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華中、華南抗日根據地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5-30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轉戰大江南北,創建華中抗日革命根據地的新四軍部隊

為了貫徹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確定的“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原局,領導長江以北、隴海路以南廣大地區的工作。1939年1月28日,劉少奇從延安到達河南確山竹溝鎮,正式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領導機關,劉少奇任書記,郭述申、朱理治、彭雪楓、鄭位三等為委員。為適應戰爭發展的新形勢,中原局決定撤銷原湖北、河南省委,成立豫鄂邊、鄂豫皖、鄂中、鄂西北、豫西等區黨委﹔規定淪陷區黨的主要任務是建立、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放手發動群眾、武裝群眾,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規定未淪陷地區黨的任務是開展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積蓄力量,支援敵后抗戰。劉少奇特別強調建立和擴大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重要性﹔強調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要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孤立反共頑固派。中原局的成立,對華中敵后抗戰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9年2月,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委托,到達皖南新四軍軍部。根據敵佔東南地區的情況,他提出新四軍發展華中的三條原則:(1)哪個地方空虛,就向哪個地方發展﹔(2)哪個地方危險,就到哪個地方去創造新的活動地區﹔(3)哪個地方隻有敵人偽軍,友黨友軍較不注意沒有去活動,就向哪裡發展。他還同新四軍領導人商定今后的活動方針是:向北發展,向東作戰,鞏固現在陣地。周恩來的皖南之行,對促進新四軍迅速貫徹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出師東進,鞏固和擴大華中根據地,起了積極的作用。

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新四軍各部隊沖破國民黨的限制,進一步向敵后挺進,發展抗日武裝,擴大抗日陣地,在華中敵后戰場同日軍展開了英勇的斗爭。

進入江南敵后的第四軍第一、第二支隊貫徹“向北發展,向東作戰,鞏固現在陣地”的方針,在鞏固蘇南茅山根據地的同時,積極實行東進北上。1939年2月,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欠一個營)在丹陽游擊縱隊配合下向北挺進揚中,殲滅偽軍一個團的大部,控制了揚中和大橋一帶沿江地區﹔同時,主動與駐泰州的國民黨地方實力派、魯蘇皖邊游擊軍總指揮李明揚、副總指揮李長江(簡稱“二李”)建立抗日統一戰線關系。5月,新四軍又以第六團東進,改稱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第二路,活躍在無錫、蘇州一帶。6月24日,“江抗”第二路夜襲蘇州西北的滸墅關車站,燒毀車站,炸毀鐵軌,全殲日軍55人、偽軍一個中隊,迫使京滬鐵路運輸中斷三天。7月23日,“江抗”一部挺進上海近郊,夜襲虹橋機場,震動整個上海市。11月,第一、第二支隊領導機關合並,成立以陳毅、粟裕為正副指揮的江南指揮部,並派主力一部組成新四軍挺進縱隊和蘇皖支隊渡江北上,執行開辟蘇北的任務。留下的部隊后來由譚震林率領堅持蘇南的戰斗。1939年,留在皖南的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及第三支隊,在銅陵、繁昌和涇縣地區對日作戰200余次,保衛了皖南抗日根據地。

為了加強對江北新四軍部隊的指導,新四軍參謀長張雲逸於1938年11月率軍部特務營由皖南到達皖中無為地區,將廬江、無為地區黨組織領導的游擊隊統一整編為新四軍江北游擊隊,擔負皖中抗戰的任務。1939年5月,新四軍軍長葉挺由皖南北上,在皖中廬江東湯池宣布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張雲逸、徐海東分別擔任正副指揮。接著,新四軍第四支隊進行改編,由徐海東兼任司令員,鄭位三任政治委員。第五支隊以原第四支隊第八團為基礎擴編而成,羅炳輝任司令員,郭述申任政治委員。整編后的第四、第五支隊,按照東進部署,分別開赴津浦路兩側發動群眾,開辟了淮南以定遠縣藕塘為中心的津浦路西和以來安縣半塔集為中心的津浦路東根據地,即皖東抗日根據地。

1938年9月30日,彭雪楓率領新四軍游擊支隊370余人,從竹溝出發挺進豫東。10月11日在西華縣杜崗同吳芝圃、蕭望東率領的兩支游擊隊會合,編成三個大隊,共1000余人。10月下旬,部隊東渡黃泛區向豫東敵后挺進,在開辟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的戰斗中不斷壯大。到1939年11月,已發展到1.2萬余人,改稱新四軍第六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另一支在竹溝組建的李先念領導的新四軍獨立游擊大隊,於1939年1月挺進鄂中。4月,與信陽挺進隊一部合編為新四軍鄂中游擊支隊。5月,游擊支隊與湖北省抗日游擊大隊應山縣抗敵自衛團一部合編為新四軍挺進團。6月上旬,陳少敏率信陽挺進隊一部及竹溝來的干部50余人編入挺進團。6月中旬,根據中原局的指示,豫南及鄂中的武裝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李先念任司令員,陳少敏兼政治委員。11月,新的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成立,邊區各武裝力量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李先念任司令員,朱理治任政治委員。這支部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創立了以白兆山、大悟山為中心的豫鄂(也稱鄂豫)邊抗日根據地。1940年6月,為配合正面戰場,牽制敵人,部隊主力向西作戰略展開,一舉攻佔京山縣坪壩,並三次擊退日軍反扑,保住了白兆山的南面門戶。

