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濟南戰役
1999年是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喜慶年。在舉國歡慶的時候,我想起了親身經歷的濟南戰役和為攻克濟南犧牲的烈士們,深感勝利來之不易。
1948年7月中旬,津浦路中段戰役結束,我當時在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任政治處主任。七十三團奉命進至泰安以東山口鎮整訓。在整訓中戰士們自發地提出“打開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團報隨之刊登,極大地激勵了指戰員的練兵熱情。就在大家熱火朝天練兵的時候,縱隊政治部仲曦東主任來電話找我。仲主任嚴厲地問我,你們團報上登“打開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了吧?我回答后,仲主任嚴肅地批評說,你們怎麼亂提口號呢?我說這是戰士提出來的,我們覺得登出來,鼓舞士氣。仲主任說戰士們說說可以,你們怎麼把它登在團報上呢?我還要解釋,仲主任說別說了,趕快處理掉,把團報收回來。我雖然不解其意,但立即照辦了。事后,仲主任給我解釋:這個口號是華野已經內定的戰役口號。過早提出口號,暴露戰役企圖,驚動王耀武,於戰役行動不利!
9月16日,濟南戰役全線展開。經6晝夜鏖戰,至9月21日晨,我縱兄弟團隊將濟南東郊敵軍外圍主陣地茂嶺山、硯池山、燕翅山等全部攻克,東線我軍進逼外城下,給濟南城之敵以巨大震撼。同時,西線守敵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被迫率部舉行戰場起義,我攻城部隊乘勢逼近商埠和內城。9月22日凌晨,我團進入攻擊出發地霸王橋。霸王橋是外城永固門通往東郊的一座古老石橋,離永固門隻有1裡多,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外城城牆、敵設工事及敵人的活動。
為了不給敵喘息機會,我團奉命當天攻擊外城永固門。此次由於白天在開闊地攻擊,受到外城敵之火力側射及暗堡火力殺傷,攻擊失利。
聶鳳智司令員打電話直接找張慕韓團長說:王耀武在我軍迅速攻克外圍據點后,最頭痛的是感到時間不夠用。我們就是要發揚連續作戰、勇猛突擊的作風,不給敵人調整部署的時間,趁敵人部署混亂、舉棋不定的時候,攻下外城攻內城。又說:有許多兄弟部隊向你們挑戰,條件就是看誰先攻進城去。為了迅速攻下外城,上級特派來4輛坦克給你指揮。張慕韓一邊聽著電話,一邊向聶司令員表態說:“請首長放心,今晚一定攻進外城。”
張慕韓放下電話即命一營長董萬華來開協作會議。
這是七十三團第一次召開步兵、炮兵、坦克兵協同作戰會議。為了鄭重,參謀人員還特地用彈藥箱拼成了“桌子、椅子”,團首長各自拿出自己的香煙招待客人。會議開始,董萬華首先介紹了攻擊失利的主要原因,並提出了下一步攻擊方案。炮兵、坦克連長因為都已看過永固門外地形、敵堡和敵城頭的工事,也提出了作戰想法和對步兵的要求。團長張慕韓聽過大家意見后,激動地說:“今天是我們團,也是我們師,部隊歷史上多兵種聯合作戰的第一次,我相信一定能配合好,一定是勝利的開端!”隨即講了聯合作戰的具體部署,特別要求一營:首先必須抓住坦克攻擊有效時機殲敵,佔領敵人陣地,攻佔永固門﹔二是要絕對保護坦克的安全。
下午16時,攻擊開始。榴彈炮首先怒吼起來,一發接一發地向預定目標轟擊,一時敵人啞巴了。坦克直向永固門外敵人工事扑去。鹿砦被碾碎,鐵絲網被壓垮,穿甲彈、高射彈一發發准確地鑽進敵人的工事裡爆炸。
這一下把敵人打蒙了,他們不相信“共軍”也有坦克。有的敵人鑽出地堡,一邊打著聯絡信號,一邊扯著嗓子罵:“你他媽的往哪兒打?瞎眼啦?我們是保六旅,八路在那邊……”,話音未落,兩聲炮響,那個喊叫的家伙就和地堡一起上西天了……
