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起義”四次發生在遼寧

作者:廣艷輝    發布時間:2014-12-23    來源:遼寧日報
分享到 :

1948年11月2日,沈陽軍民舉行盛大游行慶祝東北解放

在艱苦卓絕的東北解放戰爭中,我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除了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正面的戰略決戰之外,還通過隱蔽戰線的斗爭,利用國民黨內部的矛盾,積極爭取、策動國民黨愛國將領率部起義投誠,從根本上瓦解了國民黨軍的戰略部署,動搖了國民黨的黨心軍心,壯大了人民軍隊的力量,對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人民解放軍解放東北的戰爭中,我黨策動的國民黨軍隊較大規模的起義共有5次,分別是潘朔端海城起義、韓梅村凌源起義、王家善營口起義、曾澤生長春起義和許庚揚沈陽起義。

潘朔端海城起義

1946年5月,東北局勢日趨緊張。蔣介石於5月23日飛抵沈陽,親自督戰,向遼南解放區大舉進攻。我民主聯軍先發制人,於5月25日收復鞍山,27日南下海城,28日向海城發起攻勢。國民黨第184師師長潘朔端深感內憂外患,具有愛國情懷、對“中國人打中國人”深惡痛絕的他仔細思量出路。在我地下黨的策動下,潘朔端提出起義投誠。他派直屬機關連長高如鬆、運輸連長陳正富二人,攜信前往民主聯軍四縱隊前沿指揮部聯系。黃昏時聯系成功。潘朔端當即把“剿總”派來的兩名少將參軍扣了起來。之后又以城防司令部名義,召集駐海城校以上軍官、諜報組特務和交警總隊骨干分子共50余人到指揮所開會,也都扣起來,繳了械,沒收了電台,切斷一切對外聯系。

29日深夜11時,高、陳二人陪同民主聯軍四縱隊特派代表鄧東參謀和一位通訊員回來了,鄧東代表縱隊首長向第184師毅然起義表示熱烈歡迎和慰問。並帶來民主聯軍提出的3個條件:一、駐海城的第184師部隊,一律放下武器,撤出城外,到指定地點集中﹔二、下令駐大石橋、營口的第550團前來海城會合,駐地由民主聯軍接防﹔三、國民黨安插在184師的特務一律逮捕。潘師長代表184師官兵完全接受上述條件,當即派馬逸飛隨鄧參謀見縱隊司令員韓先楚,接受指示,進一步商定了起義的具體部署:第一,起義部隊徑自集合,開赴東距海城20公裡的解放區析木城,民主聯軍派人負責接應。第二,民主聯軍負責起義部隊安全,沿途監視、阻擊國民黨軍的攔截、追擊,武裝保護起義部隊安全撤離敵佔區。第三,行動時間相機而定,並交代了聯絡信號等有關事宜。

5月30日凌晨,馬逸飛、鄧參謀回到第184師駐地。拂曉,各部按照師部命令,准時在海城南門外集合后,井然有序地離開了海城,向析木城進發……

海城起義后,第184師改編為“中國民主同盟軍第一軍”,潘朔端任軍長。 1948年8月,潘朔端調任四野12兵團副參謀長,為策動長春起義做了大量工作。

韓梅村凌源起義

1947年3月,國民黨東北保安第3支隊少將司令韓梅村奉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之命,從阜新移師到凌源駐防。早在抗日戰爭中,韓梅村就曾和中共地下黨員有過接觸,贊賞共產黨八路軍的方針、政策。黨先后派鄧洪鈞、周太暄到韓梅村的部隊,動員韓梅村率部起義,韓深惡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同意起義。鄧洪鈞、周太暄與冀察熱遼軍區熱中解放區聯系,找到當時在熱中駐扎的冀察熱遼軍區第16旅旅長張德發、政委黃志勇。張德發和黃志勇聞訊后,一方面就此事請示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程子華,一方面派通信科長戴平隨周太暄到凌源,面見韓梅村。 4月中旬,戴平回到熱中解放區向中共冀察熱遼分局和冀察熱遼軍區匯報情況后,重返凌源與韓梅村將軍詳細商議起義的具體時間與方案。27日,戴平從熱中解放區再回凌源,向韓梅村傳達了程子華的指示。

