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九一八事變后“幾十萬東北軍一槍不放地完全退入關內”的說法並不准確?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9-17   
分享到 :

一般的中共黨史著述都有類似這樣的表述,“九一八事變后幾十萬東北軍一槍不放地完全退入關內”。這種說法是否准確呢?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先解決下面三個方面問題:(1)張學良的東北邊防軍究竟有幾十萬?(2)九一八事變時,駐扎在東北境內的邊防軍有幾十萬?事變后執行不抵抗命令撤到關內的東北邊防軍到底多少?違抗命令在東北堅持抗戰的有多少?(3)九一八事變后東北邊防軍到底有沒有抵抗?

關於張學良東北邊防軍的人數問題。張學良的東北邊防軍是在張作霖奉系軍閥部隊基礎上整編而成的。北伐戰爭時一般認定奉軍是35萬人。1928年6月張作霖死后,7月張學良就任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隨后對東北軍採取收縮軍事、整軍訓練的方針,撤銷了原來的軍團、軍與師的建制,改為“群眾旅”的國防旅。到1931年,東北邊防軍計有步兵旅29個,騎兵旅8個,炮兵旅3個﹔另有獨立的空軍、海軍與屯墾軍,總共約26萬人。如果將各省非正規武裝(警察、公安等)18萬人左右計算在內,東北軍總數約為44萬人。通常說的東北軍幾十萬人,大約指的就是這個數字。

關於九一八事變時,駐扎在東北境內的邊防軍的數字問題。1930年中原大戰,張學良9月發出“巧電”(18日),親率新編的兩個軍共八個旅七萬軍隊入關,駐扎在平、津與河北。1931年6月,張學良為了平定石友三叛亂,又調東北邊防軍5個旅又兩個團,約5萬軍隊入關。至此入關的軍隊已達12萬人。這就說明九一八事變時,駐扎在東北境內的東北邊防軍隻有14萬人左右(未計入非正規軍)。1931年9月24日,日本政府說九一八事變時,東北境內有22萬東北軍,顯然是故意夸大事實,輿論欺騙。

那麼,九一八事變后,執行不抵抗命令,以完整建制、退入關內的東北邊防軍到底有多少人呢?根據所見的材料,有駐沈陽北大營的王以哲的第七旅9700多人,原駐昌圖常經武的第二十旅11萬人,原駐通遼的張樹森的騎兵第三旅9700多人,原駐錦州的張廷樞的第十二旅9800多人,以及若干旅以下的部隊和警察大隊若干人,共計5萬人左右。當然在此之后到1933年春夏之間,還有一些東北軍隊為基礎的抗日義勇軍,也規模不等地先后退入關內。但是這已經不是執行不抵抗命令退入關內的部隊了。所以東北軍執行不抵抗命令退於關內的共約5萬人。而留在東北境內9萬左右的東北邊防軍投敵的是少數,違抗命令的是多數。所以,說九一八事變后幾十萬東北軍不抵抗就完全退入關內,是與事實不相符的。

還有就是東北軍“一槍不放地”就退入關內的流行說法,也是不准確的。以執行不抵抗命令退入北大營的第七旅而論,事變前已經傳達了蔣介石、張學良不准抵抗的命令。日軍進攻北大營后,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臻又下達了“不准抵抗,不准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的命令。但是在旅參謀長趙鎮藩的指揮下,各團官兵為了國家的尊嚴,為了東北邊防軍的軍威,為了廣大官兵的生存,還是與日本侵略軍激戰了數小時。直到19日,全旅才且戰且退地退到沈陽東山咀子。據日軍自供,僅11月初的一次戰斗,日軍死167人,傷600多人,偽軍死傷700多人。這是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侵略軍遭到的第一次重創。

由上面所述,可以看出“九一八事變后幾十萬東北軍一槍不放地完全退入關內”這種說法與事實是不相符的。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