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寧地區的對日作戰和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2-26   
分享到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在日軍的作戰重心還放在華北戰場之時,國民黨軍事當局就決定以上海為對日作戰的主戰場。蔣介石先后調集並指揮70萬兵力進行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廣大官兵不畏強敵,浴血奮戰,打得十分頑強。在上海市區的華德路口,中國軍隊第三十六師第二一五團第二營300余名官兵與敵展開白刃格斗,最后全部壯烈犧牲。在1937年8月14日至16日的上海空戰中,中國空軍英勇作戰,創下擊落敵機45架的戰績。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地區的組織和八路軍辦事處,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廣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積極推動上海各界、各階層民眾組織抗日救亡團體和戰地服務團,掀起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給國民黨軍隊的作戰以有力的支援。8月23日,日軍在川沙河口、獅子林、吳淞一帶強行登陸。中國守軍拼死抵抗。9月4日至7日,守衛寶山的姚子青營500多名官兵擊退日軍數次沖擊,最后多數壯烈犧牲。10月下旬,據守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的謝晉元等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四晝夜,殺敵數以百計,后突破敵重重包圍,退入英租界。上海日軍參謀本部鑒於戰局進展緩慢,不斷向地區增兵,先后投入兵力達20多萬。11月5日,日軍第十軍乘隙在杭州灣北部金山衛登陸,從西南面迂回包圍上海,市區蘇州河南岸的陣地也被日軍突破。11月8日,蔣介石鑒於守軍腹背受敵,下令全線撤退,向南、向西轉移。11月12日,日軍完全佔領上海。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中國軍隊斃傷敵4萬余人,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戰速決”的計劃。

日軍佔領上海后,立即轉兵直逼中國的首都南京。國民黨軍隊雖然在南京外圍同日軍進行了許多戰斗,給予敵人一定的殺傷,但終究不能阻擋多路日軍的猛烈攻擊。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佔領。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鬆井石根大將、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王中將和第六師團師團長谷壽夫中將等人的慫恿指揮下,日軍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持續六周之久。中國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體槍殺、焚燒、活埋以及用其他方法處死者,達30萬人以上。同時,南京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燒毀,幾乎所有的商店被搶劫一空。日軍進入南京市后的一個月中,發生約2萬起強奸、輪奸事件,連不到10歲的幼女和六七十歲的老婦都難以幸免。很多婦女被奸淫后又遭屠殺、毀尸,慘不忍睹。

南京變成一座尸橫遍野、滿目淒涼的死城。日軍為掩蓋罪行,嚴密封鎖新聞,同時焚尸滅跡,消滅罪証。但仍有不少正義人士、國際友人和外國記者不顧生命危險,組成國際安全區和難民收容所,千方百計保護中國婦女和兒童,給受害者以人道主義的援助。同時,把親眼目睹的日軍暴行,通過日記、信件、新聞照片等形式記錄在案,公布於世。《紐約時報》、《芝加哥每日新聞》等及時披露日軍在南京的野蠻罪行,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和譴責。1938年3月,澳大利亞人田伯烈編成的《外人目睹之日軍暴行》一書,是較早全面記錄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文獻。戰后,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及中國政府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認真地查証和確認,以及大量文獻檔案、目擊者、受害人提供的人証和物証,充分地証明,日軍在南京進行了有計劃、大規模的集體虐殺,每次慘遭殺害者達數百、數千甚至數萬人之多。南京軍事法庭在南京大屠殺主犯之一谷壽夫的死刑判決書中確認:“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同月二十一日,亦即在谷壽夫部隊駐京之期間內。計於中華門外花神廟、寶塔橋、石觀音、下關草鞋峽等處,我被俘軍民被日軍用機槍集體射殺並焚尸滅跡者,有單耀庭等十九萬余人。此外,零星屠殺,其尸體經慈善機關收埋者十五萬余具。被害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南京大屠殺鐵案如山,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本國內一些妄圖為日本侵略戰爭翻案的右翼勢力,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這是對歷史的肆意歪曲和對人類良心的欺騙。事實上,日本侵略者燒殺淫掠的野蠻暴行,絕不限於南京的一時一地。盧溝橋事變后,日軍制造了大量慘案,僅1937年至1940年制造的百人以上的大屠殺就達500多起。例如在晉北,日軍在30天中連續血洗天鎮、陽高、左雲、靈丘、朔縣、寧武、崞縣等縣城,屠殺無辜百姓1.6萬余人。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后,一路燒殺,使無錫、蘇州這些未設防的風景名勝古城,亦蒙受空前劫難。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為了制造精神恐怖,迫使中國人民屈服,還無視國際公法,對許多城鎮的非軍事目標(如商業區、居民區、文化區)進行狂轟濫炸。1938年5月28日至6月9日,日軍飛機連續對廣州進行大轟炸,市民被炸死者近萬人,傷者不計其數,許多商店、工廠、學校、醫院以及著名的中山紀念堂被炸毀。日軍佔領南京后,強迫更多的中國婦女充當“慰安婦”。這一野蠻行徑使許多中國婦女受盡凌辱和摧殘,不少人死於虐殺和疾病。日軍還在許多地區使用毒氣和細菌武器,殘酷地殺害中國軍人和無辜平民。在整個侵華戰爭中,日軍的上述暴行從未停止過。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