坦克打得好,戰士們從戰壕裡跳出來叫好。跟隨坦克沖擊的二連戰士,更是把什麼都忘記了,他們和坦克比賽起來。排長於子安帶領戰士於瑞榮也連續炸毀敵3個地堡,又消滅了一批殘存在地堡內的殘敵,使攻城道路更為安全。董萬華向團裡報告:“永固門外敵人已被肅清”。張慕韓團長馬上命令榴炮營長胡建勝“向永固門開炮”!永固門上立刻火光閃閃,濃煙翻滾。永固門在我炮火和坦克攻擊下很快便垮了。
董萬華一看,永固門城樓不見了。此時,離總攻時間還差10分鐘,為不失時機,他果斷命令三連向城頭突擊。三連連長董崇信,政治指導員尹秀亭率領全連奮不顧身搭梯登城,迅速佔領永固門兩側。頃刻間,部隊潮水般沖上城頭,鞏固擴大突破口。戰士冷乃福在隨隊沖擊城頭時,突然發現城門北側還有一個地堡在射擊,他三步兩步沖上去,向地堡扔了2個手榴彈,說了聲“見鬼去吧”,地堡隨即啞巴了。與此同時,副班長和另一名戰士也把2個地堡消滅掉了。一營、二營迅速突進城關,展開激烈巷戰。
在此前,七十五、八十、八十一團也突破了敵防御前沿,登上城頭,並打退敵多次反扑,掃清了城頭之敵及火力點,下城投入縱深戰斗。渤海縱隊由花園庄突入,三縱隊由杆石橋突入,十、十一縱隊又攻下永鎮門。西線我軍也攻下商埠敵佔各點。我軍從四面八方向敵人攻擊。
所謂“聰明過人的國民黨才子王耀武”沒想到我軍這麼快攻老城,他一面調整部署,一面急切地向蔣介石求援,但蔣介石要王耀武沉住氣等待援兵,叫他像陳明仁守四平街一樣來死守濟南。
9月23日拂曉,天降寒雨,敵人出動多批敵機向我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戰場上炸得烏煙瘴氣。我團指戰員忍受著寒冷和徹夜作戰的疲勞及敵機的轟炸,頑強勇猛地向敵突擊,步步逼近內城護河城邊。
為了不給王耀武以喘息的機會,兵團指揮部命令各攻城部隊抓緊一切時間做好今晚攻內城的准備工作。
團長張慕韓帶參謀到三營陣地前沿觀察敵情和地形,選擇突破點。他看到城牆約有十四五米高,在此處拐了一個90度的彎,這裡正是內城的東南角。城上有一高大建筑物氣象台,它是全城的制高點,敵人利用城東南角可以封鎖好大一片地區。城牆上又有上、中、下3層火力點,城牆根躺著一條寬大的護城河,此處水流緩慢,隻在東南角拐彎處激起漩渦。這裡靠近黑虎泉,那一抱多粗的老虎頭,還噴著水柱。張團長感嘆地說,想不到這個供人欣賞的勝景,如今成了戰斗的障礙。
經過觀察並與營連干部研究后,張團長立即召開團黨委會,研究攻內城的問題。大家一致認為,突破口選在城東南角比較合適,這裡護城河雖寬,但水流不急,亦不很深。城東南角上有氣象台,便於我登城部隊擴大和守住突破口,王耀武不會料到我們在他認為最安全之處登城,打他個“出敵不意”。
張慕韓將團黨委研究的方案報告給師、縱隊首長。不長時間,電話鈴響了。聶司令員說的第一句話是:“張幕韓,你們好大的膽量。”聶司令員接著說:“你們的方案,我和劉政委研究了,你們決定的是正確的。從東南角突擊,看來困難很大,但我們可以打敵人料不到的地方,敵人是不會認為我們敢從險地選突破口的。”聶司令員繼續說,“山東政府和人民授給我縱‘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大旗,縱隊黨委研究就授給你們團,希望你們團不辜負山東人民的希望。”張慕韓立即表態:請縱隊黨委首長放心,我們團一定把勝利紅旗首先插上濟南城頭。
會后,團領導各自深入營、連,幫助做今晚攻城的准備工作。張慕韓到三營,研究攻城的具體部署,我到七連送旗,並幫助做攻城思想政治工作。
23日下午4時許,我和團政治處干事冒著敵機轟炸,來到七連,在指導員彭超陪同下,看望和問候全連干部和戰士。隨后,在靠近護城河東南一座院子裡,七連召集全連各戰斗組的骨干,舉行授旗儀式。我在講話中說:“同志們,我是代表團黨委給七連送旗來的。這面紅旗是山東3800萬人民授給九縱隊的,縱隊黨委又把它授予擔負主攻內城任務的連隊,這表示上級對我們七十三團和英雄連的信任。我相信,七連的英雄們,共產黨員同志們一定能把這面旗子插到城頭上!”大家齊聲回答:“請上級放心,我們一定把紅旗插到城頭上!”
