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新形勢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6-16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1941年爆發的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也對中國抗戰產生了重大影響。

德國法西斯在侵佔歐洲大部分地區之后,於1941年6月22日突然對蘇聯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蘇聯軍民奮起進行衛國戰爭。英、美政府立即發表支持蘇聯的聲明。這時,日本統治集團內部在侵略方向上再次發生北攻蘇聯與南進東南亞的激烈爭論,最后作出南進對英、美等國開戰的決定。1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對英、美等國在太平洋屬地的進攻。同日,英、美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與德、意之間也相互宣戰。12月9日,中國國民政府正式對日本宣戰,同時對德、意宣戰。

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東西方反法西斯戰場連成一片,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最大規模。在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廣闊地域裡,有61個國家和地區先后卷入戰爭。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蘇四國為首的26個參加對德、意、日軸心國作戰的國家(通稱同盟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鄭重表示:簽字國保証使用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共同對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各國保証不同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聯合宣言的簽訂,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並進一步顯示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和進步性。

至此,中國的抗日戰爭與同盟國對軸心國的作戰,特別是與美、英在太平洋對日本的作戰密切地聯系起來,成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蘇、美、英等國需要中國堅持抗戰,以確保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中國也需要蘇、美、英等國的配合和支援,以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共同的戰斗目標,要求加強同盟國之間的團結。蘇、美、英等國之間的聯合,也要求並將促進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內部的團結。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盟國。1942年1月3日,同盟國決定:反軸心國盟國最高區域統帥部及西南太平洋區統帥部已組成,中國戰區(包括越南、泰國等)陸空軍最高統帥由蔣介石擔任。1月5日,蔣介石就任中國戰區最高司令。接著,美國給中國政府貸款5億美元,英國也許諾給中國政府貸款5000萬英鎊。美國政府還應蔣介石的要求,派史迪威為駐中、印、緬美軍司令,並兼任中國戰區參謀長、羅斯福總統的代表。史迪威於3月上旬到達重慶。他來華的任務是:作為美國政府代表,參加同盟國監督美國援華物資的分配和使用﹔指揮在華美軍及蔣介石撥交的中國軍隊﹔控制在中國境內的滇緬公路。

國際形勢的新變化,給予中國抗戰以重大影響。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擴大,中國與其他同盟國軍事聯合的實現,為中國人民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