5月1日,在冀察熱遼軍區16旅的接應下,韓梅村將軍在凌源正式率部起義。隨后,韓梅村率起義部隊同16旅旅長張德發、副政委曹德連所率部隊一起離開凌源城向赤峰八裡罕解放區轉移。幾天后,冀察熱遼軍區首長在八裡罕召開大會,歡迎韓梅村所部起義官兵,並宣布把這支起義部隊改編為熱河民主救國軍獨立第一旅,由韓梅村任旅長。 7月15日,經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批准,特地吸收韓梅村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后任東北人民解放軍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6師師長,率部參加了解放隆化的戰斗,為創建新中國再建功勛。

王家善營口起義

1947年,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強大的冬季攻勢下,北寧線以北的國民黨軍大部被殲,沈陽以南的遼陽、鞍山、海城、大石橋相繼解放。守在營口的國民黨軍如困守海上孤島般無路可逃,隻能坐以待斃。面對這種形勢,東北局社會情報部認為,爭取第52軍暫編58師王家善起義極有可能,遂由此展開一系列工作。一方面加緊對營口的軍事包圍,以戰逼降﹔一方面從內部加緊工作,對王家善及其所屬部隊施加政治影響,促使其盡快下定決心起義。

1948年2月25日拂曉,遼南獨立師對營口防區發起佯攻,槍炮聲很激烈。王家善借機向52軍副軍長鄭明新建議,召開緊急城防會議,請各機關首腦共同研究守城方案。鄭明新同意王家善意見,並商定會址在58師司令部,時間在下午2時整。 11時,王家善召集營以上軍官開會,經過討論國共兩黨政治、軍事形勢和營口的處境,90%以上的軍官同意起義。於是,王家善正式宣布起義命令,全體官兵表示堅決執行命令。下午2時,營口市國民黨軍政首腦准時到58師司令部出席城防會議。王家善主持會議。下午3時,全城戒嚴。3時30分,一聲號響,機槍、沖鋒槍一齊伸入會議室窗口,營口的軍政首腦及隨行人員38人(其中司機和衛兵21人)全部束手就擒。

晚7時整,3顆照明彈從58師司令部大樓騰空而起,王家善部正式宣布起義。頓時,槍聲、殺聲四起,全城籠罩在戰火硝煙之中。遼南獨立師一部在58師3團配合下,從老爺閣向西發起攻擊﹔另一部從揚武門至德勝門一線向西包抄,戰斗異常激烈。交警總隊困獸猶斗,垂死掙扎,憑借著 “瑞昌城”、“興亞銀行”(鄭明新公館)等幾幢堅固建筑物負隅頑抗。遼南獨立師和58師突擊隊步步緊逼,將敵人分割包圍,經9小時激戰,至次日凌晨,殲滅城防司令部及交警總隊2000余人,營口市第3次解放。

1948年5月16日,起義部隊被命名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5師(后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7師),王家善任師長。在解放戰爭中,王家善以新的姿態投入戰斗,率部參加了平津戰役、鄂西戰役、成都戰役和解放大西北等戰役,戰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曾澤生長春起義

遼沈戰役之前,長春已被我軍包圍。遼沈戰役開始后,東北野戰軍採取先攻錦州,再圖長春、沈陽的策略,並決定對長春採取“長圍久困,展開政治攻勢、經濟斗爭,使其糧彈俱困,人心動搖時再攻”的方針。由於解放軍對國民黨守軍實施嚴密封鎖、長圍久困,更由於孤城長春給養奇缺,造成了守軍內部嫡系與雜牌之間的嚴重矛盾,使其軍心渙散,反蔣厭戰情緒和逃亡投誠與日俱增。當解放軍集中兵力攻取錦州城垣時,長春守敵認為有機可乘,在蔣介石的命令下,曾妄圖突圍南逃。不料卻遭到解放軍圍城部隊的迎頭痛擊,隻好倉皇退入城垣。至此,長春國民黨守軍突圍之謀成為泡影。