9月23日18時整,夜幕剛剛降臨,我軍總攻城的炮聲響了。剛才還一片沉靜的內城,頓時炮火轟鳴。我軍遠射程炮摧毀著皇亭體育場、警察局以及舊省政府等處的敵炮兵群。各種抵近射擊的炮、輕重機槍,各自對准預定的目標,准確地射擊著。城東南角城頭上一團團火球升起,聲響如雷。大地震動了,天空被撕裂,曳光彈飛馳,照明彈騰空,城上敵人被打啞了。
炮火延伸后,攻擊信號升起,緊靠護城河半壁街的七連開始攻擊。連長肖錫謙立即命令五班爆破手孫喜上。孫喜抱起炸藥包,趁著煙霧掩護順著河岸的一條斜坡小路而下,趟著水過了河。爬上岸一看,原設鹿砦、鐵絲網已被我軍炮火炸得七零八落,不用爆破了,隨即他扒開一條通道。忽然,城牆根下響起一排槍聲,一看,暗堡敵人在那裡作怪。他悄悄地從側面上去,把炸藥包貼在暗堡上,一拉弦,敵人的暗堡上天了。六班長孫高亭隨即帶領全組扛著百斤重的炸藥杆踏著孫喜指引的小石橋沖過護城河,靠近城牆,找准爆破點。孫高亭用力舉著炸藥包,兩個戰士各持一撐杆,3人用熟練的動作,迅速把炸藥豎起。炸藥杆穩后,一拉弦,“轟”的一聲巨響,城牆上磚頭石塊亂飛,火光中看到城頭上出現了一個缺口。肖錫謙認為口子太小,命令繼續爆破,王碩文、曲傳海、張雲青按照孫高亭指給他們的路,冒著敵人的火力封鎖,沖過城河。高大的城牆已被我軍的炮火和剛才的爆破炸得面目瘡痍,亂石、碎磚成了他們豎炸藥的最大障礙,他們3人吃力地豎了幾次才弄好。被我軍打得暈頭轉向的敵人清醒過來,拼命地向城下投手榴彈。張雲青負傷了。王碩文叫小曲把小張背下去,小張說,組長,不用管我,我能堅持,你們趕快下去。張雲青忍痛從地上站起來,扑到炸藥杆上,抓住導火索懇求說:“組長,讓我拉這次弦吧!”時間就是生命。在張雲青懇求下,王碩文隻好答應,弦一響,小張倒在血泊中,接著副班長孫景龍小組又送上一包炸藥,剛豎起炸藥杆,不幸失利,全部傷亡。等待不及的孫高亭又一次上去拉響炸藥。經過七連英雄的連續爆破,城牆終於被炸開一個豁口。
肖連長借著火光看到爆破成功,命令梯子組架梯子,三排突擊,火力組集中火力掩護。陳序芳等4人抬著300余斤重的梯子趟著水直奔城下。他們按照戰前練兵的方法,把梯子往城牆一靠,中間用撐杆頂著,梯子前面的小車輪向上滾動,沒用兩分鐘,12米多高,300多斤重的梯子便牢靠地架在城牆上了。突擊隊飛快地沖上梯子,可爬到上面一看,離城頭還有一截,一時爬不上去。就在這時,被打昏蘇醒過來的敵人投下手榴彈,好多人負傷,第一次登城失利。
肖錫謙命令火力封鎖敵人,三排繼續突擊,接著七連戰士們前赴后繼頑強突擊,但終因我軍炮火已延伸,火力壓不住敵人。連續兩次突擊均失利,梯子也被敵炸斷。七連攻擊受挫,全連指戰員心情沉重,怒火心中燒,第四爆破組又沖了上去。
