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新的解放區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7-14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國民黨正面戰場在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的大潰敗,使得堅持敵后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人民武裝力量的戰略作用,在整個戰局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鑒於河南大片國土在國民黨軍隊的潰敗中被日軍佔領,194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在河南地區組織抗日游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6月23日,劉少奇、陳毅電示新四軍:“今后發展方向應該確定向河南發展,完成綰轂中原的戰略任務”。按照中共中央開辟河南、控制中原的戰略部署,八路軍、新四軍先后派部隊向河南敵后進軍。

1944年7月,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派一部分兵力南下,恢復新黃河以東的水東根據地,開辟水西根據地,在14個縣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擴大了豫東根據地。以新四軍第五師一部組成的豫南游擊兵團也挺進豫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游擊兵團不斷發展壯大,在汝南、竹溝、信陽、舞陽之間建立七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開辟東西長達70余公裡、南北近百公裡的抗日根據地,地方武裝發展到8000余人。8月下旬,新四軍第四師主力從淮北區西進蕭縣、永城、宿縣地區,打退日、偽軍的進攻,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恢復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9月11日,彭雪楓師長在豫東夏邑縣八裡庄戰斗中英勇犧牲。九十月間,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后改為豫西抗日游擊第一支隊)和以太岳軍區第十八、第五十九團組成的豫西抗日游擊第二支隊先后進入豫西,在嵩山、箕山和隴海路新安(縣)、澠池段南北,建立了擁有20個縣、300多萬人口的根據地,並成立河南行署及軍區。12月底,中央黨校100余名干部和晉綏軍區第六支隊一部,從延安抵達新安地區,與豫西抗日游擊第二支隊會合,加強了豫西地區的力量。河南新解放區的開辟,擴大了華中與華北、陝北戰略區的聯系,對於堅持全國抗戰,控制中原戰略要地,有著重要的意義。

為了創建新解放區,增強華南人民武裝力量,擴大對日軍戰略反攻的前進陣地,1944年9月1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決定:派王震、王首道等率部南下發展湘、鄂、贛等地的工作。10月上旬,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主力4000余人組成八路軍獨立第一游擊支隊(又稱南下支隊),以王震為司令員,王首道為政治委員。11月9日,南下支隊由延安出發,東渡黃河,越過同蒲路,由太岳區垣曲以東南渡黃河,越過隴海路,向豫鄂湘粵敵后挺進。1945年1月,南下支隊在湖北大悟山與新四軍第五師會師,隨后打到廣東北部的南雄、始興地區。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要求新四軍以主力一部渡江南下,發展蘇浙皖邊與浙江沿海,以准備反攻。1944年11月2日,毛澤東、劉少奇致電饒漱石等,請他們考慮設立蘇浙軍區,以配合美軍可能在杭州灣登陸及准備奪取杭州、上海、蘇州、南京等大城市。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粟裕率領新四軍第一師一部於12月27日渡江南下。1945年1月上旬,在浙江長興地區與江南的第十六旅會合,成立蘇浙軍區。

各抗日根據地在1944年的局部反攻中,共作戰2萬多次,殲滅日、偽軍近20萬人,攻克縣城20多座,攻克和逼退敵據點2500多個,收復大片失地,解放人口1700多萬。這種情況,與正面戰場的大敗退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從1944年10月起,八路軍、新四軍遵照中共中央指示,陸續開展部隊整訓。在政治整訓中,開展反對軍閥主義、改善官兵關系、尊干愛兵運動﹔在軍事整訓中,掀起了以射擊、投彈、刺殺、土工作業等技術訓練為主要內容,以近戰、夜戰、村落戰和攻堅戰等戰術訓練為輔的練兵熱潮。

進入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人民武裝力量繼續進行對日攻勢作戰。在春季攻勢中,華北的晉察冀部隊發起任(丘)河(間)戰役、文(安)新(鎮)戰役、饒(陽)平(安)戰役﹔晉冀魯豫部隊發起道清、豫北、南樂等戰役﹔晉綏部隊對離(石)嵐(縣)公路、五(寨)三(岔)公路沿線敵據點發起攻勢﹔山東部隊在膠東、魯南、魯中發起討伐偽軍戰役和蒙陰戰役。在華中,蘇北部隊控制了海(州)鄭(州)公路和鹽河﹔淮南部隊襲入金溝、黎城﹔淮北部隊在津浦路西和路東展開破襲戰﹔蘇浙軍區部隊已控制蘇浙皖邊10個縣的廣大地區,創建和發展了抗日民主根據地。在華南,東江縱隊、珠江縱隊、瓊崖縱隊等人民武裝力量繼續發展。到1945年春,全國已有18個解放區,即陝甘寧區、晉察冀區、晉冀豫區、冀魯豫區、晉綏區、山東區、蘇北區、蘇中區、蘇浙皖區、淮北區、淮南區、皖江區、浙東區、河南區、鄂豫皖區、湘鄂區、東江區、瓊崖區,總面積約95萬平方公裡,人口9550余萬,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發展到91萬人,民兵220萬人。

不斷擴大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已經形成對日軍佔領的許多中心城市和交通線的包圍。共產黨領導的敵后軍民的局部反攻,不僅在戰略上有力地策應了國民黨正面戰場和英、美盟軍的對日作戰,同時也為對日全面反攻、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准備了重要的條件。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