10月15日,人民解放軍一舉攻克錦州,並全殲其守軍。這一消息進一步震動了已被長困久圍、陷入絕望狀態的長春守軍。此時,蔣介石倉皇飛抵沈陽督戰,並派飛機向長春空投其“手令”,命令鄭洞國和曾澤生率部立即突圍南逃,否則即以違抗命令論罪。而此時的長春已處於人民解放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國民黨軍插翅難逃。在我黨地下工作人員的多方努力下,第60軍軍長曾澤生已下定了起義的決心。

1948年10月16日晚10時,在部隊起義的各項事宜部署就緒以后,曾澤生分別給同在長春駐守的鄭洞國和李鴻寫信,通知他們第60軍已決定反蔣起義,奉勸他們認清形勢,與60軍一致行動,警告他們如果制造事端,阻撓起義,后果自負,然后把軍指揮所從火車站附近的中長理事會大樓轉移到由我地下黨組織控制的第182師545團團部。第二天晚上8時,解放軍部隊從東門進入長春,接管第60軍陣地,60軍則開出長春到九台休整。

受到60軍戰地起義的影響,鄭洞國兵團部和新7軍最后也決定放下武器投誠,長春和平解放。

1949年1月2日,中央軍委正式發布命令,將60軍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0軍,任命曾澤生為軍長。在解放戰爭后期,50軍入關南下,參加鄂西戰役,進軍大西南,隨后回師湖北參加生產。1950年10月,50軍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威震敵膽,為抗美援朝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許庚揚沈陽起義

隨著東北解放戰爭的不斷深入,敵我雙方形勢發生了極大轉變,雙方的焦點集中到了沈陽這座歷史名城和軍事重鎮。早在1948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就派人與暫編53師師長許庚揚取得聯系,向其宣傳黨的政策,力勸其率部起義。

10月30日,許庚揚指派的特務連連長張建業找到了解放軍遼北軍區管鬆濤師長和政治部主任王振乾,表明了率53師起義的意願,並與解放軍建立了聯系。遼北軍區司令員聶鶴亭、政委陶鑄、副司令員趙杰以及政治部主任王振乾等人開會研究,決定接受53師的起義要求。 31日,張建業再次到遼北軍區機關駐地,會見軍區首長,帶回軍區提出為解放軍進入市中心讓開通路的要求,下午許庚揚派53師作戰科長張社民為正式代表來到遼北軍區,與負責人趙杰、管鬆濤正式談判。遼北軍區提出承認53師起義,佔領機場,控制戰車團,逮捕國民黨軍政要員及特務頭子,維護市內秩序等6項條件和確定起義時間及人員標記兩項規定。張社民表示接受,並交出了《沈陽城防兵力部署詳圖》,還提出保証全師官兵生命財產安全和保留原建制的要求。然后,張社民返回53師向許庚揚匯報,許表示滿意。晚8時,即召開軍官緊急會議宣布暫編53師起義。

許庚揚做好了防范,排除了干擾,命令下屬為解放軍讓開進入市中心通道,派參謀人員控制了戰車團。入城解放軍生擒了第8兵團司令官周福成。在許庚揚起義的影響下,在沈陽駐守的國民黨軍其他部隊和沈陽市第2守備總隊先后放下武器投誠。

11月1日,起義官兵全副武裝在沈陽郊區毛君屯附近集結,遼北軍區副司令員趙杰代表軍區表示熱烈歡迎。許庚揚和兩位副師長向黨中央發了電報,向毛主席、朱總司令致敬。暫編53師被改編為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53師”,加入了人民軍隊的戰斗行列。11月2日,沈陽城全部解放。11月9日,錦西、葫蘆島的國民黨軍從海上逃走,東北全境解放。

東北解放戰爭中的 “五大起義”極大地加速了解放戰爭的進程,動搖了國民黨的軍心,瓦解了國民黨的統治。長春、沈陽的起義也使這些城市和平解放,對文物保護、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都有重大意義。東北解放戰爭的“五大起義”也為此后全國的解放戰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為全國隱蔽戰線的斗爭提供了經驗教訓,對壯大人民軍隊的力量、加速國民黨軍的最終失敗、奪取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沈陽炮兵學院)