透過敵射火力的火光,大家看到炸藥包已順著城牆豎起來了,但一分鐘、兩分鐘……,沒有聽到爆炸聲。這時,城上的敵人手雷、輕重機槍一起猛打,企圖封鎖我過河的突擊部隊,孫高亭看得清楚,迅速沖過護城河,扑向已豎起的炸藥包,拉著導火索,孫高亭這一驚險的壯舉,終於把城牆頂端炸開一個三四米寬的大口子。
不等硝煙散盡,七班長李光臣就帶領梯子組抬著梯子飛身過河。但是,敵人的反應也很快,我炸藥爆炸一過,敵軍官就催著工事裡的敵人爬出來用火力向突破口射擊。隨著敵人輕機槍、重機槍、手榴彈、照明彈、燃燒彈一起向我突擊隊位置傾倒,燃燒彈打著半邊街的民房,大火燃燒起來,給七連攻擊造成極大困難。
營長王玉芝看到七連的情況嚴峻,問肖連長、彭指導員:你們連還有沒有力量繼續攻擊?八連要求好幾次了。肖錫謙、彭超焦急而肯定地說:“我們有力量,我們保証完成攻擊內城的任務!我們爆破傷亡兩個組,還有兩個組﹔梯子組有傷亡,但不大﹔突擊隊傷亡一個班﹔三排可以合並成兩個班,一排還沒動呢?就是缺炸藥和梯子。”“好吧,我們召集戰士研究失利的原因和再次攻擊的辦法。你們派人到營部取炸藥和梯子去。”
肖連長和彭指導員立即在陣地上召集支委和黨小組長開會研究失利原因和再次攻擊的方案。這時,傳來兩個不幸消息:營指揮所遭炮火轟炸,教導員郭奎武和負責指揮炮兵的副團長李靖受傷,右翼七十九團一度登城成功。在敵人猛烈反擊下,后續部隊沒突上去,突破口又被敵佔領,攻上城頭的指戰員壯烈犧牲。從西南角坤順門攻擊的十三縱隊—○九團突進兩個連,經過激烈而殘酷的爭奪戰,突破口也被敵人重新封死。
於是,攻城部隊全線受挫,一時間,東西南3個方向全都處於沉寂之中。
團指揮所一次次接到三營關於七連攻城失利的報告,大家心情沉重,沉思著失利的原因。就在這時,電話鈴響了,打破隱蔽部沉悶的氣氛。
聶司令員問:“你們的情況怎麼樣?如果今晚繼續攻擊沒把握,許司令說可以撤下來整頓再攻。你們意見怎麼樣?”張慕韓馬上回答:我們把情況研究過了。七連3次攻擊失利,有一些傷亡,但指戰員們信心十足,再次要求繼續攻擊。三營還有八、九連隨時可接替七連,請首長放心,我們保証今晚把內城攻破。我和王濟生主任馬上就到七連組織第四次突擊。聶司令員是七十三團的老首長,他知道這個團從來就是英勇善戰,百折不撓。他關切地問張慕韓還有什麼要求?張慕韓提出要20發炮彈。聶司令員爽快地說:給你們50發!並提醒說:一是不要蠻干,要在戰術上多動腦筋,關鍵是要找出失利的原因﹔二要接受兄弟部隊的教訓,上城后要迅速向兩翼擴展,鞏固住突破口。二梯隊上去要大膽鍥入,插進敵人縱深,打亂敵人部署。祝你們成功!
