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研究篇目索引(1)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6-16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
分享到 :

總論

中國共產黨政治話語的演進:從“革命”“繼續革命”到“改革”(蘭夕雨 陳金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1

中國共產黨與美國民主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比較(胡鞍鋼楊竺鬆)清華大學學報2014.1

論中國共產黨引領友黨同行的歷史經驗(吳珍美)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4.1

中國共產黨整黨整風教育的歷史回顧及現實邏輯(祝小茗王敬澤)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4.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歷史影響(於金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4.1

試析中共領導的伊盟民族革命武裝(王志平王雅夫)軍事歷史2014.1

群眾運動與鄉村治理——1945—1976年中國基層政治的一個解釋框架(李裡峰)

江蘇社會科學2014.1

文化視角下新中國公有制經濟發展歷程解析(王勝利)蘭州學刊2014.1

試論當代中國政治整合機制(楊淵浩)社會科學研究2014.1

當代中國民眾公正觀的變遷(薛潔張馨月)社會科學戰線2014.1

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形成、特征及其傳播路徑(肖揚東)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4.1

新中國成立以來海防使命任務的演變(張忠良賀宏禮)軍事歷史2014.1

新中國成立以來高等教育區域結構的制度安排與反思(韓夢潔宋偉)河南大學學報2014.1

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學與政治關系的演進及反思(毛郭平)山西師大學報2014.1

建國以來黨的農民民生建設歷程及歷史經驗(張煜)社會主義研究2014.1

中法關系50年:合作的基礎和新型關系的構建(居伊)國際問題研究2014.1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發展歷程回顧與思考(陳劍敏)廣西社會科學2014.1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科玄論戰”對唯物史觀中國化進程的影響

——兼論“科玄論戰”中的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人生觀(朱昆)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1

《上大五卅特刊》對五卅運動的總結與反思(謝忠強)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1

大革命時期黨關於土匪問題之策略探析(王菠董輝)魯東大學學報2014.1

中國共產黨早期馬克思主義戰略觀的形成(王真)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4.1

對東方軍入閩作戰的再研究(王新生)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4.1

中央蘇區婦女參加蘇維埃選舉的理論思考(周成莉)廣西社會科學2014.1

教育電影還是左翼電影:20世紀30年代“左翼電影”研究再反思(宋丹鈴)

近代史研究2014.1

最早的革命根據地公債券實物

——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水利借券(安躍華)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1

陝甘根據地“碩果僅存”外因探析(魏德平)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4.1

蘇聯聯蔣政策下的西路軍、西安事變與張國燾批判(孫果達陸旸)史林2014.1

延安整風運動中的反對自由主義(王風剛曹希嶺)魯東大學學報2014.1

試析膠東抗日根據地中共對會門的政策(楊煥鵬)魯東大學學報2014.1

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軍婚問題(岳謙厚徐璐)晉陽學刊2014.1

抗戰時期晉綏邊區營業稅運行程序研究(張曉玲)歷史教學2014.1

黨群關系視野下的山東解放區婦女工作與當代啟示(王克霞)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4.1

從新桂系與中共的合作與沖突看皖南事變的發生(黃昊)史學集刊2014.1

論解放戰爭時期的第二條戰線(金沖及)南京大學學報2014.1

中共根據地反纏足依據的演變(1928—1949)(楊興梅)社會科學研究2014.1

論民主革命時期中共科技實踐活動的歷史特點(邱若宏)山西師大學報2014.1

民主革命時期中共的“中華民族”觀念(鄭大華)史學月刊2014.2

“授權給農民”

——中共鄉村革命與鄉村建設的歷史追索與邏輯探究(楊東)人文雜志2014.1

從“軍事投機”到“紅軍紀念日”

——中共中央關於南昌起義早期評價的歷史考察(龍心剛陳仕平)歷史教學2014.2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制與人民政協職能演變的歷史考察(李祥營)

長白學刊2014.1

中國共產黨的建國實踐與政治現代化的合法性權威探析(劉朋)黑龍江社會科學2014.1

建國初期綏遠省匪患與剿匪方式探討(張華偉)內蒙古社會科學2014.1

建國初期工廠行業民主改革運動述論

——以河南省鄭州市為例(黃天弘)鄭州大學學報2014.1

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與合作社管理的政治化轉型

——以慈溪縣為例(1953—1956)(嚴宇鳴)史林2014.1

中緬邊界談判研究(關培風)史林2014.1

清華大學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考(唐少杰)社會科學論壇2014.2

理智抑或狂熱:上海家庭婦女參與工業生產研究(1958—1962)(張牛美)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1

面對歷史機遇:中美關系和解與中朝關系(1971—1974)(沈志華)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1

論十七年合作化小說反諷修辭的啟蒙倫理(曹金合)山西師大學報2014.1

改革開放新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創新研究(李敏昌等)甘肅社會科學2014.1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創新(王增杰)長白學刊2014.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公民權利成長的歷史軌跡與結構形態(肖濱)廣東社會科學2014.1

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社會利益整合的理論與實踐(張文岩)甘肅社會科學2014.1

新時期黨代表構成變化的特點及其原因分析(孫喜英羅維)毛澤東思想研究2014.1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績效、影響與變遷機制辨析(王劍鋒鄧宏圖)探索與爭鳴2014.1

中國專利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証研究:1989—2007(高文杰)天府新論2014.1

傳續與策略:1990—2010年中國家務分工的性別差異(楊菊華)學術研究2014.2

當代中國城市層級體系的變遷特點分析

——基於2001年和2011年地級市的考察(陸杰華王偉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1

十一屆六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新認識(張健楊麗雯)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1

新世紀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研究綜述(李正華張金才)安徽史學2014.1

人物研究

“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社會制約權力

——毛澤東“社會制約權力”的現代價值及其現實意義(周慶智)江蘇師范大學學報2014.1

毛澤東關於黨的自我淨化思想及其啟示(劉維芳)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1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思想與當代價值(沈紅梅霍有光)貴州社會科學2014.1

毛澤東教育思想的學術品質和當代價值(顧家山)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4.1

科學、民主與社會主義:張申府與新文化運動(李維武)河北學刊2014.1

劉少奇關於新聞工作的論述及其現實啟示(劉開壽)探索2014.1

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戲曲改革思想與實踐(王欣媛)觀察與思考2014.1

周恩來與1973年11月基辛格訪華(陳兼)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1

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維護及啟示(李莉)科學社會主義2014.1

彭真法治程序性直接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劉國利)毛澤東思想研究2014.1

(注:《中共黨史研究》《黨的文獻》《當代中國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發表的文章不含在內)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