中去!”根據黨的指示,為將一二·九運動引向深入,平津學生聯合會組織了500人左右的南下擴大宣傳團。在宣傳團的基礎上,1936年2月1日在北平成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隊)。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以抗日民主為奮斗目標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后來很快發展成為擁有2萬余人的全國性的組織。廣大青年學生深入農村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很快成為各地抗日救亡運動中的骨干力量,成為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助手和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紐帶。民先隊的產生與壯大,對團結廣大青年,促進抗日救亡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吞並華北進而侵略全中國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退讓政策,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一二·九運動中的先進知識青年,走上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為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事業准備了一大批骨干力量。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動員全民族抗戰的運動,它准備了抗戰的思想,准備了抗戰的人心,准備了抗戰的干部”,“將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紀念”。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