9月24日零點,張團長和我來到七連前沿陣地,七連干部戰士見到我們來了,就嚷:首長快下命令吧,我們研究好了,也准備好了,保証再攻完成任務!這時肖錫謙把七連3次攻擊失利的情況和支委、小組長研究的情況向我們作了匯報。隨后,我和彭超到二班突擊隊找戰士了解情況。
班長李永江正在與全班議論著什麼,看到我們來了,就站起身著急地說:主任,我們早准備好了,這次突擊登城,我保証在敵人沒有醒過來就叫他上西天!我表揚了他們的英雄氣概,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發揚后勁,最后5分鐘奪取勝利。我又到爆破組、后勤組一一看望。然后和張團長來到了營指揮所,這時炮兵營長也來了。張慕韓團長主持召開步炮協同會,分析了前幾次攻擊失利的原因,研究制定了不待炮火延伸,突擊隊即迅速攻敵登城的方案。
9月24日凌晨1時30分,第4次攻擊內城戰斗打響。全縱隊的炮火都支援著這個方向,炮彈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敵人飛去。直接支援七連登城的炮火,一顆顆落在城東南角上,城牆上工事被炸毀,城頭上磚頭、石塊在空中亂飛。就在炮火猛烈轟擊城頭的時候,七連連長肖錫謙、彭指導員把指揮位置又向護城河邊移前一步,直接指揮各組人員攻擊。孫高亭率領2人,冒著磚頭石塊迅速過河,把炸藥送上城牆。梯子組在炸藥爆破的火光中過河架梯。組裡有4人負傷,有的血流滿面,但沒有一人畏縮不前。由於梯子不夠長,幾個人把梯子推到頂端,他們牢牢地抱住梯腳。連長即命突擊隊登城。第一突擊隊剛沖上就被敵側射火力打下來。寶貴的時機再也不能錯過,肖錫謙命二班長李永江突擊。李永江說聲:“二班跟我來!”以嫻熟的動作登上雲梯,當他登到梯子頂一看,大吃一驚,梯子比城頭短了半人高!關鍵時刻不容遲疑,他急中生智,一腳踏著梯子頂端,雙手扒住城牆上的石頭,“霍”地一下登上城頭。然后機智地佔據有利地形,向反擊的敵人一陣猛掃。在萬分緊急之時,共產黨員於洪鐸帶領著滕元興、周頂仁、機槍手王會、機槍班長馮立國也緊跟上來。李永江當機立斷地說:老於你和小滕向西打,我向北打,馮班長和王會守住突擊口,聯系后續部隊登城,突破口是咱的命根子,決不能丟掉!
李永江剛向北走出幾步,就發現一股敵人嚷著:快佔陣地!李永江用沖鋒槍一個點射,敵人有的倒下,有的向后跑。李永江緊追不放,追到氣象台門口,他開展政治攻勢,迫使20多個敵人交槍投降。李永江發現另一處敵人不肯投降,就用手榴彈和沖鋒槍消滅了他們。於洪鐸帶著小滕向西發展,沒走多遠,迎面上來一群敵人,於洪鐸和小滕端起沖鋒槍掃了兩個扇子面,敵人死的死,傷的傷,其余的扭頭向后跑。於洪鐸和小滕緊追不放。忽然發現從西面又跑來一股敵人,一個軍官喊:不准跑,誰跑槍斃誰!於洪鐸隨手把兩枚手榴彈扔進敵群,小滕用沖鋒槍掃,把敵人打得鬼哭狼嚎,亂成一片。有一敵機槍手還想向我射擊,於洪鐸一個箭步扑上去,抓住槍筒就奪,敵人驚慌地扣動扳機,子彈從於洪鐸腋下飛過。正在危急之時,小滕趕來用槍托砸碎敵人的腦袋。兩人又向敵人掃射,並喊話叫敵人投降,十幾個敵人乖乖地放下武器。機槍班長馮立國和王會守在正面,發現左側有敵人叫:快扔手榴彈,他們上來了!王會用機槍消滅了敵人。這一切,都發生在短暫的時間裡。七連勇士們用智慧和勇敢消滅了當前之敵,繼續與敵人厮殺。
在登城勇士危機之時,頭部已負傷的連長肖錫謙,帶著突擊隊登上城頭。肖錫謙看到李永江等,高興地說:同志們打得好,給你們報功!我們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這裡,誓死守住突破口,保証八連、九連登城!肖錫謙立即把已經登城戰士分成3組,規定具體任務。各組剛剛就位,敵人就開始順城牆西邊和氣象台北邊向我反扑。這是王耀武特選的“敢死隊”,一手提大刀,一手持短槍,“嗷嗷”叫著沖過來。肖連長和戰士們毫無懼色,等敵人靠近我工事前沿,肖錫謙首先一槍把沖在最前面的大個子敵人擊斃,王會的機槍接著射向敵群。敵軍官在后督陣,敵人又沖上來。李永江依托工事對付從北邊來的敵人,連續投出70多個手榴彈。他頭部負傷,血流滿面,包扎一下,繼續堅持戰斗。機槍班長馮立國腮和眼被彈皮崩傷,一時昏了過去,醒來后又繼續打擊敵人。一班長鄭田芳右手負傷,就用左手扔手榴彈。三班長王新慶腰和腿負傷,仍帶著戰士向西打下去。指導員彭超在登城時右腿中彈,通信員要背他下去,彭超說:我不能下去,我要上城!說著咬緊牙關,強忍劇痛,靠一隻腿和右手的支撐,在通信員的幫助下,艱難地登上城頭。彭超摸到氣象台時,再也走不動了,倚在工事上喊道:同志們,堅決守住突破口,后邊部隊上來了!
