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引向深入

作者:曲青山    發布時間:2014-06-03    來源:中直黨建網
分享到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一系列重要講話,站在時代發展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事關黨和國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重要論述是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對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貫徹和體現。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這種意義,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講,我以為,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第一,從政治意義上講,這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根本前提﹔第二,從理論意義上講,這是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進一步推進全黨理論武裝的根本要求﹔第三,從實踐意義上講,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地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証﹔第四,從方法論意義上講,這是增強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工作和領導能力的重要途徑﹔第五,從精神激勵意義上講,這是煥發全黨全國人民奮勇前進和創造熱情的強大動力。前一段時間,我在中央黨校參加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培訓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之后的體會和感受,用簡短的幾句話概括就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振聾發聵、穿透人心。講話以理論的力量、事實的力量、數據的力量、邏輯的力量、文獻的力量、經典的力量、歷史的力量、情感的力量,說服人、啟迪人、教育人、引導人、警示人、感染人、激勵人,學后使人培根、壯膽、明目﹔啟智、醒腦、提神﹔充電、加油、鼓勁。給我們信心,給我們智慧,給我們思想,給我們力量。

一、充分認識黨史部門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學習貫徹的自覺性、主動性

就黨史部門實際而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這個意義除了前面所講的以外,我以為,還有以下幾個方面,這幾個方面是從黨史部門和黨史工作的角度和領域講的。首先,“ 黨史姓黨”決定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對我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央黨史研究室是中央直屬工作部門,也是中央黨的歷史的研究部門。在這個部門工作的同志都是黨組織的一員。黨史部門是為黨修史立傳的,黨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以史鑒今、資政育人。黨史工作者如何立信史,存真史?黨史部門如何按照中央和各級黨委的要求編寫好黨史,發揮好黨史工作的作用?這就需要解決好幾個相關的重大政治問題,比如理想信念問題、政治立場問題、發展思路問題、目標任務問題、前進方向問題,等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給了我們這些問題以全面系統、科學正確的回答。

其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現的歷史觀,是我們黨史工作者研究黨史所要學習和掌握的科學方法。我們經常比喻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這是因為它是科學,是真理,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偉大工具”。從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隻有馬克思主義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作出了科學的揭示和回答。如何研究黨史?世界觀的問題、方法論的問題,至關重要。用馬克思主義去指導研究歷史形成的基本觀點,就是科學的歷史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我們可以感受到,他首先堅持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比如戰略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等等,他運用這些科學的思維方法去認識和分析問題,去評價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他在闡述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時,始終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將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放在當時歷史背景及其歷史條件下去對待去把握。他的講話打通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連貫了歷史、現實和將來,以堅定的信仰看歷史,以為民的情懷看歷史,以歷史的發展看歷史,以責任的擔當看歷史,以民族的使命看歷史,以未來的前景看歷史,這就是為什麼他講歷史時,是那麼自然,那麼契合,那麼有說服力,那麼有沖擊力,那麼有震撼力,舉例那麼恰當,聯系實際那麼緊密,明析事理那麼發人深省、令人深思。道理就在這裡,奧妙也在這裡。學習掌握了科學的方法,研究黨史就會事半功倍。研究方法不當,就會事倍功半,甚至會得出與歷史事實大相徑庭、完全錯誤的判斷和結論。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對黨史重大問題、重要歷史人物所作出的結論、所提出的新的科學論斷,為我們黨史工作者進一步深入研究黨史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研究編寫黨史,我們有黨的兩個歷史決議作基本遵循,還有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央全會的決定,黨的其他重要會議的決議以及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等等。從黨的歷史看,我們黨已經走過90 多年的光輝歷程,黨史的基本著作已經編寫出版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第二卷,時間從1921 年至1978 年。1978 年以后黨史第三卷的編寫現在已經啟動。隨著社會的前進,歷史的發展,形勢的變化,研究的深入,對黨史問題以及歷史人物的評價,也在不斷深入和不斷發生變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對現實和歷史上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有新的表述,這種新表述、新評價、新結論、新論斷是很多的。比如,他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就有新表述、新評價,其中就講到了毛澤東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這個說法以前在中央的文件和中央主要領導人的講話中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這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毛澤東同志的又一個新評價。諸如此類,等等。這些新表述、新評價、新結論、新論斷,為我們研究編寫黨史、修訂黨史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

第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強調黨史應積極發揮其功能作用的問題,對黨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前曾就黨史工作的重要性作出過許多重要指示和講話。十八大后他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許多內容又直接涉及黨史和黨史工作。這些內容許多我們耳熟能詳,尤其是他在講話中多次提出和強調學習黨史的重要性、發揮好黨史工作的重要作用的論述,在黨內和社會上影響很大,反響熱烈,大家印象深刻。比如,他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這些講話和論述,對黨史工作和黨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學習黨史,才能言黨,言黨才能愛黨,愛黨才能憂黨,憂黨才能興黨。黨員干部能否在黨言黨、憂黨、興黨,關系到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青少年能否知黨、信黨、愛黨,聽黨話、跟黨走,關系到中國的政治走向,關系到國家的政治面貌,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青少年要信黨、愛黨,聽黨話、跟黨走,最基本的前提是知黨。要知黨,就要學習黨史,對我們黨史工作者來說,就要給全黨和全社會,提供優秀黨史讀物和著作,就要宣傳好黨史,就要發揮好黨史工作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就要及時跟進歷史前進的步伐,真實、客觀、准確地記載好歷史,接通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文脈,接續接力好黨的偉大事業。從一定的意義上講,我們黨史部門和黨史工作者都有著義不容辭的崇高職責和使命擔當。