1939年3月,劉少奇回延安。9月,偕同徐海東率一批干部回到竹溝鎮。11月,率中原局機關經豫皖蘇邊區抵達皖東藕塘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同年12月至1940年2月,中原局連續召開三次會議,深入討論發展華中的戰略方向、根據地建設和統一戰線等問題。中原局認為,蘇北已是敵后,地靠山東,可同八路軍相互策應,開辟這個地區,可以使華中同華北連接起來。蘇北雖有國民黨江蘇省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等部,但他們消極抗日,排斥和迫害抗日力量,魚肉鄉裡,為人民所痛恨。為此,中原局建議中央派一部分八路軍南下,協同北上的江南新四軍,支援江北新四軍,大力發展蘇北游擊戰爭。

194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對新四軍發展方針的指示,要求新四軍大江南北部隊應在現地區力求發展,江南陳毅處應努力向蘇北發展。5月4日,中共中央再次要求東南局,要敢於沖破國民黨頑固派的限制,放手發動群眾,向一切敵人佔領區域發展,獨立自主地擴大軍隊,建立抗日政權。6月,蘇南新四軍擊退國民黨軍隊的阻攔,積極部署渡江北上,執行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6月底,駐泰州的國民黨軍李明揚、李長江部受韓德勤唆使,攻擊郭村一帶的新四軍挺進縱隊。新四軍奮起自衛,迫使“二李”退守泰州城。為打開蘇北抗戰局面,擴大統一戰線,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確定繼續實行“聯李,擊敵,孤韓”的策略方針。7月3日,陳毅到達郭村向部隊闡明這一方針,同時派人與“二李”聯系,重申團結抗日主張,讓出郭村,釋放俘虜,歸還槍支。“二李”表示感謝,並同意恢復原已初步建立的合作關系。7月中旬,江南指揮部改稱蘇北指揮部,下轄三個縱隊九個團,共7000余人。該部隨后東進到泰興、靖江、如皋一帶,建立以黃橋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這支部隊分兵發動群眾,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爭取了蘇北著名耆紳韓國鈞為代表的地方愛國人士同共產黨合作。

為了配合開辟蘇北,發展華中抗日根據地,1940年5月,黃克誠奉命率八路軍第二縱隊第三四四旅和新編第二旅共1.2萬余人,由冀魯豫南下,6月下旬在皖北渦陽縣新興集與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第六支隊會合。七八月間,八路軍第二縱隊和新四軍第六支隊,以及1939年5月南下創建皖東北根據地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蘇魯豫支隊、10月進入皖東北根據地的原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等部,合編為八路軍第四和第五兩個縱隊。第四縱隊由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留豫皖蘇地區執行向西防御的任務﹔第五縱隊由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執行配合已經渡過長江北上的陳毅、粟裕所部東進淮海開辟蘇北的任務。10月10日,由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在東台白駒鎮與蘇北新四軍會師。

1940年11月,為統一對華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領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成立華中總指揮部,葉挺任總指揮,劉少奇任政治委員,陳毅任副總指揮(葉挺抵達蘇北前由陳毅代理總指揮)。到1940年底,新四軍在兩年多的敵后抗日游擊戰中,展開於南京、上海、武漢、徐州、開封外圍,直接威脅敵人的統治中心地區﹔共對日、偽軍作戰2700次,斃傷俘敵5.5萬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在華中建立了皖東、豫皖蘇、皖東北、蘇北等抗日民主根據地,擴大了蘇南、皖中根據地,溝通了華北與華中抗日根據地的聯系,新四軍主力部隊發展到近9萬人,地方武裝和不脫產的地方武裝數十萬人。

在華南,廣州失陷后,國民黨軍隊潰逃,日軍佔領廣九鐵路兩側十多座縣城。中共廣東地方組織領導成立惠(陽)寶(安)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和東(莞)寶(安)惠(陽)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1940年9月,這兩支游擊隊改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第五大隊,戰斗在廣九路兩側和大嶺山、陽台山區,創建了東江抗日游擊根據地。此后,游擊隊發展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尹林平任政治委員。廣州市郊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二支隊也在斗爭中發展起來。中共地方組織還在粵中、雷州半島、潮汕等地區組織和發展起抗日游擊武裝。1938年12月初,長期戰斗在海南島的瓊崖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獨立隊在馮白駒等領導下,團結漢、黎、苗各族人民,堅持抗日游擊戰爭。到1940年底,部隊發展到2500人。以后部隊改稱廣東省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簡稱瓊崖縱隊),馮白駒任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共產黨領導的這些華南抗日游擊隊,創建和發展了瓊崖、東江和珠江等抗日游擊根據地,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日、偽軍的“清鄉”和“掃蕩”,打退國民黨頑固派的多次進攻,壯大了自己。他們的斗爭,得到當地人民和海外愛國僑胞的積極支持。

香港和澳門是抗戰時期中國獲取海外援助的重要中轉地。港澳同胞積極參加了各種抗日救亡活動。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同盟”長期以香港為基地,在港澳同胞的支持下,聯絡海外僑胞,募集大量捐款,支援了祖國抗戰。中國共產黨利用香港特殊的環境和條件,聯絡國際反法西斯力量支援中國抗戰,組織開展抗日文化運動。香港淪陷后,香港同胞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斗爭,黨領導的東江縱隊在香港地區營救了大批文化人和國際友人。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