城頭上的混戰拼殺更顯出七連“常勝連”的英雄本色。部隊建制亂了,干部及時編成戰斗組織,戰士自覺地聽從指揮﹔自帶彈藥打光了,就找敵人的槍、彈打敵人,槍、彈沒有了,就用石頭磚塊砸。
七連指戰員鏖戰城頭是整個攻城戰中最壯烈的一幕。戰前七連144人,經過4次攻城和城頭浴血奮戰,絕大多數同志均帶傷戰斗,終於打垮了敵主力整編七十三師十五旅四十三團的10多次反扑,牢牢守住了突破口,實踐了把最后一滴血洒在濟南城頭的誓言,再次表現了“常勝連”不可戰勝的英雄氣概。指導員命令宋炳科把紅旗插上氣象台的頂端,在硝煙彌漫、火光閃閃中招展的紅旗,鼓舞著全團和兄弟團隊奮勇攻城。
八、九連登上城頭后銳不可當,沿著城上交通壕向敵猛打。八連向西沖垮敵人反扑,打出40余米。九連向北打,恰逢敵十五旅通信營瘋狂地扑過來,二班長王其鵬迅速投出手榴彈,並用沖鋒槍打退敵人,乘機佔領工事,和3個戰士一起利用敵工事與敵人對陣。三營登城后經過激烈反復的混戰,七連打開的突破口終於牢牢地鞏固了。二營長崔玉法帶部隊登上城之后,敵我勢態已有所改變,但敵人仍然利用火力反擊,企圖大量殺傷我登城指戰員,阻止我軍下城巷城。
團指揮所登城后,張慕韓團長為鞏固突破口勝利,於24日晨4時50分命令部隊下城投入巷戰。但因背繩、布的同志犧牲了,原准備下城的繩和布沒有了。正在為難之際,九連二班長王其鵬高呼“爭取下城第一名,活捉王耀武當英雄!”說完,首先跳下城去,其他同志也都緊隨其后,跳下城去投入激烈的巷戰……
經過半天多逐街逐巷的激烈爭奪戰,24日13時許,四連攻進舊省政府,爾后直扑新省政府。七連下城后向西攻進,轉而插向西北角,打遍半個內城,所向披靡。下午17時又首先攻進新省政府,相繼與兄弟部隊會合,將突圍之敵殲滅。大部敵人在我凌厲攻勢面前放下武器投降。傍晚,內城守敵全部被殲,濟南戰役勝利結束。
第二天,我站在城頭仔細觀察,東南角又高又陡的城牆,雖然被炮火、炸藥炸開口子,但並不大,梯子直立距城頭還差近一人高。在炮火齊鳴、炸聲似雷、碎磚石塊亂飛的情況下,人是怎樣飛上城來的呢?我自己爬到梯頂上不去,一名偵察員從城頭上遞給我一條步槍叫我抓住槍托,警衛員在梯頭上用肩和手推我,我抓住槍托,腳蹬人頭才上來的!僅此,我完全可以想象出昨夜七連城頭爭城厮殺的情景是多麼壯烈。
戰后,中共中央發來賀電,新華社專門發表社論,表彰濟南戰役中建立特殊功勛的英雄部隊。9月24日濟南解放當天,中央軍委復電華野:批准授予九縱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濟南第一團”稱號。10月10日,在濟南城東歷城縣的港溝舉行隆重的授獎命名大會。縱隊司令員聶鳳智宣讀了嘉獎令,並將一面繡著“濟南第一團”的紅旗,授予團長張慕韓。七連獲“濟南英雄連”稱號,並給該連記集體特等功一次﹔七連二班長李永江、二班戰士於洪鐸、九連二班班長王其鵬3人榮膺“濟南英雄”稱號﹔七連六班長孫高亭立特等功,七連長肖錫謙、指導員彭超以及戰士滕元興、張雲青、王碩文、曲傳海、馮立國、李光臣、陳序芳、孫喜、宋炳科等一大批同志,都記功受獎。我團在濟南外城、內城的突破、巷戰中將近2000同志流過血,400余人付出寶貴生命。他們用血的代價,換來了勝利。我們活著的人應繼承他們遺志,保持和發揚光榮傳統,爭取更大勝利。
(摘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資料》,中共黨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