二、全面准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基本內涵,深刻領會貫穿講話之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點。要在全面學習的基礎上,著力領會講話精神的基本內涵,抓要點、抓靈魂、抓精髓、抓核心、抓本質,著重領會講話蘊含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講話的基本內涵主要有以下10個方面:一是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論述,二是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論述,三是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四是關於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五是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六是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七是關於國際關系和我國外交戰略的重要論述,八是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九是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十是關於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等等。

我還想從5個角度特別強調一下,在學習中需要注意解決好的3個重要問題,即立場問題、觀點問題、方法問題。這3個重要問題,是我們黨從延安整風以來就一直強調的問題,如果這3個重要問題不解決或解決得不好,可以說我們就是在做無用之功或是在干無效勞動。

一是要深刻把握好講話貫穿的堅定理想信念和鮮明政治立場,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核心問題。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學習得再好也沒有用。比如,西方馬克思主義學派的學者,對馬克思主義觀點的了解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深,但他們學習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信仰,不是為了應用,而是為了否定,為了反對。因此,立場的問題是第一重要的問題,它與政治信仰緊緊聯系在一起。

二是要深刻把握好講話貫穿的歷史擔當意識,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進取意識,解決好歷史責任問題。歷史給了我們機遇,也給了我們責任,並向我們提出挑戰。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鏈條中的一個節和一個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責任。我們現在在記載著歷史、評價著歷史,歷史也將記載我們、評價我們。我們要學習講話中“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寬廣胸襟,埋頭干好我們應該干、有條件干、能夠干的事。不辜負歷史,不辜負黨,不辜負人民。

三是要深刻把握好講話貫穿的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根本立場,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改革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利益的再調整,必然要觸動一部分人的“奶酪”,我們要著眼於最廣大、最基本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盡最大努力獲取社會共識,凝聚起全社會的力量,推動改革和發展。四是要深刻把握好講話貫穿的務實思想作風,切實認識到“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解決好形式主義和假大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文風簡約、朴實,反映和體現了我們黨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學習講話,我們要多做接地氣、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的事,反對和摒棄“四風”,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踏實做事,本分做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五是要深刻把握好講話貫穿的科學思想方法,在工作中堅持科學全面、唯物辯証、歷史具體的觀點和方法,解決好形而上學和片面性的問題。以戰略的眼光觀察形勢,以辯証的方法分析事物,以前瞻的意識思考問題,以系統的觀念謀劃全局。真正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凡事先做於小、先做於易、先做於細,最后再干於難、再干於大、再干於巨。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裡。

三、持之以恆,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不斷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對我們全黨來說,對我們每個黨員來說,理論的武裝和理論的學習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甚至可以說是終身的任務。學習要取得一點實效,獲得一點進步,增長一點本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甚至沒有達到一定境界時,是一件艱難困苦的事。必須下大功夫,下硬功夫,下深功夫,下細功夫,下軟功夫,久久為功,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方能見效,最終修得“正果”。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3 種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宋朝詞人晏殊、柳永、辛棄疾3 首詞的部分詞句組合到一起,提出了學習的3 種境界。在2013 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學習理論要有這3 種境界,他在其他場合講話講學習問題時,也講到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博大精深,我們學習也應該有這3 種境界。首先,學習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學習要勤奮努力、刻苦鑽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再次,學習貴在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學習和實踐中“眾裡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到了這個境界,我們的理論素養、政治理論水平、政策水平,研究黨史的能力,都會大大提高。

關於怎麼學的問題,我想,一是要在學習原文、精心研讀上下功夫,做到真學。要系統地學習講話原文,逐字逐句逐篇認真閱讀,還應交叉閱讀、比較閱讀,精讀細研,努力把講話的要義學深學透。二是要在全面准確、融會貫通上下功夫,做到真懂。要把講話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來把握,在學習原文的基礎上,通過系統學習、專題研究、深入思考,努力把零散變為系統、把孤立變為聯系、把粗淺變為精深、把感性變為理性,更加准確地把握講話中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全面理解講話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三是要在帶著感情、轉變思想觀念上下功夫,做到真信。要有群眾觀點和為民情懷,強化黨的宗旨意識,以無私無畏的心胸,以知恩感恩的情懷,衷心擁護黨,真心信賴黨,堅信講話的實踐性、時代性和人民性、科學性。四是要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做到真用。要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並將之外化為行動,知行合一,把學到的思想理論、形成的觀念認識付諸於具體的實踐,切切實實地解決問題,推動黨史工作科學發展。積極做主動的學習者、自覺的實踐者、模范的貫徹者。

從我室的實際工作看,要注意做到3個結合。一是要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與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和全國黨史工作會議精神、黨的兩個歷史決議和中央有關黨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結合起來。二是要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與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結合起來,密切聯系國際形勢的實際,聯系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黨史工作繼續推進和黨史研究不斷深化的實際,聯系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實際,學問相促,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尤其是從今年開始,我們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要求,延伸和深化了黨史研究的新階段、新領域,強調了“一突出,兩跟進”,即突出推進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間段歷史的研究,緊跟黨中央的步伐,緊跟歷史前進的步伐。我們要特別注意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和記錄好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完成好今年承擔的各項重點任務結合起來。善於用講話精神指導和推動我們的科研任務。三是要把集中辦班、集體學習和經常性學習、個人自學結合起來,在做好集中辦班、集體學習的基礎上,每個同志都要排時間、列計劃、拉篇目、定重點,堅持經常學、反復學、持久學、鑽研學,請進來不恥下問學,走出去調查研究學, 相互幫助, 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真正在我室形成一個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作者系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