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待歷史和領袖人物的鄭重態度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高屋建瓴,氣勢磅礡,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同志一生的豐功偉績,深刻闡述了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和領袖人物,如何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建設好我們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等重大問題。學習貫徹好講話精神,對於我們增強政治定力,把握前進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毛澤東同志歷史功績的一個新的重要表述和評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他在這裡用了“四個偉大”“一個核心”“一代偉人”的表述,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功績。其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一個新的表述和新的評價。這個新表述新評價,一方面反映了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我們對毛澤東同志在黨的歷史上所起作用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因而能夠更客觀、更准確、更全面地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毛澤東同志之所以成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他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所起的開拓性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毛澤東同志在黨的歷史上所作的重要貢獻,用“四個創造性地解決”中國革命道路問題、黨的建設問題、人民軍隊建設問題、統一戰線問題和“一個創造性地提出和實施”一系列正確的戰略策略,進行了新的概括總結和評價。另一方面,這個新表述和新評價也強調了這一命題所具有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它貫通了我們黨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歷史階段90多年的歷史,連接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所產生的“兩大理論成果”,對我們充分認識它們在指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所處的歷史地位和所起的歷史作用,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毛澤東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而后來者和繼承者也會在以往的基礎上繼續開拓、繼續前進。
正確認識和看待歷史人物的一個重要新視點:“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除高度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外,同時也指出了他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所走過的彎路,在晚年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嚴重錯誤。如何正確地認識和看待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進行了全面評價。鄧小平同志說,毛澤東同志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的錯誤在於違反了他自己正確的東西,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為什麼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呢?這個原則對研究黨的歷史和領袖人物有什麼指導意義呢?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一個認識和看待歷史人物的重要新視點:“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這是一個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的重要觀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都會犯錯誤。我們經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研究歷史,以“神”的標准去看問題,就會對歷史人物提出不切實際的苛刻要求。我們共產黨人是歷史唯物主義者,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盡管革命領袖擁有很高的理論水平、豐富的斗爭經驗、卓越的領導才能,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認識和行動可以不受時代條件的限制。對歷史人物和革命領袖的評價,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隻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採取鄭重的態度,一是敢於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我們既不能因為領袖人物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是一切正義事業勝利的邏輯。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不斷開辟走向勝利的道路,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進程。自己的經驗,包括自己的失誤,是最好的歷史教科書。回顧歷史,是為了吸取和總結經驗教訓,以史為鑒,更好地前進。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有其主觀因素和個人責任,還在於復雜的國內國際的社會歷史原因,我們應該全面、歷史、辯証地看待和分析,這才是歷史唯物主義者應該採取的正確的、科學的態度。
研究我們黨90多年歷史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道路決定命運”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麼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黨和人民在歷史新時期把握現實、創造未來的出發陣地,沒有它提供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沒有它積累的思想成果、物質成果、制度成果,改革開放也難以順利推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從一個比較長的歷史時段以深邃的歷史眼光看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從黨的90多年歷史看,我們再對其作一個進一步的細分可以看到,黨的90多年歷史,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革命時期是從1921年到1949年即新民主主義革命28年的歷史,革命的任務是為了救國﹔建設時期是從1949年到1978年即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29年的歷史,建設的任務是為了興國﹔改革時期是從1978年至今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改革的任務是為了強國,今天改革的歷史時期還在進行和延續之中。革命、建設、改革是一個接續奮斗、接力探索的歷史過程。救國、興國、強國是一個逐漸提高、依次遞進的歷史狀態。每一個過程、每一種狀態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三個歷史階段中的三項偉大事業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幾代共產黨人的持續探索和奮斗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我們黨開創和發展的偉大事業堅持好、發展好。這個事業是一脈相承的,這段歷史是前后貫通的,這條路線是一以貫之的,這個奮斗是接續不斷的,它們之間不僅存在著時間上的連接,而且有著本質和內在的聯系。我們應該尊重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應該珍惜在艱辛探索中找到的來之不易的道路。走過的路不能忘記,做過的事要銘記在心。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所要求的:“把黨和人民90多年歷史的實踐及其經驗,當作時刻不能忘、須臾不能丟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一個根本要求:“把我們黨建設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毛澤東同志留給我們黨最重要的政治遺產就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和人民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鄭重地宣示和特別地強調:“我們要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把我們黨建設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繼承是發展、創新的前提,發展、創新是最好的繼承。繼承、發展、創新就是我們對毛澤東同志的最好紀念,也是我們黨的中央領導集體對全黨全國人民作出的庄嚴政治承諾。
那麼,什麼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就是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它們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新的形勢和歷史條件下,對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為什麼堅持”“怎樣堅持”的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深刻闡述。為什麼要堅持實事求是?他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為什麼要堅持群眾路線?他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為什麼要堅持獨立自主?他提出:“獨立自主是我們黨從中國實際出發、依靠黨和人民力量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必然結論。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怎樣堅持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實事求是的精神實質,如何做到實事求是,提出了具體要求。他指出:“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零亂的現象中發現事物內部存在的必然聯系,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事實上,從黨的理論創新的歷程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都是從實事求是這裡拓展、衍生和豐富、發展而來的。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要求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在推進改革發展、制定方針政策中,牢牢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充分體現這個基本國情的必然要求,堅持一切從這個基本國情出發。他還進一步要求我們,要自覺堅定實事求是的信念、增強實事求是的本領,時時處處把實事求是牢記於心、付諸於行。他還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必須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怎樣堅持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群眾路線的本質屬性,如何貫徹群眾路線,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堅持人民是決定我們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他要求,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我們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全黨同志的思想中,真正落實到每個黨員的行動上,下最大氣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怎樣堅持獨立自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獨立自主的特殊內涵,如何堅持獨立自主,提出了基本要求。他指出:“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歷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也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証。”他強調,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要增強政治定力,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絕不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和發展模式。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友好相處,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積極開展同各國的交流合作,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作者系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